天天看點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中原標準時間1月10日迎來“臘八”節氣,喝臘八粥,“數九寒天”的日子又到了。

去年的1月5日,-19.5°的氣溫重新整理了1969年以來北京的最低氣溫,但是要放到曆史長河裡看,這樣的氣溫還真的不算太低。

大約從公元十四世紀初開始,整個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寒冷階段,其狀況僅次于一萬年前的大冰河期,是以人們把這段離現代最近的寒冷氣候稱作小冰河期。

公元1400年至1900年,中國迎來了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寒冷期,各地方志對此多有記載, 1329年和1353年,太湖兩次結冰,“冰厚數尺,人履冰上如平地,洞庭柑橘凍死幾盡”。

最冷的時間大概在1620-1720這一百年裡,期間漢水7次結冰,淮河8次結冰,太湖與洞庭湖4次結冰,北京的冬天也比現代要冷2℃左右。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1700年來的溫度變化對照表。

A:從中國物候所得的溫度結果

B:從格陵蘭冰塊所得溫度結果

在明朝中後期有一本書詳細紀錄了天氣相關内容——《袁小修日記》(明萬曆三十六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608一1617年)間),袁小修留居湖北沙市附近的日記。

書中詳細記載了桃、杏、丁香、海棠等春初開花的日期。從記載可以算出袁小修時的春初物候與今日武昌物候相比要遲七天到十天。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那麼更靠近西北部400毫米等降水線的大同,氣溫顯然要更低一些了。

例如2021年1月的寒潮時,大同最低氣溫竟然達到了-30°。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資料源于中國天氣網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大同輿圖 國家博物館藏明嘉靖九邊圖(局部)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大同城輿圖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三卷.九邊聖迹圖.明萬曆三十一年秘閣本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長城小站明長城地圖 大同周邊長城分布圖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大同城1965年航拍圖檔 美國U2偵察機

宋代棉花開始在中國大範圍種植,到元朝統治者就非常重視棉花推廣了,甚至專門編寫了農書教人民種植棉花、紡織棉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了明朝棉花的種植已經成了全國各地都在做的事情,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描述說:“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由此可見,經過宋元兩朝的推廣,到了明朝時期,棉織品已經普及到了尋常百姓家,成為了人們驅寒保暖的神器。

那麼在這麼冷的外部條件下,士兵怎麼戍邊呢?其實在明朝文書古籍中也大量記載了給戍邊士兵發放禦寒物資的内容。

洪武五年五月

上以遼東地寒,戍卒艱苦,

命中書預以衣鞋三萬往給之。

仍以綿裘加賜将校。

洪武五年

上以征西将軍馮勝等師出甘肅。

命中書省臣預送戰襖三萬,

鞋六萬八千緉,以給之。

因谕之曰:

甘肅苦寒,未冬而雪,非南方之比。

朕居京師,每當隆冬時,衣重裘尚覺體寒。

況軍士暴露邊庭,沖冒風雪,有裂膚堕指之患。

豈能堪也?衣鞋宜預給之。

洪武七年

上謂都督府臣曰:

近者,北平守邊軍士已給衣鞋。

今大同等衛增兵戍守,可驗數給之。

于是以戰祅及綿褲裙<革翁>鞋,

計十四萬六千,往給之。

在北方的俺答也說“冬春難過”。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明軍将領和士兵的典型着裝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基層士兵主要的禦寒裝備就是棉甲/棉襖

明朝人朱國桢在《湧幢獨幕喜劇》中記載了純棉盔甲的制作方法,"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幹收用,見雨不重、黴鬒不爛,鳥铳不能大傷"。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7斤棉花什麼概念?這種保暖神器軍大衣,也不過7~8斤的樣子。能有棉襖和皮襖護身,戍邊士兵大部分都能安心守邊了,但是總有那些受不了苦寒之地的想逃跑。

最近在大同城發現了一批刻字磚,紀錄了明朝洪武年間一段非主流的曆史。

長城上的刻字磚往往是印在磚脊側,記載的是燒磚的部隊番号,在前幾期連達老師的長城知識 I 長城上的文字磚文章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萬曆伍年牆子路造”文字磚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大同城明代“洪武伍年”文字磚

這些磚如果還砌在大同城牆上,還真的看不到這些正面的刻字了,由于曆史原因,他們被拆下來了,不然還真的不知道那塊磚刻了字。

内容倒是很簡單——洪武伍年六月,逃軍***罰磚

字面很直白,逃跑的士兵被抓回來了,罰他做磚,有點勞動改造的意思。這麼看,在明洪武時期,做磚還真是一項苦差事,估計擔土和泥這些體力活肯定少不了,真到燒磚這個技術屬性超強的環節,恐怕還是要磚匠師傅把控火候的。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這個是逃跑之人被抓回來後供認窩藏的窩主被罰了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這個是逃兵被抓回來懲罰做磚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這個是隐藏逃兵的窩主被罰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寒冷的天氣,并不充足的軍需,可能是這些罰磚主人逃跑的原因。既然逃亡未遂,被抓回來就要繼續做磚修城堡了。

長城課堂|明朝小冰河,戍邊士兵怎麼辦?

《天工開物》 宋應星初刊于1637年

從刻字磚上我們倒是獲得了額外的資訊,雖然他們都是在洪武五年被抓回來的,但是做磚的時間細分到月份,從五月到八月,這四個月份氣溫确實更舒适宜人,适合修築邊防城堡。

文字:李獻

圖檔:長城小站 尚珩 連達

傳拓:李春宇

責任編輯:李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