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万清军,为何能在深夜,轻松屠杀20万太平军?且几乎没遭遇抵抗

1864年7月19日,太平军坚守了四个月之久的南京城被清军攻陷,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虽然这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失败了,但它却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它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也给予了清王朝沉重的一击,鼓舞了民众起来反抗压迫,使封建社会更快地瓦解、崩溃。它的一些重要纲领中的思想,还为后世革命者提供了一些思路。

虚假的赦免,真实的屠戮

起初,战争的天平是倒向太平军的。太平天国形势一片大好,几乎占据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但后来,战局悄然发生了变化。

3万清军,为何能在深夜,轻松屠杀20万太平军?且几乎没遭遇抵抗

天京事变后,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带领十万大军负气出走,太平天国实力大减。

至此,太平天国走上了下坡路。

1863年,洪秀全命令大将李秀成带兵攻打湖北。行军途中,太平天国军遭到清军重创,元气大伤。李鸿章看准了这个机会,立马带领清军从上海出发向西推进。

9月,清军包围了苏州城。此时,清军只有两万多人,但拥有英法支援的大量火炮;而太平军则在李秀成的带领下,以10万之众固守苏州。双方在苏州城僵持不下。

十月末,清军攻打天京,洪秀全召李秀成带兵回天京救援。李秀成一走,留守苏州的太平军各王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如意小算盘。

3万清军,为何能在深夜,轻松屠杀20万太平军?且几乎没遭遇抵抗

郜永宽、汪定钧等“八王”见太平天国快完蛋了,决定投靠清军,献出苏州城。在李鸿章率军攻打苏州的掩护下,八王发动了兵变,处死了谭绍光等主战派,并屠杀了其手下的1万名太平军,投靠了清军。

李鸿章为“犒劳”这八位降将,在营地里大摆宴席。宴会上,八人遭到逮捕,被当场腰斩。

处理了这八个“贼首”后,李鸿章又派淮军将领程学启进入城中,向城中的太平军宣告了自己的旨意:

“八王诈降被诛,与城内降众无关,反抗者杀无赦,愿解散者给路票回籍。”

毫无斗志的太平军喜出望外,以为自己得到了赦免,便在清军的组织下成群结队地出了城。

但清军早已在城外筑好了攻势,见着手无寸铁的太平军降卒悉数走出了城,立刻发动了攻击。

他们等到的不是自以为的释放,而是一场单方面的血腥屠杀。

一时间,苏州成为了人间炼狱。堆积如山的尸体被随意弃置,任野狗、渡鸦和秃鹫啃啄,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也被染成了乌黑色,土壤浸满了鲜血,腐朽的残肢和肉筋散发出阵阵恶臭,整个城市充满了死亡的味道。

据统计,这次屠杀约有20万人丧生,除了7万降卒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他们的家属和逃难的难民。

连清政府的盟友英国人都看不下,表示了强烈谴责,洋枪队领袖戈登更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血腥屠杀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拥有20万人的太平军会任只有不到3万人的清军宰割呢?

据笔者猜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清军诱骗。李鸿章曾给太平军们立下承诺,说自己会优待俘虏。太平军们相信了中堂大人的花言巧语,放下了兵器,毫无防备的从自己的防御中走到了城外的开阔地带上。由于手无寸铁且毫无防备,这场屠杀施行的很顺利,几乎没费一点力便杀光了所有有能力反抗的人。而剩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妇孺,清军自然更好对付。

第二,领袖被杀,群龙无首。由于领袖八王被设计杀害,整个太平军内部是极其混乱的。俗话说,树倒猢狲散。缺乏领导的太平军就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了领袖,大家的小市民意识展现无疑,只想各自保全自己。因此,不到3万人的清军轻而易举就消灭了数倍于自己的太平军。

3万清军,为何能在深夜,轻松屠杀20万太平军?且几乎没遭遇抵抗

第三,缺乏坚定的革命意志。由于太平军的主力都是农民和底层市民,他们的目光也不会太长远,更在意自己眼前的利益。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他们踊跃加入,四处征战,为的是瓜分战利品、构建自己理想的平均社会。在太平天国跌入低谷的时候,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选择自保,背叛了这场运动。于是,他们轻易地选择了投降,最终惨死在了狡诈的清军手上。

清军为了瓦解并打击太平天国力量和声势,做出了杀俘虏的决定,将这7万降卒“一网打尽”。但是,受到伤害最大的还是平民,约有十余万平民被清军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害。

活在21世纪的我们应当庆幸,这样野蛮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