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在军队这样一个极其需要服从和上下级关系的组织中,军衔是军队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不仅是能体现一个军人的荣誉的事情。在1955年之前,由于物质条件等因素,解放军一直都没能实行军衔制,直到1955年,才正式进行了第一次授衔。

这一年注定是将星闪耀的一年。除去十名元帅和十名大将外,另有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而这这55名上将中,有那么三个人的身份却有些特殊,因为这三人是国民党军的起义将领,也就是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三个人了。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陶峙岳

陶峙岳生于1892年,湖南宁乡人。早年出身湘军,在北伐战争中就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第3旅少将团长,资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老的。其实陶峙岳的起义完全在意料之中,其人在抗日战争期间就非常支持我方,并且坚决拥护我方“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倡议。曾参加淞沪会战,后来长期驻扎陕西。

1943年,陶峙岳调往酒泉担任河西警备总司令,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又出任新疆省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并且在内战的阴云之下,协助国民党内著名的爱国人士张治中释放了大批我方在押人员和进步人士。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到了内战后期,陶峙岳更加不想参加内战,百般拖延就是不肯入关作战,终于在1949年9月25日排除万难,率部10万余起义,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1955年,陶峙岳授上将军衔,1988年逝世,终年97岁,极为长寿。

陈明仁

陈明仁在国民党众多起义将领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兵团司令,更是因为他是当时国民党内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陈明仁毕业于黄埔一期,但是他为人刚直倔强,丝毫不给老蒋面子,所以也无法像同是黄埔一期的杜聿明那样飞黄腾达,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却是实打实的厉害。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的攻克回龙山的战役可以说是国军在抗日战争中不可多得的经典战役。陈明仁当时是第71军军长,在美军的配合下,陈明仁以步炮空协同作战,以声东击西和运动穿插的战术大败日军。

在解放战争中,陈明仁率部在东北作战,让东北民主联军吃了不少苦头,四平血战让东北野战军记忆深刻,一直到辽沈战役前夕迟迟不敢南下锦州作战就有害怕重蹈四平的覆辙的担忧。但是因为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陈明仁这个血战四平的功臣竟然以他部下纵兵抢粮为由被撤职,转任南京总统府参军这么个闲职。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后来转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武汉警备司令兼第29军军长、第1兵团司令,后又调任长沙警备司令。在武汉和长沙期间,陈明仁深受国民党内热爱和平的元老级别人物程潜的影响,有了起义的想法。

1949年8月,与程潜率部起义,仍然为兵团司令。

1955年授上将军衔,1974病逝与北京,享年71岁。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董其武

董其武出身于傅作义部,早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对日军的作战,参加了著名的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董其武在华北长期与日军作战,参加了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等众多大型对日作战。

在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董其武和绝大部分的国民党将领都绝然不同,他不仅坚决反对内战,而且还把绥远(今属内蒙古)省按照解放区的方式进行建设和思想宣传,宣传进步思想,取缔了境内所有的反动组织(包括军统、中统特务组织),这自然被老蒋所深恶痛绝,停止了对绥远的一切经费和补给。

55年授衔:投诚国军将领中,有3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人活到97岁

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在傅作义和邓宝珊的帮助下,董其武成功率部在绥远起义。

1955年,董其武授上将军衔,于1989年逝世,享年9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