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在老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关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的描述中,有着这样一段故事:当时驻苏州的清朝江苏巡抚程德全,命人用竹竿挑落巡抚衙门屋顶的几片瓦片,“以示破坏”,随后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军政府的江苏都督。

这个故事被认为是辛亥革命党人接纳旧官吏的典型而被历史课本加以批判,而程德全本人也被认为是封建官僚通过投机进入革命政府的典型,受到了史学家的非议。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而在距江苏南京千里之遥的东北的齐齐哈尔,人们却对他颇有褒扬。在齐齐哈尔市中心的龙沙公园内,有两座程德全的雕像和一座为纪念其人修建的“遗爱亭”伫立其中,还被当地齐齐哈尔称为英雄。

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对于这样一位处于清末民初大变革时代的旧官僚,我们又应该怎么评价他呢?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一、家境贫寒,坎坷少年

程德全是四川云阳(今重庆云阳)人,生于1860年,他的家族曾经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书香门第,但在他父亲那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只能以教书为生,因此程德全在年级稍微大了一点后,也开始帮着父亲教书,补贴家用。

或许是这样的生活耽误了他的学习,他始终没有能在科举这条路走向成功。在他18岁结婚后,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没能好转,于是在他30岁时,便放弃了科举,离开了老家四川,开始了个人的游历和学习。

在这些游学路途中,他的视野得到了极大开阔,尤其是在京城国子监游学期间,因为东北地区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他开始关注和研究东北问题,这也在后面成为了他事业的起点。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二、结识寿山,起步东北

1891年,31岁的程德全接到了当时与他同龄的旗人寿山的邀请,来到黑龙江齐齐哈尔做幕僚。他们之前在京城时曾经一见如故,寿山对程德全非常赏识,因此程德全在黑龙江取得了很快的进步。而另一方面,而立之年的他也终于能够养得起家了。

甲午战争时,寿山英勇作战,冲在辽东作战的第一线,也因此受了战伤,被迫回到后方休养。战后,寿山因作战勇猛,调任黑龙江副都统,离开了齐齐哈尔,前往瑷珲。程德全因此无法再在齐齐哈尔做幕僚,但他受到了寿山的保荐,做了安徽省的候补知县,这样才把妻子儿女接到身边居住。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三、生死度外,周旋强俄

1899年,寿山升任黑龙江将军,程德全又得提拔,被任命为黑龙江银圆局总办。然而此时的黑龙江已经不是他大展拳脚的舞台,一股来自北方的阴风逐渐开始笼罩东北大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沙俄出动17万兵力分三路进攻东北。

寿山率兵出战,然而在强敌面前连遭失利。8月19日,清廷指示黑龙江地方当局和沙皇俄国侵略军议和,寿山遂指派程德全赴俄军军营议和,然而却遭到俄军的拒绝,俄军依然大举向当时的黑龙江齐齐哈尔进军。

在这种情况下,程德全和俄军几乎以命相搏,情急之下几次拔刀自刎,最终稳住了俄军,迫使俄军暂时答应了不攻城。另一方面,程德全也痛苦地同意了黑龙江清军向俄军交出粮弹器械,换取俄军不以武力进攻和占领齐齐哈尔的要求。

8月末,俄军接近齐齐哈尔城,而此时,为俄军服务的汉奸翻译却节外生枝,声称“齐齐哈尔城内有伏兵”,这直接导致了俄军在齐齐哈尔城下准备架炮攻城,以武力占领齐齐哈尔。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这种情况下,俄军的炮火必然伤及城内居民,程德全此时再一次挺身而出,力劝俄军不要攻城,甚至在俄军即将开炮的千钧一发的关头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炮口,阻止俄军的行动。与他结识的俄军军官用力把他拉开,劝到“何至于此!”。

就这样,俄军没有对齐齐哈尔展开武力攻占,而程德全也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从炮口下保全了齐齐哈尔的十万居民。俄军入城后,寿山悲愤,自尽殉国,俄军想立程德全为傀儡的黑龙江将军。

在这种情况下,程德全保持了清醒的认知。他坚持拒绝了俄军的要求,表示黑龙江将军是由中国政府任命的中国官员,而如今强俄占据省城,寿山将军尸骨未寒,恕难以从命。甚至投江以死明志,最终获救,而俄军的阴谋也未能得逞。

《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军又欲挟持程德全回国,但程德全身患风寒,无法随俄军行军,最终在海拉尔停下,痊愈后又返回了齐齐哈尔。程德全在黑龙江和强俄周旋的行为,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他们纷纷上书请求程在黑龙江留任,为黑龙江将军。但清政府因程德全是汉人,且资历尚浅,没有答应,不过仍然将他提升为了直隶知州。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四、治理变省,成果卓然

1903年,沙俄有意拖延向清政府交还东北的时间,且日俄战争一触即发,东北阴云密布,这种情况下清廷急需人才赴东北稳定大局。于是程德全又被启用,被慈禧太后任命为齐齐哈尔副都统,两年后成为黑龙江将军,这也是满清最后一位黑龙江将军和唯一的汉族黑龙江将军。

在黑龙江将军任上,程德全对于黑龙江做了很多实事,创立了广信公司,发展实业,第一次使中国人的电灯闪耀在黑龙江大地上;开办了多所学校和图书馆,振兴文教;面对岌岌可危的边防局势,上书清政府,大力移民扩边,以提振实力。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俄军欲在齐齐哈尔占地不走,还以修建领事馆为由疯狂占地,程德全为了保全国家利益,则在俄军军营旁边规划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的公办城市公园,通过公园向俄人索回部分地盘,维护了国家的权益,这座公园就是今天的齐齐哈尔龙沙公园。

他还主持修建了东北地区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建设和运行的铁路——齐昂轻便铁路。这条铁路把当时的黑龙江齐齐哈尔接入了东北铁路网,虽然只有短短的不到30公里,却意义重大,极大地振兴了黑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

1907年,东三省由军府制改为行省制,程德全又出任首任黑龙江巡抚。在任期间曾严肃处理了贪污的黑龙江木植公司总办周冕,丝毫没有顾忌到此人属于袁世凯的北洋系。此后,随着北洋系的徐世昌任首任东三省总督,程德全在东北已经失势,1908年遂抱病致仕。1910年,程德全又被启用为江苏巡抚。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五、辛亥风云,都督江苏

在江苏巡抚任职期间,此时的大清已是风雨飘摇。程德全和和当时江苏立宪派领袖、工商业巨擘张謇很快交好,并从张那里接受了立宪改良的思想。

此后,面对国内风起云涌的革命形势,传统上认为自己应该“忠君爱国”的程德全也曾连续四次上书要求清政府实行立宪。然而形势不等人,就在清政府还在预备用假立宪欺骗全国人民之时,辛亥革命爆发了,武昌的火种很快烧到了江苏。

此时摆在程德全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加入革命,要么为清室尽忠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在群情激愤的江苏革命军民面前,程德全最终也做出了变革,尽管其内心深处可能依旧是不赞成革命的,但他终于没有指挥清军拿起武器镇压革命党人,而是命令各地官员和军队保全人民生命财产,并力争以和平的姿态化解江苏的危机。

1911年11月3日,程德全销毁了清朝授予他的官服、印信等,在江苏军民代表50余人的推举下,宣布就任革命政府的江苏都督,并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挑落瓦片的场景。

就是在程德全挑落瓦片,“和平转身”之后,他站在了革命的一边,对顽固清军展开了军事斗争。在他的帮助下,江浙一带的革命军得到了军费和火炮的支持,击退张勋对南京的反击,最终使得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都,从这个角度来说,程德全作为民国元勋可以说是毫不为过。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六、南北斗争,黯然离场

由于革命党人的软弱和退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一登位,就计划以武力统一,而江苏又成为了南北双方争夺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出身于前清官僚却又参加革命政府的程德全可谓是两面不讨好,即使他再努力地运用政治手腕,居中调和、维持江苏的局面和社会稳定,然而在南北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前也是于事无补。

1913年,爆发了宋教仁遇刺案,程德全被袁世凯命令前去调查此案。然而,即使宋案被查得真相大白,此时的政局也已经濒临崩溃了,更何况宋案在当时几乎是无法查清,如此程德全只能黯然退场,隐居于上海租界。

此后,国内政局进入了混乱不堪的军阀混战时代,程德全对局势深感失望,把精力都放在了佛学上。他亲自组织编纂、修订了多部佛经,还亲自捐资,修缮了江南名刹——苏州寒山寺。

程德全被高中历史教科书批判,却被当地称为英雄,这是为何?

1926年,程德全在苏州寒山寺出家,1930年逝世,享年70岁。回顾程德全的一生,不难发现,他其实就是那个乱世中有理想、有道德的旧式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

他的科举之路没有走通,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也难以走通;以实务入幕府,也是很常见的操作;此后在东北边疆,也曾勉励,有过一番作为,但终因国力的差距和无先进思想的指导,功败垂成;辛亥革命时期抱着“安民”和“忠君”两大理想纠结,最终服从儒家“民为贵”的教育选择了“安民”,没有对清王朝愚忠;然而,民初南北混战的局面最终使他丧失了在政治上的抱负,转投佛门。

他的一生都在坚守自己,虽然这种坚守在那个大变局的时代已显得不合时宜。而他的行为更是和无数古代大儒的行为如出一辙,称他为中国最后的封建官僚之一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