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军史上,有一支比较特殊的队伍,那就是闽西新红十二军,当时根据中央的指示,将福建闽西地区的红二十军和红二十一军合编而成,叫做新红十二军,任命贺声洋为代理军长,全军共3100余人,枪1600余支,担负着巩固和扩大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任务。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新红十二军成立后,贺声洋军长率领这支队伍集结于龙岩,进行严格的政治和军事训练,集训结束后,向漳平永福一带发起进攻,消灭了当地的反动民团,建立起新的根据地,使苏区进一步扩大,接着迅速回师长汀、连城,转战于龙岩、永定、上杭、南靖、平和以及广东大埔等地,有力地打击了反动派的围剿。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随后,在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新红十二军在东江红军的配合下,主动出击上杭县古蛟地区,消灭大池、小池之国民党军,一举收复永定坎市,攻克了武平、上杭,打破了福建军阀对闽西的第一次“围剿”,打通了闽粤赣苏区的联系。为闽西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然而,正当这支队伍要扩大战果,乘胜前进打击敌人的时候,新红十二军受到了“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肃反”扩大化,军长贺声洋被闽西党组织开除党籍,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并列为镇压对象,所遗新编第12军军长由左权接任。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据军长贺声洋的老家《石门将军》、《常德文史》和《常德日报》等书记载,1931年春,在“肃反”扩大化中,贺声洋的确被错划为“阶级异己分子”列入处决对象的名单,然而,由于他事先得到风声,便在同事的帮助下离开苏区。也难怪后来有的书上根据这个名单,便将贺声洋记载成“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贺声洋在同事的帮助下离开苏区,来到上海,改名贺靖亚,以贺佛为笔名潜心著述。1933年,到上海一家军事杂志社任总编,随后从事翻译写作工作,靠稿费维持生活。曾翻译过苏联元帅加仑的军事著作和高尔基的小说《我的大学》,著有《论日俄战争》,1938年,因感染肺结核,与世长辞,享年36岁。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石门将军》记载,贺声洋离开苏区前往上海,期间与组织一直保持联系,他遗孀万华松(常德人,常德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因参加学生运动曾被捕入狱,1948年病故)生前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贺声洋感染了肺结核到上海医治。初到上海时住在租界上,手枪放在枕头底下,有时一夜转移两个地方,加以抱病通宵达旦写作和翻译,所以病情日益沉重,经常咳血。住进万国红十字医院治疗后,当时日寇逼近上海、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已有身孕的夫人才放心离开丈夫,带着孩子提前撤离。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贺声洋一边咯血一边夜以继日地埋头伏案,留下的二、三百万言的文字,曾给故乡亲友赠送多部,石门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熊越群先生,就保存过五部。

贺声洋(1902——1938),又名沉洋,字家振,号靖亚,湖南省临澧县官渡桥(解放后划入石门县)人,祖辈务农,有地产50亩,足供家用,少年就读于老家小学,后入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24年由谭延闿(时任湘军总司令)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在校期间入党。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据同期学员、贺声洋的好友、国民党高级将领郑洞国在《我的戎马生涯》中回忆:“其中一位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的青年名叫贺声洋,也是我在石门中学读书时的同学。”接着他写道“在黄埔第一期同学中,对我思想影响较大的是王尔琢、黄鳌、贺声洋三人。我们都是湖南同乡,又曾在一起报考军校,思想亦比较接近,故入军校后感情格外亲密,情同手足。每逢节假日,我们常常相约乘船去广州市区游玩……不过,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上课、训练的空隙,坐在黄埔岛临江的树丛中讨论政治问题。谈话的题目一般都是当时的时局和国民革命的前途等等。我们在讨论中难免经常发生一些争论,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但彼此都从未因此产生过任何隔阂。抗战时期,贺声洋夫人带着儿女避难到重庆,郑洞国知道后,给予昔日战友眷属力所能及的帮助。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黄埔军校毕业后, 贺声洋任第二期中尉区队长,第四期入伍生部第一团上尉连长。参加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连长、营副。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第20军代理参谋长。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被组织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据地,先任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学生总队队长,后任闽西红军新编第十二军代理军长。

红12军代军长肃反时被开除病逝,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儿子分配工作

贺声洋命运坎坷的经历,特别是离开苏区去上海这一阶段,自然是没有人能证明其清白,因此,他的家人也为些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建国之后,后来经过细致的认证,贺声洋离开了队伍,其实也是在为革命工作,历史迷雾逐步解开,随后,贺声洋被追认革命烈士,其遗腹子被安排到石门县文化馆工作,孙女现为石门县监察局副局长。革命先烈的后代终于过上了先辈们为之奋斗终生的幸福生活,足以告慰先烈在天之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