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世宗朱厚熜

一、朱厚熜简介:

明世宗朱厚熜生于1507年9月16日,崩1567年,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

正德二年(1507年),生于湖北安陆兴王府,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内忧外患,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明世宗朱厚熜

二、朱厚熜期间的一些事:

1、为自己的父母正名。

朱厚照去世后没有子嗣,内阁大臣杨廷和根据“兄终弟及”祖制,同时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朱厚熜在进入北京城时,众大臣认为应该以皇太子的身份进入,同时朱厚熜的父母的称呼应该发生改变。朱厚熜不同意,随后进士张璁进言,请求明世宗“继统不继嗣”,请求尊崇生父,立兴献王庙于京师,明世宗命廷臣集议。以杨廷和为首的旧臣抗疏力争。朱厚熜力排众议,于十月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慈孝献皇后为兴献后。嘉靖元年(1522年)正月明世宗命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此事一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1、信道乱政。

朱厚照前期执政较为清明,整顿朝纲,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中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朝政日渐腐化,与此同时,他还要借助道教来神化自己。而且明世宗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方士、道士们利用明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明世宗,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明世宗朱厚熜

3、内忧外患,“南倭北虏”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嘉靖三年(1524年),以后爆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1535年)爆发辽东兵变,又发生广宁兵乱。嘉靖十九年(1540年)正月,吉囊袭扰大同,杀明朝指挥周岐。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春,俺答多次入塞袭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并求通贡,明世宗屡次拒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为武力逼迫明世宗答应互市,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

葡萄牙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取得入居澳门的特权。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来自日本的仅有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芜湖、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爆发振武营兵变。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明世宗朱厚熜

三、朱厚照历史功绩:

1、政治方面,抑制宦官、限制外戚,中央集权。

朱厚照意识到宦官权力越大就会对自己也不利,于是他撤回天下镇守内臣,基本不曾再设;宦官犯罪,则鞭挞致死,陈尸示戒。

嘉靖八年(1529年),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以来,开始封赐外戚,其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爵位大多世袭相传。”故而有大臣建议明世宗开始实行: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明世宗和张璁、方献夫在革除外戚世封的问题上也达到了共识,下令永远废除此制。

2、巩固海防,东南抗倭。

嘉靖中期以后,东南沿海海贼,倭寇活动更加猖獗,卫所海防体制无法应对严重的局势,军事改革势在必行,戚继光,俞大猷等先后招募,编练新军,在沿海建立水寨,打击倭寇。

总之,朱厚照在位期间,前期政治清明,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