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清朝乾隆时期,山东济宁有个叫王在阳的秀才,生平最大的喜好就是读书,常年手不释卷。

王在阳除了读书之外,就是和一干文友交流,即使相隔数百里,也不畏艰难前去拜访。到了之后也不讲究对方的招待,只要能坐下来一起讨论诗词文学,那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于是,慢慢地,王再阳就在整个济宁府都有不薄的名声,被公认为全府最优秀的青年学子代表,大家都认为,他假以时日必将大有所为。

而王再阳虽然醉心文学,可惜的是家境不是很好,虽然不至于清贫,但也只能够勉强负担起他的日常开支,根本不能支撑住他这么广泛的交友爱好。

但即使如此,王在阳对父母家人从无半句怨言,也恪守为人之子的孝道。有时候外出访友,总还是记得家里的父母。

这年冬天,农事已完,王在阳除了读书就更有时间访友了。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有一次,王在阳去了临县拜访一个朋友,两人坐下来讨论文章,一不小心就忘记了时间,眼见得天就黑了,还下起了大雪,风雪交加出不了门也就回不了家,只好留下来住一晚。

可这个朋友家里也不是很富有,甚至连客房都没有,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安排王在阳住在他家守菜园子的窝棚里。

幸好王再阳也是个忠厚本分的人,但求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就行了,根本就不嫌弃菜园里的窝棚,很爽快地住了下来。

由于是冬天,风雪交加,这个窝棚虽然挡住了风雪,但寒风呼啸无孔不入,王在阳在窝棚里紧紧裹住被褥,还在感激朋友的招待,幸好有个窝棚给我住,不然就得露宿在野外,那还不得被冻坏?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天寒地冻的,再加上窝棚实在太简陋,即使很困了,王再阳根本也无法安然入睡,就在么在草铺上辗转反侧,突然听到窝棚外面有人在说话,似乎是两个人在商量什么。

王再阳心里一惊,心想这么冷的天,会有什么人在这菜园子里聊天呢?于是便屏住呼吸倾耳去听。

只听得一个人在说,这风雪实在太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我实在经受不住了,不如到窝棚里去避避寒喘口气。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王再阳听外面这么一说,心想也是这个道理,虽然自己也是借住在朋友的窝棚,甚至这个窝棚里也不暖和,但比起外面风雪交加来说那就不知道要好多少了。

反正自己一个人,如果外面的人真要进来避寒,也可以分一个被褥给他,大家一起也算是共克时艰、抱团取暖。

心里刚这么想,又听得外面响起另外一个声音,仔细一听,是在说:

我们躲进窝棚里确实能避风雪,但你想过没有,后面的院墙已经垮了一半,如果有小偷进来,我们就不能及时发现,那么就会偷走主人的蔬菜,我们不就是失职吗?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主人一直给我们不错的照顾,那我们也必须尽心报答,不能光吃不做啊。

听到这里,王在阳以为外面的人是菜园主人的奴仆,被主人吩咐来看守菜园的。心里还很是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暗暗盘算只待天亮,一定要去在主人面前给他们美言几句。

天大亮之后,王在阳起床打开窝棚的矮门,满地积雪过膝,没有任何的人踪脚印。

转过头一看,那片垮塌一半的围墙下面僵卧着两条狗,一整晚的积雪已经盖过了它们的肚子,显然是被雪冻死了。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看到这个情景,王再阳心里不由得悲恸起来,原来自己昨晚听到的人声就是这两条狗啊。

想不到人们眼中的畜生,竟然也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即使面对如此严寒也不愿意擅离职守,只为报答主人的喂养。

民间故事:读书人雪夜睡窝棚,听人谈到职业精神,天亮发现是狗

想天下为人奴仆也好,为官也罢,其本质都是拿一份薪水养家糊口,试问天下苍生,有多少人还不如这两条狗的忠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