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清朝乾隆時期,山東濟甯有個叫王在陽的秀才,生平最大的喜好就是讀書,常年手不釋卷。

王在陽除了讀書之外,就是和一幹文友交流,即使相隔數百裡,也不畏艱難前去拜訪。到了之後也不講究對方的招待,隻要能坐下來一起讨論詩詞文學,那就是最大的滿足了。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于是,慢慢地,王再陽就在整個濟甯府都有不薄的名聲,被公認為全府最優秀的青年學子代表,大家都認為,他假以時日必将大有所為。

而王再陽雖然醉心文學,可惜的是家境不是很好,雖然不至于清貧,但也隻能夠勉強負擔起他的日常開支,根本不能支撐住他這麼廣泛的交友愛好。

但即使如此,王在陽對父母家人從無半句怨言,也恪守為人之子的孝道。有時候外出訪友,總還是記得家裡的父母。

這年冬天,農事已完,王在陽除了讀書就更有時間訪友了。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有一次,王在陽去了臨縣拜訪一個朋友,兩人坐下來讨論文章,一不小心就忘記了時間,眼見得天就黑了,還下起了大雪,風雪交加出不了門也就回不了家,隻好留下來住一晚。

可這個朋友家裡也不是很富有,甚至連客房都沒有,最後沒有辦法,隻好安排王在陽住在他家守菜園子的窩棚裡。

幸好王再陽也是個忠厚本分的人,但求有一個遮風擋雨的住所就行了,根本就不嫌棄菜園裡的窩棚,很爽快地住了下來。

由于是冬天,風雪交加,這個窩棚雖然擋住了風雪,但寒風呼嘯無孔不入,王在陽在窩棚裡緊緊裹住被褥,還在感激朋友的招待,幸好有個窩棚給我住,不然就得露宿在野外,那還不得被凍壞?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天寒地凍的,再加上窩棚實在太簡陋,即使很困了,王再陽根本也無法安然入睡,就在麼在草鋪上輾轉反側,突然聽到窩棚外面有人在說話,似乎是兩個人在商量什麼。

王再陽心裡一驚,心想這麼冷的天,會有什麼人在這菜園子裡聊天呢?于是便屏住呼吸傾耳去聽。

隻聽得一個人在說,這風雪實在太大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我實在經受不住了,不如到窩棚裡去避避寒喘口氣。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王再陽聽外面這麼一說,心想也是這個道理,雖然自己也是借住在朋友的窩棚,甚至這個窩棚裡也不暖和,但比起外面風雪交加來說那就不知道要好多少了。

反正自己一個人,如果外面的人真要進來避寒,也可以分一個被褥給他,大家一起也算是共克時艱、抱團取暖。

心裡剛這麼想,又聽得外面響起另外一個聲音,仔細一聽,是在說:

我們躲進窩棚裡确實能避風雪,但你想過沒有,後面的院牆已經垮了一半,如果有小偷進來,我們就不能及時發現,那麼就會偷走主人的蔬菜,我們不就是失職嗎?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主人一直給我們不錯的照顧,那我們也必須盡心報答,不能光吃不做啊。

聽到這裡,王在陽以為外面的人是菜園主人的奴仆,被主人吩咐來看守菜園的。心裡還很是敬佩他們的敬業精神,暗暗盤算隻待天亮,一定要去在主人面前給他們美言幾句。

天大亮之後,王在陽起床打開窩棚的矮門,滿地積雪過膝,沒有任何的人蹤腳印。

轉過頭一看,那片垮塌一半的圍牆下面僵卧着兩條狗,一整晚的積雪已經蓋過了它們的肚子,顯然是被雪凍死了。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看到這個情景,王再陽心裡不由得悲恸起來,原來自己昨晚聽到的人聲就是這兩條狗啊。

想不到人們眼中的畜生,竟然也知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即使面對如此嚴寒也不願意擅離職守,隻為報答主人的喂養。

民間故事:讀書人雪夜睡窩棚,聽人談到職業精神,天亮發現是狗

想天下為人奴仆也好,為官也罷,其本質都是拿一份薪水養家糊口,試問天下蒼生,有多少人還不如這兩條狗的忠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