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故事:红衣女从画中跃下,飞剑斩白狐,祖传仕女图保一家平安

明朝后期,有一个姓计名书成的书生,和老母亲相依为命。计父是一个画家,从小教计书成绘画。计父三十多岁时,妻子病死,从此看淡人生,后来跟着一个云游老道走了,到深山修道去了。

临走时,计父拿出一卷画轴,是一幅仕女图,上面画着一名红衣女子,栩栩如生。计父说:“这是祖传之物,已经传了好几代了,据说祖先中出了一个高人,专门画下这一幅仕女图,流传后世子孙。你一定要保管好,不可轻易示人,可以保一家平安。”计书成连连点头,把画轴束之高阁,和父亲洒泪而别。

计书成长到十六岁时,开始卖画为生,每天在家里埋头作画,拿到集市上换钱,来养活老母亲。母子两个勉强能混个温饱。

慢慢地,计书成小有名气,上门求画的越来越多,他不用到集市上卖画了。求画的太多,客人们等不及,就留下要求,让计书成按照要求作画,过几天再来拿。计书成常常忙得废寝忘食,日子也渐渐好过起来。

这一天,来了一个秀才,自称姓胡,是本县县令的外甥,他拿来一幅画让计书成鉴赏。计书成展开一看,是一幅山水画,古人的遗作,画风古朴,称得上上乘之作,不由得拍案叫好。胡秀才问道:“你喜欢吗?”计书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喜欢,这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两人便谈论起绘画来。

但是,胡秀才言谈举止很是轻浮,眼光里透出一股邪气,为计书成所不喜。但是他不好下逐客令,只能虚于应酬。

过了一会,胡秀才说:“听说你家有一幅祖传仕女图,我想用这幅画来换,不知可否?”计书成心里泛起一阵冷笑,暗说:“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了!”他推脱说:“一幅画而已,恐怕污了你的眼,不必换了。”

胡秀才说:“我不能白来一趟,你让我欣赏一下,如何?”计书成笑着说:“家父有言,不可轻易示人。”胡秀才不甘心,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说道:“这是一万两白银,够你们母子一辈子吃喝不愁了,你把仕女图卖给我吧。”

计书成丝毫不动心,端起茶杯说:“请用茶。”意思很明显,端茶送客,下了逐客令,请走吧。

胡秀才恼羞成怒,临走时,用折扇指着计书成,狠声说:“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去找我舅舅,让他教训你。你好好考虑一下吧,过几天我再来。”

过了几天,掌灯时分,胡秀才又来了。他拿出一张纸,上面盖着县令的大印,写着一段话,大意是说,令计书成拿出仕女图交给胡秀才带到县衙,县令亲自过目。如果不从,革去计书成的秀才功名,重打二十大板。

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革去秀才功名,他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了。也罢,不就是一幅画吗?送给县令得了。计书成从楼阁上取下画轴,打开,摊在桌子上。

胡秀才大喜,细细端详一番,说道:“就是它,就是它,寻寻觅觅好多年,终于到手了。”

胡秀才正要伸手去拿,忽然,红衣女从画上跳下来,拔出腰间短刃,刺向胡秀才。胡秀才大惊失色,拔腿就跑,红衣女在后面紧紧追赶,两人很快消失在夜幕里。

计书成跟出去,发现天色过于黑暗,看不清路,他转身进屋,点起灯笼。等到他提着灯笼赶到时,胡秀才已经被红衣女子杀死,瘫在地上,变成一只白狐。他惊讶不已,想不到胡秀才是一只狐狸,难怪眼睛里总是透出一股邪气。

红衣女子讲,白狐之所以寻找仕女图,是因为那不是一幅普通的画,而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秘密通道,它企图进入另一个世界。

计书成惊讶地张大着嘴,问道:“这么说来,我也能穿过通道,到达另一个世界了?我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吗?”

红衣女子说:“你没有法力,无法穿过通道。至于你的父亲,他很好,你就不要牵挂了。”计书成问道:“你又是谁?”红衣女子说:“我是通道的守护者,同时也负责你家的平安。”说完,她收回短刃,拎着白狐进了屋。

只见红衣女子纵身一跃,跳入画中。计书成仔细端详,就是一幅画而已,哪有什么通道。他用手去摸,触手处,是冰凉的纸张。他呼喊画中的红衣女子,她一动不动,就是个画中的人物而已。

计书成恍如做了一场梦,他卷起画轴,放归原处。再看县令的字纸,变成了一片树叶,上面什么也没有。计书成心知肚明,这是白狐使用的幻术,并不是真的。

那只白狐,计书成请人剥皮,制作了一件夹袄。老母亲穿在身上,冬暖夏凉,视为珍宝。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