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书丨周其伦:《挺进者陈然》赓续红色血脉的别样踅摸

读书丨周其伦:《挺进者陈然》赓续红色血脉的别样踅摸

《挺进者陈然》赓续红色血脉的别样踅摸

周其伦

重庆市作家胡雁冰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挺进者陈然》,2021年12月由重庆出版社隆重推出,该作品以上个世纪在读者中引起轰动的名著《红岩》里的艺术形象成岗为写作蓝本,并从革命英烈群英谱上活生生的真实人物陈然的壮丽人生中寻找到新的表达路径,真实地再现了重庆解放前夕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浩荡情怀增添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踅摸,值得我们关注。

坦率地讲,在拿到《挺进者陈然》前,我内心还是多少有一些忐忑的,毕竟要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写得有些新意,对作者的严苛要求都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加上有长篇巨制的《红岩》在前,好多作者在创作时都应该会主动规避,毕竟同类题材的艺术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想要达到或者超越《红岩》已有的高度几乎很难,即便作者能够在描写角度上另辟蹊径,也有着相当大的难度。而胡雁冰在我有限的阅读印象中,几乎都没有怎么读过他的小说,他要想顺利地完成这样一部作品,面对的困难更加可想而知。

凡是对“红岩英烈”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对陈然的事迹都无不敬佩有加,当然这在很大层面上得益于长篇小说《红岩》对成岗的倾情刻画。尽管描写成岗的篇幅非常有限,但他那年轻潇洒的风采和对敌斗争的睿智,特别是他沉着冷静地印刷《挺进报》的细节,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挺进者陈然》却大胆地抛开了已有的艺术烘托,着重从陈然由一个家境优渥的顽皮少年起笔,逼真地刻画他了在血与火的残酷斗争中面临的山重水复的考验,渐渐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的革命者,这样的书写就多了一些来自社会生活的本真和灵动,同时,也让我们多了一些更为理性的思考。

我曾经询问过胡雁冰最初的创作动因,他的说法朴实而又恳切:重庆的红色文化元素及历史人物事件可谓丰富多姿,陈然又是这个群像中人生经历特别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而当下的长篇小说领域尚没有一部全面集中反映这位英雄的作品,他想补上这个缺口。

《挺进者陈然》立足于尽可能贴近人物的原貌,在梳理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去找寻别致的艺术通道,小说在情节的架构和事件的铺排上都充分显示了他开合有度的自信,同时,作者在写作上采用的双线条的情节演进勾连,为陈然短暂而壮怀激烈的一生,增添了别样的情趣。一条线是用他有声有色的生命历程,串联起家族在河北香河、安徽芜湖、湖北宜昌,山城重庆的流变;另一条线则描写他被捕前后,在渣滓洞、白公馆里与敌人虚与委蛇地顽强抗争。但陈然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刚强的意志品质,犹如一座感天动地的精神丰碑傲然矗立。

作者在《挺进者陈然》的艺术建构中,还充分考虑到当下小说的表达方式和读者欣赏习惯的延展,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腾挪转换,遵循人物个性发展的客观轨迹,站在人文历史的高度上挖掘并填补了当年陈然对党组织建设的期许和对地下斗争中代价的思考,展现出陈然这位牺牲时年仅26岁的英雄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朴素情怀,也充分刻画出他成长过程的多面性特征。

当我们从这样的视角去解读《挺进者陈然》,它那赓续红色血脉的踅摸维度卓然显现,或许这也是它能够建党百年华诞之际,先后获得中国作协和重庆市两级组织重点资助的一个主要因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