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效率&概率研习营:孤独的150个信念:松浦弥太郎的自我认知指南

作者:非哥笔记
效率&概率研习营:孤独的150个信念:松浦弥太郎的自我认知指南

“效率&概率”研习营:

提升做事效率,放大成事概率,

晋身十倍速个人时代。

坚守效率&概率原则,提升生产力,用越短时间完成越多成果。

方法和工具先于行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微信公众号《非哥笔记》,更多精彩。

摘自《孤独的150个信念:松浦弥太郎的自我认知指南》

——日/松浦弥太郎(《生活手帖》总编辑,同时也是书商、作家)

1

>> 关系是培养起来的。

>> 人与人的关系,并非天然生就,而是亲手栽培才能茁壮成长。

>> 机会之门遍布世界,不用特地去敲,它们也保持常开。能不能抓住机会,其实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机会遍布世界”。

>> 立足之本。经历得越多,学习得越多,得到的对你而言贵重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某一刻突然感到迷惘——“我是不是丢失了自己?”“我到底做了些什么?”——突然失去方向。筑起一处属于自己的“立足之本”吧!那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能回去的地方。

>> 比他人发现更多的事物。相信自己的所见所感,成为一个能够发现别人都察觉不到的美与魅力的人吧。去探索大家没有见过的地方,发现更美妙的东西;在大家还没留意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需要的东西。去发现更多的事物吧。

2

>> 时间是最棒的礼物。无论多忙,为了重要的人,留出饮一杯茶的时间吧。倘若突然有了空闲,不妨和重要的人一起度过。不做什么特别的事情,谈谈天也好,甚至只是在一起也足够了。一起度过的时间才是最棒的礼物。

>> 舍弃不必要的“尊严”

>> 凛冽的风之所以拍击在你的脸上,是因为前路已经没有他人了。

>> 如果你即便千夫所指也想要挑战新的事物,就拥抱迎面而来的劲风吧——顶着风,正是前进的证明。

>> 比起语言,眼睛更可靠。与他人意见相左,产生争议而固执己见时,看看对方的眼睛吧。无论是觉得对方的看法错误时,还是反驳对方时,都请正视对方的眼睛。不管看法有多么大相径庭,在目光交接时进行语言交流,会让彼此都感受到尊重。

>> 每一个与你相遇的人,都能成为你的老师。

3

>> 从零开始创造。去尝试模仿,尝试失败,然后从中汲取力量,试着从零开始创造一件事物吧。不要依赖任何力量,去创造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微不足道也无妨。不论它多么渺小,都是自己的作品。从零开始,创造出一件事物,能够让我们获取自信。这种自信会成为支撑我们走得更远的力量。

>> 不要轻易“贴标签”。接触新的人或事物时,不要轻易下“他是这种人”“这个项目是这样的”之类的定论。将事物归类下结论后,就很难再从中获取新的发现。不要轻易给事物“贴标签”,仔细思索,然后用坦率而崭新的目光看待新事物吧。

>> 一成不变的生活确实会让人生变得安逸,但一隅之安中没有进步可言。不要畏惧改变,将变化看作一种成长并为之欣喜吧,再微小的改变中,也蕴藏着新的希望。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一点点地改善吧,所有的变化,都是一种成功。变化是前进最切实的证明。

>> 相互渴求的爱让人彼此束缚,相互给予的爱让双方都获得自由。

>> 大方地表达情感。牵手、拥抱、传达心意,不要羞涩,将情感用语言或态度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身体接触不只限于男女之间,它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可以将心中的暖意、将对对方的关怀具象化地表达出来。拍拍对方的肩膀吧,与对方握手吧,不要羞涩,大方地将你的情感表达出来。

4

>> 不要说:“我本来……”想要负责任地行动起来,最说不得的话就是“我本来……”——“我本来想做的”“我本来想要这么做的”。“我本来……”这种话,真心想要解决问题的人是不会说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逃避责任的借口。把“我本来……”这种话当作禁语,说这是做事的基本要求也不为过。

>> 感受痛苦,这是成长的证明。不管学习、工作,抑或与人相处时,感到困难、棘手或痛苦,都是难能可贵的。当感到痛苦时,请为自己又获得了一个成长的机会而欣喜吧。如果感受不到痛苦与困难,面对任何事都下意识地接受,那不过是在自己的舒适区打转罢了。我们应当明白,那里既没有学习的空间,也没有成长的机遇。

>> 多考虑“后面的人”。扔完垃圾,有人要将垃圾集中起来处理。在工作中做出了成果,有人要帮助你将成果卖出去,有人要购买它使用。你是否考虑过“后面的人”能否开心呢?是否有想过自己的任性、想占些便宜的心理,会让“后面的人”难过甚至落泪呢?无论做什么,请多考虑“后面的人”吧。

5

>> 从无谓的尊严中将自己解放出来,这时候,你将得到超越“自我”的自由。

>> 成为“还想再见的人”。与别人共度一段愉快的时光后,有这么一种人,能够令对方分别后马上感到还想再见到他。请以成为这种人为目标吧!越成熟的人,越应当如此。这是因为这种人,不只能用耳朵,更能用心去倾听对方。

>> 成为发现“闪光点”的达人。正因为第一印象有着强烈的作用,所以不妨试试“过一会儿再看”。如果你第一眼感到些许不满,先把第一印象放放,找找他的优点怎么样?别急着下断言说不感兴趣,去尝试找找他的优点吧!不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成为发现“闪光点”的达人吧!

6

>> 抛开羞涩。感到难为情,就不能纵情享受快乐。感到难为情,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埋首于某件事中。感到难为情,就没法尽全力去拼搏。抛开那些羞涩吧,你会变得更强大。

>> 全情投入到擅长的事中。如果你感到最近诸事不顺,或者焦躁不安,感到自己变得不像自己,那就全情投入到擅长的事情中吧。哪怕是稀松平常的事——炒一个鸡蛋,拌一碗果酱,散步时走得远一点儿也行。跟着本能,全情投入到擅长的事中吧。不知不觉,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的方向。

>> 主动付出。想要被笑脸相迎,请先微笑着对对方说:“你好。”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请主动靠近对方。想要被温柔以待,请先温暖对方。想要得到尊重,请先尊重对方。想要得到什么,就请先主动付出什么。满足自己前,先满足对方,这是与大部分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

7

>> 别认为自己是“为了对方”。亲近、关心、帮助对方,都是发自内心的。正因如此,才不该去图回报。不求得到对方的感谢,也不需要对方表现出欣喜。否则,很容易变成情感上的“要挟”,试图支配对方。没有什么事是“为了对方而做”的,都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行动。

>> 能够彼此独立,才选择在一起。为了生活、为了幸福、没有更好的选择……因为这类理由与对方在一起,不仅无法让对方幸福,自己也会变得不幸。分开也无所谓,哪怕是立刻就分别也能彼此独立,因为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幸福,才一起生活,一起生存——最完美的伴侣,应该是这样的。

8

>> 不放弃,也是自信的表现。

>>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不如先全部放弃掉。这件事我能做成,那件事我可以做好,我有做这件事的能力,也擅长做那件事,但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找不到方向……如果你也有这种烦恼,不妨先将这些想法全部放弃掉吧。别再想自己能做什么,别再被自己的能力“束缚”,当一无所有时,你自然能找到自己的本心。

>> 也有的关系,在黑与白之间。

>> 不要把人划分为黑白两个部分,把这类人归入黑与白之间,这是与人交往的智慧。

>> 想一个让他人惊喜的点子。家人、朋友、同事,其实都可以算是因为有缘而相遇,与我们共度一段时间的人。试着准备一个能带给对方惊喜的小点子,把它收进口袋里,随时掏出来吧!时时考虑“什么能让他人感到惊喜”,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吧。只要能够让他人感到开心,无论是家庭、人际关系、工作,抑或是自己的梦想,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前进。

9

>>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是感到不满,一味发牢骚,把事态变得更糟糕;还是正确看待它,体味它,从中获取人生的经验,这取决于自己。

>> 请高歌“走着瞧”吧!这不是与人赌气的大话,而是向未来理想中的自己立下的誓言。

>> 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

效率&概率研习营:孤独的150个信念:松浦弥太郎的自我认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