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效率&機率研習營:孤獨的150個信念:松浦彌太郎的自我認知指南

作者:非哥筆記
效率&機率研習營:孤獨的150個信念:松浦彌太郎的自我認知指南

“效率&機率”研習營:

提升做事效率,放大成事機率,

晉身十倍速個人時代。

堅守效率&機率原則,提升生産力,用越短時間完成越多成果。

方法和工具先于行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微信公衆号《非哥筆記》,更多精彩。

摘自《孤獨的150個信念:松浦彌太郎的自我認知指南》

——日/松浦彌太郎(《生活手帖》總編輯,同時也是書商、作家)

1

>> 關系是培養起來的。

>> 人與人的關系,并非天然生就,而是親手栽培才能茁壯成長。

>> 機會之門遍布世界,不用特地去敲,它們也保持常開。能不能抓住機會,其實取決于你是否意識到“機會遍布世界”。

>> 立足之本。經曆得越多,學習得越多,得到的對你而言貴重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可能在某一刻突然感到迷惘——“我是不是丢失了自己?”“我到底做了些什麼?”——突然失去方向。築起一處屬于自己的“立足之本”吧!那是就在自己的内心深處,無論何時、無論發生了什麼,都能回去的地方。

>> 比他人發現更多的事物。相信自己的所見所感,成為一個能夠發現别人都察覺不到的美與魅力的人吧。去探索大家沒有見過的地方,發現更美妙的東西;在大家還沒留意的時候,發現每個人都需要的東西。去發現更多的事物吧。

2

>> 時間是最棒的禮物。無論多忙,為了重要的人,留出飲一杯茶的時間吧。倘若突然有了空閑,不妨和重要的人一起度過。不做什麼特别的事情,談談天也好,甚至隻是在一起也足夠了。一起度過的時間才是最棒的禮物。

>> 舍棄不必要的“尊嚴”

>> 凜冽的風之是以拍擊在你的臉上,是因為前路已經沒有他人了。

>> 如果你即便千夫所指也想要挑戰新的事物,就擁抱迎面而來的勁風吧——頂着風,正是前進的證明。

>> 比起語言,眼睛更可靠。與他人意見相左,産生争議而固執己見時,看看對方的眼睛吧。無論是覺得對方的看法錯誤時,還是反駁對方時,都請正視對方的眼睛。不管看法有多麼大相徑庭,在目光交接時進行語言交流,會讓彼此都感受到尊重。

>> 每一個與你相遇的人,都能成為你的老師。

3

>> 從零開始創造。去嘗試模仿,嘗試失敗,然後從中汲取力量,試着從零開始創造一件事物吧。不要依賴任何力量,去創造一些屬于自己的東西,微不足道也無妨。不論它多麼渺小,都是自己的作品。從零開始,創造出一件事物,能夠讓我們擷取自信。這種自信會成為支撐我們走得更遠的力量。

>> 不要輕易“貼标簽”。接觸新的人或事物時,不要輕易下“他是這種人”“這個項目是這樣的”之類的定論。将事物歸類下結論後,就很難再從中擷取新的發現。不要輕易給事物“貼标簽”,仔細思索,然後用坦率而嶄新的目光看待新事物吧。

>> 一成不變的生活确實會讓人生變得安逸,但一隅之安中沒有進步可言。不要畏懼改變,将變化看作一種成長并為之欣喜吧,再微小的改變中,也蘊藏着新的希望。從自己身邊的事物開始,一點點地改善吧,所有的變化,都是一種成功。變化是前進最切實的證明。

>> 互相渴求的愛讓人彼此束縛,互相給予的愛讓雙方都獲得自由。

>> 大方地表達情感。牽手、擁抱、傳達心意,不要羞澀,将情感用語言或态度表達出來是很重要的。身體接觸不隻限于男女之間,它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可以将心中的暖意、将對對方的關懷具象化地表達出來。拍拍對方的肩膀吧,與對方握手吧,不要羞澀,大方地将你的情感表達出來。

4

>> 不要說:“我本來……”想要負責任地行動起來,最說不得的話就是“我本來……”——“我本來想做的”“我本來想要這麼做的”。“我本來……”這種話,真心想要解決問題的人是不會說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逃避責任的借口。把“我本來……”這種話當作禁語,說這是做事的基本要求也不為過。

>> 感受痛苦,這是成長的證明。不管學習、工作,抑或與人相處時,感到困難、棘手或痛苦,都是難能可貴的。當感到痛苦時,請為自己又獲得了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欣喜吧。如果感受不到痛苦與困難,面對任何事都下意識地接受,那不過是在自己的舒适區打轉罷了。我們應當明白,那裡既沒有學習的空間,也沒有成長的機遇。

>> 多考慮“後面的人”。扔完垃圾,有人要将垃圾集中起來處理。在工作中做出了成果,有人要幫助你将成果賣出去,有人要購買它使用。你是否考慮過“後面的人”能否開心呢?是否有想過自己的任性、想占些便宜的心理,會讓“後面的人”難過甚至落淚呢?無論做什麼,請多考慮“後面的人”吧。

5

>> 從無謂的尊嚴中将自己解放出來,這時候,你将得到超越“自我”的自由。

>> 成為“還想再見的人”。與别人共度一段愉快的時光後,有這麼一種人,能夠令對方分别後馬上感到還想再見到他。請以成為這種人為目标吧!越成熟的人,越應當如此。這是因為這種人,不隻能用耳朵,更能用心去傾聽對方。

>> 成為發現“閃光點”的達人。正因為第一印象有着強烈的作用,是以不妨試試“過一會兒再看”。如果你第一眼感到些許不滿,先把第一印象放放,找找他的優點怎麼樣?别急着下斷言說不感興趣,去嘗試找找他的優點吧!不論是對人還是對物,成為發現“閃光點”的達人吧!

6

>> 抛開羞澀。感到難為情,就不能縱情享受快樂。感到難為情,就不能全心全意地埋首于某件事中。感到難為情,就沒法盡全力去拼搏。抛開那些羞澀吧,你會變得更強大。

>> 全情投入到擅長的事中。如果你感到最近諸事不順,或者焦躁不安,感到自己變得不像自己,那就全情投入到擅長的事情中吧。哪怕是稀松平常的事——炒一個雞蛋,拌一碗果醬,散步時走得遠一點兒也行。跟着本能,全情投入到擅長的事中吧。不知不覺,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自己的方向。

>> 主動付出。想要被笑臉相迎,請先微笑着對對方說:“你好。”想要拉近彼此的關系,請主動靠近對方。想要被溫柔以待,請先溫暖對方。想要得到尊重,請先尊重對方。想要得到什麼,就請先主動付出什麼。滿足自己前,先滿足對方,這是與大部分人建立良好關系的方法。

7

>> 别認為自己是“為了對方”。親近、關心、幫助對方,都是發自内心的。正因如此,才不該去圖回報。不求得到對方的感謝,也不需要對方表現出欣喜。否則,很容易變成情感上的“要挾”,試圖支配對方。沒有什麼事是“為了對方而做”的,都是自己發自内心的行動。

>> 能夠彼此獨立,才選擇在一起。為了生活、為了幸福、沒有更好的選擇……因為這類理由與對方在一起,不僅無法讓對方幸福,自己也會變得不幸。分開也無所謂,哪怕是立刻就分别也能彼此獨立,因為兩個人比一個人更幸福,才一起生活,一起生存——最完美的伴侶,應該是這樣的。

8

>> 不放棄,也是自信的表現。

>> 找不到方向的時候,不如先全部放棄掉。這件事我能做成,那件事我可以做好,我有做這件事的能力,也擅長做那件事,但還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找不到方向……如果你也有這種煩惱,不妨先将這些想法全部放棄掉吧。别再想自己能做什麼,别再被自己的能力“束縛”,當一無所有時,你自然能找到自己的本心。

>> 也有的關系,在黑與白之間。

>> 不要把人劃分為黑白兩個部分,把這類人歸入黑與白之間,這是與人交往的智慧。

>> 想一個讓他人驚喜的點子。家人、朋友、同僚,其實都可以算是因為有緣而相遇,與我們共度一段時間的人。試着準備一個能帶給對方驚喜的小點子,把它收進口袋裡,随時掏出來吧!時時考慮“什麼能讓他人感到驚喜”,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吧。隻要能夠讓他人感到開心,無論是家庭、人際關系、工作,抑或是自己的夢想,一切都會向好的方向前進。

9

>> 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狀況,是感到不滿,一味發牢騷,把事态變得更糟糕;還是正确看待它,體味它,從中擷取人生的經驗,這取決于自己。

>> 請高歌“走着瞧”吧!這不是與人賭氣的大話,而是向未來理想中的自己立下的誓言。

>> 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效率&機率研習營:孤獨的150個信念:松浦彌太郎的自我認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