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50年未见刀兵的京都响起了炮声,进攻皇宫的,并非洋人

很多朋友知道,江户幕府时代,日本天皇的日子过得很苦逼。

一句话,没钱。经济命脉掌握在德川幕府手里,不是天皇赏赐将军,而是将军赏赐天皇。

举个例子吧。

据日本史料记载,明治天皇他爸孝明天皇,中午能吃条小鱼已算奢侈。他还会把鱼骨头留着,晚上泡点水,当汤喝。

1854年,德川幕府与美国签订友好条约之后,列强纷至沓来。日本兴起了尊王攘夷倒幕运动。

洋人的到来,在扫倒了幕府威信的同时,无意中提高天皇的权威。

因为德川幕府从此有求于朝廷,以对付那些倒幕分子。

很多大名,则打破几百年来不得与朝廷直接接触的禁令,拉着天皇一起指点江山。

250年未见刀兵的京都响起了炮声,进攻皇宫的,并非洋人

(武士剧照)

他们中的激进者,口里喊着要尊皇,只要天皇一声令下,他们敢砍幕府,杀洋人,不惜性命——但这是有前提的。

什么前提呢?

那就是,天皇要听我的话。

哦,天皇先听你的话,执行你的想法。所以,你的想法就是天皇的想法……

有点绕吧?

对,反正,1863年老历八月之前,长州藩的激进分子及他们在朝廷的同盟三条实美等人,把孝明天皇搞成了傀儡。

八月十八日,公武合体派——支持朝廷与幕府联姻——锁上宫门,以孝明天皇的名义下诏,驱逐了长州藩在京都的势力。三条实美等七名朝臣,亦跑到了长州藩,说是要起兵勤王。

哟,你都成了朝敌了,还要勤王呢……是天皇不要你了呀。

在之后近一年时间里,京都比较平静,但发生的两件大事,却深刻影响了日本历史。

其一是攘夷派当街刺杀了著名学者,支持开国的佐久间象山。他的威望使很多人即使攘夷,也觉得该同长州那些瞎搞的人,划清界限。而坚定的公武合体派孝明天皇和幕府,则意图对长州进行征讨。

其二是幕府精英剑客组织新选组,探得长州武士和浪人,将在京都制造事端,且会在池田屋旅馆商议。于是,兵分几路,杀向池田屋。数名重要的攘夷派武士被杀。后来明治维新三杰之一木户孝允——当时还叫桂小五郎——因事迟到,躲过一劫。

250年未见刀兵的京都响起了炮声,进攻皇宫的,并非洋人

(前中木户孝允,后右一伊藤博文)

如此一来,长州与幕府及朝廷的矛盾,彻底公开化。

当时长州有两派,一派激进,要大干一场。

两年前因谋刺幕府老中而被处决的吉田松阴的学生久坂玄瑞等人,则主张慎重。

如此形势之下,热血武士们哪里还想冷静?激进派占了上风,久坂玄瑞等人被迫同意举兵。

他们派兵入洛——京都别名洛阳——攻打蛤御门等处。

此时是1864年新历8月20日。这是奠定德川家康王者地位的大阪夏之阵以来,京都第一次遭遇战火。史称禁门之变。

那些吼着要拥护天皇的长州武士们,向着皇宫开枪开炮,至于天皇会不会因此中弹,似乎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说不定,他们还真希望干掉这个跟幕府合作的天皇呢。

城内到处烟焰冲天,燃起大火,几天后才扑灭,两万八千多间民居寺所毁于一旦。

但京都的守护力量也不是吃素的,尽管在有的地方,长州武士甚至攻进入御所城门,但最终被打败了。

久坂玄瑞等人自杀身亡。

250年未见刀兵的京都响起了炮声,进攻皇宫的,并非洋人

(幕末人物剧照)

长州势力遭遇重大损失。

《明治天皇1852-1912》中写到,六角监狱关押的三十多名尊攘派被处死,尸体堆在一起,在250多年没见过战争的皇城门外曝尸三日。

幕府和公武合体派谋划着第一次长州征伐。

京都暂时不见了血雨腥风。

但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不过5年之后,日本闹翻了天,德川幕府彻底被掀下了历史前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