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日军之所以选择主动对美军开战,绝大程度还是被“生活所迫”,为什么这么说?

先从资源上分析,日本为何要发动侵略战争,主要还是为了掠夺更多资源,发展本国经济,日本本来就是一个资源小国,再加上本身强大的军事基础,走上对外扩张已成必然趋势。只有战争才能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而发动战争自然就需要石油。不然日本的航母、坦克、飞机等玩意儿怎么才能运转起来?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虽然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而这些地方后来又盛产油田,可惜日本当年没找到,虽然专门成立一个考察团去各处搜寻,还请来美国的专家助力,可惜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和自身设备的不足,这些地方的油井始终未被勘测到。

就比如辽河油田,它是六千米深才能勘测到的油田,可日本的钻油机只能深入到两千米的地方。这个就是自己机器的问题,但是大东北的油田也不全是深的还有浅的啊,比如大庆油田才一千多米深而已,这一次可就是人的问题了。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当时日本的石油界相信油田只会在海洋存在过的地方才会出现,因为石油主要是由海洋生物经过高温演化而来的,所以这一学说在当时的日本十分盛行。而大庆不符合这一学说,即使飞机在上空已经发现了石油,日本人也没在大庆继续耐心寻找,就因为学说便匆忙论断这种地方的石油没有必要开采。

日本在中国没发现他们需要的石油,自然将目光看向了海外。而海外的油田能够得着的地方,则集中分布在苏联和东南亚。日本先是尝试着和苏联在诺门坎干了一架,发现干不过之后,日军就将侵略眼光移向了东南亚。而这些地方又是美英法的地盘,想在这块地方开采石油无疑是虎口拔牙,触及了旧有殖民者的利益。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而日本当时的油量供应商是英国、美国、荷兰,这三个国家掌握着日本的石油命脉,随着日本蠢蠢欲动的姿态,和中国代表向罗斯福对日本暴行的不断控诉。最终在利益的驱使下,美国通过中立法,限制了对日军的石油供应,这一做法使得各国也开始纷纷效仿。

如果日本不选择尽快打破这一僵局,那么他们现有的石油储备只够维持半年的军事需求。这么看来战争好像已经在所难免,现在只要解决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那么日本就可以获得半年左右的太平洋主导权,只要在这个时间段,日军疯狂进攻将美国逼到谈判桌前,就可以搞定了。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于是珍珠港事件就爆发了。

而日本也并不是为了美国拼死拼活,毕竟很多日本高层都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他们清楚知道美军的怪兽级军事实力,但弓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主要还是为了能够取得东南亚的资源。

之所以做出如此抉择,是因为日军相信,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动荡后的美国群众,更愿意保持中立,一旦爆发战争,他们可能就会游街示众,组成美国最大的抗力。毕竟美国一直有着光荣的孤立传统,国民参战意愿普遍不高,承受不起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牺牲,不像恰好倒过来的日本民众那样“众志成城”。

二战期间,日本为何明知不敌,却敢于发动太平洋战争向美国宣战?

日本与美国开战,本就是一场豪赌,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最终日本还是最终输在了美国民众积极的参战意愿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