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强大的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从公元前209年9月会稽起兵到公元前206年12月立马咸阳, 分封天下。项羽像一阵狂飙攻城略地, 横扫暴秦。太史公曰:“然羽非有尺寸, 乘势起陇亩之中, 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 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

为什么强大的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 占据梁, 楚九郡的地方, 控制了今安徽、江苏和浙江的大部分以及山东、河南的部分地区, 成为当时占地最广, 势力最强的一个诸侯王, 定都彭城, 君临天下。

分封诸侯是项羽一生的巅峰, 也是他踏上败亡之路的重要一步。

分封时, 他有恃自己雄厚的军事实力, 不可一世, 随心所欲。他任意改换一些人的封地, 如他将赵王歇, 从富庶之处驱迁到苦寒的代地, 将燕王韩广由燕国腹地赶往荒僻的辽东。他将张耳封为常山王, 占有原赵国的大片土地, 却只给在反秦斗争中功劳不亚于张耳的陈余三县之地。违约立沛公为汉王, 王巴蜀汉中, 并分关中为三, 使秦之三降将章邯, 司马欣, 董翳分别主持, 以牵制沛公, 这一切, 不仅加剧了项羽与被封者之间的矛盾, 也加剧了受封者彼此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强大的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

六国旧贵族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 没有受封的人不待说, 已经受封, 甚至封地很广大的人也有对项羽不满的, 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多更好的封地。“统一帝国的要求, 始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 机会渐渐成熟;到秦始皇时, 乃得一度实现。”

春秋争霸, 战国纵横, 民不聊生, 哀鸿遍野。老百姓渴望统一, 止熄战火。从春秋时, 统一大势已成天下所归, 万民所盼。但在复仇思想驱使下的西楚霸王, 却过分地感情用事, 缺少理性的分析, 看不清天下大势, 而是逆势而行。项羽的分封诸侯, 使全国又恢复到春秋战国时代互为攻伐的状态, 狼烟又起, 烽火连连。“不久齐国首先发难, 诸侯混战再次爆发。”

“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一隅为汉王的刘邦, 于汉元年 (公元前206年) 八月, 乘机进入关中, 陆续消灭了项羽用来阻塞他扩展势力的关中三王 (雍王章邯, 塞王司马欣, 翟王董翳) 。接着他领军东出, 远袭彭城”楚汉战争, 已正式上演。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的楚汉战争中, 项羽被刘邦打败。“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魂断乌江。

为什么强大的项羽最终败给了刘邦

在楚汉战争中, 虽然项羽曾大捷彭城, 攻陷荥阳, 夺下成皋, 打得刘邦抛儿弃父, 狼狈不堪。但项羽的人马却越打越少, 只能在历史潮流中苦苦挣扎。垓下被围, 兵少食尽, 四面楚歌, 爱妾无依。项羽借酒浇愁, 长歌当哭。英雄末路之际, 太史公如是曰:“项王至阴陵, 迷失道, 问一田父, 田父绐曰:‘左。’左,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羽自度不得脱。”曾叱咤风云, 号令天下十八诸侯的英雄盟主此时只有二十八骑跟从, 面对滔滔的乌江之水, 他无颜东渡, 横剑自刎而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