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社会动乱不已,有爱国之士希望能够改革中国的社会体制,使得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道路。但是也有人希望在这个帝制已经没落的年代重新复辟,让自己再体验一把皇帝的感觉,而袁世凯就是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

1915年8月,袁世凯篡权重新称帝,他自导自演了这样的一出戏目,先是假意奉天之命来接受帝位,而后又立即辞去推行了君主立宪制,并且把国号改成了“洪宪”。
为了真正实现属于自己的皇帝梦,袁世凯不惜花费了40万大洋打造了一把龙椅。而这把龙椅是中西结合的,靠背上有着一个属于洪宪帝国的国徽。
国徽整体是由白色缎面做底,龙椅周身也被涂上了金色的漆,帝王气派彰显无疑。1912年的12月,各地都宣布独立,全国也掀起了规模宏大的护国运动。
袁世凯不得已将帝制取消,所以他称帝的时间就只有短短的83天,他的龙椅宝座还没有使用,就被搁在一旁了。
1916年的6月6日,袁世凯也因病而亡,在不久之后,这把中西结合的龙椅也就此消失了。1959年,文物专家朱家溍根据一张太和殿的照片,又重新找到了这把龙椅。
很多人想不到,这把龙椅被他在一个残破的库房之中找到了,当时这把龙椅也已多处受损,故宫博物院当即决定,组织专家进行修复。
在修复的过程之中,国徽上的白色缎面早已裂开,里面的填充物露了出来,而在看到填充物之后,专家们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象征着高贵、至尊、无比崇高身份的龙椅,其中填充的居然是稻草。
不过,仔细回想一下,其实往里面填充稻草,这样的行为也能够理解,毕竟当时跟着袁世凯的那些人,大多都是一群混迹于官场多年的老油子,他们深谙什么叫做欺上瞒下。
他们更加清楚当时的那个形式,这个皇帝不过是过过瘾罢了,只要表面上能够让他开心就好,龙椅做的好不好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如今这一把见证过历史风云变幻的龙椅,依旧被放置在太和殿之中,以供游人们观赏。岁月总是能够通过一定的物品,为人们所记录,这把龙椅真的是象征了那个时代,那波谲云诡的格局尽已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