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张克贵

现为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古建保护与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从 1991 年起,先后被聘为国家文物局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专家、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第二届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委员。

先后出版合著《紫禁城建筑装饰—内檐装修图典》一书(第一作者),专著《紫禁城建筑—思想与时空的节点》,合著《太和殿三百年》(第一作者),主编《紫禁城建筑保护与研究论文集》,先后发表文物建筑保护与研究方面的论文多篇。

故宫作为现存的大陆最大规模古建筑群,600余年仍然盎然挺立、风华绝代;600余年仍然像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它所表现出来的高超创造力、非凡的艺术成就、倔强的生命力震撼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走近故宫,走进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高级工程师张克贵的办公室,倾听故宫人讲述这座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代表作,如何历久弥新,以实实在在的美好形象熠熠闪光。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从西华门进故宫,在故宫武英殿南边,红色的一扇大门,走进来是一排房子,每一扇门上都贴着不同的福字,有的门边还挂着一串辣椒。

这里原来的名字叫“激桶处”——康熙皇帝时期因为太和殿着火专门成立的火班,即消防队。故宫很多地方都会摆放水缸,其中一个作用就是蓄水以备火灾时灭火用。

张克贵的办公室,便是这一排房子中的一间。距离1974年他第一次作为工作人员走进故宫,已经过去了48年。

在他办公室的一隅堆着一摞摞大部头的有关故宫研究的著作,在简单的办公桌上,有一幅很大的故宫鸟瞰图。张克贵谈论起故宫中的那些地方,就习惯性地在图中找到相对应的位置,在这48年中,兢兢业业的老专家,都是通过脚步甚至是手指丈量这些位置,每一栋建筑,每一块砖瓦,都留下了老人的心血。

1974年起,张克贵一直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文物建筑保护的专业技术和维修工程管理工作,主持了故宫第一期地下文物库房、故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宫消防系统、技术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工程,组织和主持故宫护城河综合治理规划方案、故宫建筑测绘制档等重大项目。

2002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故宫实施全面保护维修工程,张克贵受命主持故宫全面保护工程规划的编制,具体组织和实施了武英殿、中轴线两庑、太和门、太和殿、神武门、慈宁宫、寿康宫等数十处维修保护工程。

张克贵说,故宫的全面保护、整体维修工程,始于2001年11月。故宫博物院制定全面保护规划 , 他作为当时的故宫博物院古建部主任,负责这一规划的制定,也由此产生了故宫“百年大修迎接紫禁城落成六百年”的定位。

这个规划提出的主要思路是:故宫古建筑维修,先外围,后中心;先外路,后中轴;先地下、后地上 ; 先示范,后推广 ; 针对当时的理论研究状况、技术工人状况、古建材料状况,提出了加强古建筑研究、成立古建筑材料研究所、独立核算的设计室;健全自有古建筑施工队伍;配套建立四个基地,即扩收技工与清工基地、古建筑材料基地、外加工基地和花木养护基地。

尽管这些规划在后来有些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但故宫人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是:故宫古建筑不仅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故宫古建筑保护要坚守原工艺的理念和施工做法,同样被国内外所关注,因此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敬畏文物,做文物保护原则的坚定维护者,从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文物保护理论的探索、发展和形成,贡献故宫人的力量。

“故宫的古建筑,是大陆官式建筑的代表,其工艺是古代建筑策划者、设计者、工艺匠师的智慧结晶,在故宫大修工程中,按照瓦、木、油、画、石、土、裱‘七大作’严格把关,这里缺少了古建筑‘八大作’里的‘搭作’。‘搭作’在古建筑维修中已经失传二十多年的时间,除‘搭作’外,我们努力对古建筑尤其是故宫古建筑的完整工艺进行重点研究、挖掘、培训。有的工艺虽然完整,但其中的部分工艺并没有坚持 , 无论瓦、木、油、画、石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强调和提高。”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张克贵细数了在故宫将近50年工作当中的种种努力、探索与收获,第一次见到太和殿的震撼与激动犹在眼前。

一直以来,这些故宫人不管多大年龄,都在与时俱进,都在孜孜不倦保持学习,保持探索的勇气。

问他,“您对于故宫的探索和了解越来越精进,是不是觉得越来越有意思?”

张克贵说,“越是探索,对故宫的感情也越深,这里的建筑都是先人的智慧,故宫在这里,真是咱们国家、咱们人民的福分。我们在这里工作,是国家把故宫交给我们,我们应该更敬畏、更敬重。”

古人孟子曾说:“……学者有其为。”他的理解是,这里的有其为,有多层次的含义。至少从横面理解:所有的人都应有学习的机会;所有的人都应该争取学习的机会;所有的人有了学习的机会都应该努力并做好学问。

纵面理解至少有:首先抓住学习的机会;有了学习的机会,就要掌握学习的根本方法;有了好的方法,还要刻苦努力,好学、好问、好师,最终才能有学习成果。无论从哪一面去理解,都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要去创造条件。只有通过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才会有成功。过去和现在,无数成功者证明着,社会注定会给所有人以成功的机会。

他庆幸自己的福分,他来故宫工作,让他有了了解故宫的机会,学习古代建筑保护、研究、管理的知识。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习建筑基础理论,但实际工作给了他绝佳的学习机会。他曾经工作过的古建工程队、基建办公室、行政处、安全工程办公室、古建部、工程管理处,除在古建工程队担任团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外,都是主任或处长。这些部门,都不同地汇聚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不少是大家、专家、骨干。他曾下决心,努力弥补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利用自身做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条件,在实践中,向老同志、老古建工作者、老工匠师傅学习。故宫就是一个大课堂,要在这个大课堂中,学有所成。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张克贵曾经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场合说过,要始终不移地坚持对文物建筑的敬畏,始终不移地坚持对文物建筑的守望,始终不移地坚持对文物建筑的呵护,这是在故宫几十年形成的诚挚心声。古人说:“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一切事业均如此,要想成就事业,就要有真诚的态度。做学问,也应该有真诚的态度,没有真诚的态度,就不会有成功的事业。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到现在为止,他认为,故宫古建筑的保护、研究、修缮、管理,基本经历三个时代。

其一,上世纪50年代。在故宫恢复并向社会开放的前期,由于中央领导的关怀,故宫很快集中了京城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大批工人,成立了故宫古建工程队和古建部,从而使故宫造就了一批难得的古建保护学者、专家、优秀的技术人员。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影响至今根深蒂固。我们这一代古建保护工作者,仍然在他们的庇荫之下。

其二,上世纪70年代初,面临着故宫历经“文化大革命”的磨难而重新开放之机,又是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下,1974年4月国务院批准了《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修缮工程五年规划》。这个规划,包括古建筑保护修缮、古建筑使用、古建筑安全、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这个规划,中央领导李先念副总理亲自签字批准,故宫增加300名编制,让数百名青年人陆续走进故宫古建维修事业的殿堂,从而使当时的故宫古建工程队增至435人。

这一工程时期,故宫博物院既筹划和实施了古建筑专家对新人的培养,也有古建筑修缮的老技术工人传、帮、带。工程队成为瓦、木、油、画、石、裱、搭、土八大作配置齐全的古建筑施工队伍。正是这一批青年工人中的佼佼者,担负起今天承继故宫老一辈古建维修事业的重任,成为今日古建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代人才。张克贵也是其中的一员,到故宫十几年后,有领导、有专家,也有同行,希望和培养他成为这一代人的优秀组织者,有的说是“扛旗的人”。那个时候,他不敢回应,只能默默努力。四十几年后的今天,回头自省,他觉得没有辜负这些期望。当然,还要努力。

现在,21世纪伊始,应该是第三个时代。这一时代,正是需要古建事业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故宫到2020年,进行了全面保护、整体维修这一宏大的工程,这一实践过程,必将造就一批人才,使故宫古建保护事业连绵不断,永葆青春。

张克贵:故宫四十八年 知之深爱之切

Q-北京青年周刊

A-张克贵

进行系统的、历史的、可持续的研究

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和利用

Q您曾经说过,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注意保护性开放,从这个角度而言,故宫是怎样做的,有哪些经验与我们分享?

A首先要进行系统的、历史的、可持续的研究,只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谈保护和利用。故宫古建筑是文物建筑,文物建筑保护中一个基本的法则和理论,就是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是个丰富的理论问题,也是个严肃的实践问题。普遍的共识是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这“四原”原则,到目前为止,最困难的是“原材料”,如何理解原材料,如何贯彻落实原材料,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古建筑保护的关键,有时成了“瓶颈”。

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并不难,而原材料、原工艺更是不可分离的共同体。有了原材料,才能发挥工艺的精彩,没有原材料,工艺也就成了无水之源。原材料有两层意思 , 一层是直接用于建筑上的材料,比如木材 ;另一层是需要加工而成的建筑材料,比如青砖、青瓦、琉璃件、石料,而这些材料又有一个原材料加工工艺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限制、环境保护的需求、城市的发展、材料使用量的不定数等多重影响,使古建筑材料的传承空间受到限制。

原材料可以解释为原质材料以及个别材料的相近材料、传统材料。为了坚持原材料的原则,使维修材料与原材料尽量一致,尤其是为了保证质量 ,故宫依靠管理和经费使用的优势,确定了主要材料由故宫即所谓甲方采购的方式提供,包括木材、青砖琉璃瓦件、金箔、石材等 , 这种方式贯穿了故宫大修的主要阶段;又先后明确了几个主要材料采购基地 , 比如青砖基地、金砖基地、金箔基地等。对古建筑维修材料的严格考察定点采购、合理招标等措施,保证了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储备使用 , 奠定了古建筑保护维修的基础。

古建筑维修的原则之一是少干预,尽量多保留,先保护了才能利用,不能为利用来干扰保护,也不能因为保护就不利用它。利用本身就包括了整体的建筑展示、城市环境的展示以及相关设施展示的加入。

故宫的保护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的阶段也不同,2000年以后,国家为故宫投入的多了,所以提出了整体保护的理念。建筑的本身需要修整,腐坏的构件要更换;展示也要充分涵盖建筑、装饰、陈设、史迹及所反映的文化;消防、安防、防雷这些保护设施是后加上去的。在建筑上钉钉子,建筑的风貌多少也会有些破坏,所以这些保护都是对立统一的,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大遗产的保护概念,不仅仅是故宫的建筑整体的保护,还包括建筑环境的保护,包括周围的环境比如周边民居、街巷、公园、公共设施,形成整体的故宫的建筑生态,这是一种宏观的角度。

Q在故宫,您最喜欢的建筑是哪栋,有哪栋建筑倾注了您最多的心血?

A太和殿。它包含了我们古建筑中的各种形式。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在太和殿找到惊喜——太和殿的屋面没有漏水、渗水之处。对于太和殿这样大体量的建筑,且经历风风雨雨数百年,不能不让人惊叹!

太和殿旧瓦虽然釉面脱落,但瓦胎完好。新砖旧瓦,黏土瓦如此,琉璃瓦也具有同样性质,其防水性能仍然保留,尤其是质地好的瓦胎,经数百年的使用,其密实度已经培育得更好。屋面的琉璃瓦及脊件,迎接着风雨,成为太和殿的第一屏障。

太和殿屋面采用的是灰背,时至今日,竟然没有一道裂痕,其保存完好的状况,令人称奇。该灰背采用的是白灰苫背,这在紫禁城所维修过的屋面中,还是首例。所谓灰背,是区别于泥背而言。一般屋面望板上为护板灰、泥背、青灰背、瓦泥、瓦面。太和殿采取的是油满、灰背、瓦灰、瓦面。太和殿在揭除瓦面后,我们发现,除檐头局部外,整体灰背完好无损,没有任何开裂、沉陷、塌落、滑动,这已经形成了太和殿屋面的第二道屏障……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古建筑,它身上有随着时间历史变化而变化的材料和建筑形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内饰修缮是一场“时间之战”

Q您说过,内饰修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时间之战”。就算是有好的老工匠,也在不断地去世。目前保护修缮故宫的工匠面临哪些问题呢?我们怎样与时间赛跑?

A工艺的传承关键在工匠。由于建筑市场规律在建筑专业上的体现,加之20世纪末以来,古建筑保护维修工程规模、数量的限制,致使从事古建筑保护维修专业的工匠在减少,甚至出现“断档”,且古建筑工人固定工数量缩减,流动工数量加大,缺少技术工人是古建筑维修行业面临的普遍难点问题。

故宫在保护工程施工队伍选择上,设定了技术人员的资质、技术人员数量等条件;还与社会上的古建施工队伍进行较好的合作,由专有部门负责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入故宫保护工程;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设置故宫方的现场项目负责人,使队伍形成传承机制。在原工艺得到保护的背景下,更使官式建筑工艺有了传承人,也使得整个北京地区古建筑施工队伍中的工匠向年轻人转化、向专业型转化、向社会型转化。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怎样把这些老工匠的工艺传播给大家知道,传承下来,要爱护和尊重这些工匠,把他们留住。

我还希望把这些珍贵的文物保护工艺进行一个形态的表达。现在摄像技术越来越好,应该把这些修复工序一道一道地记录下来,留下有形的资料,以此来把技艺留下来。以后面临相同情况的维修,也有一个基本的参考,这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都是有实质性帮助的。

Q技术的进步给古建筑的修缮研究和保护带来哪些生机,对此您有哪些令人欣喜的发现?

A科技已经进入到我们的行业,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新的科技有 : 材料材质鉴定、建筑材料成分检测、大面积的基础检测、新材料运用等等。

举个例子,木构件勘察,传统上是凭直观、经验分析。而在近些年的修缮工程中,我们专门请国家木材研究单位进行检测,基本是无损伤检测。木结构的维修要先确定残损的部位、程度,尤其是糟朽程度。

传统的维修方式,只凭直观敲打、木钻等方式判断,这种传统做法,一般只能判断表层、浅层残损状况,对大型构件、密集构件、隐蔽部位等损坏情况的判断就会很困难,新的技木诸如微波、雷达、针测取样等,使得这类勘察更科学、准确、快速,提高了保护效果。比如,在体仁阁维修项目中,有一高达十余米的通柱,由于是楠木 , 从木芯内开始糟朽,表面没有症状,就是通过新技术检测而发现。后来进行了更换,保证了良好的维修效果。对于青砖、琉璃等构件,由于产地不一,材料成分会有差异,加工技术也有区别。利用现代实验设备进行检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定制材料。如发现建筑基础有变形,需要对基础内部变形状况进行探查分析,除传统的开挖探坑外,我们也采用了雷达探测技术。

这些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各地古建筑维修中被采用,不仅弥补了过去技术的不足,而且显著提升了质量和效率。

由于建筑材料市场的约束 , 一些古建筑用材已经采用新材料替代。比如,古建筑的一个显著色调是红墙,红墙的浆料是由红土加猪血等调和而成,但由于各种原因,红土生产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所以在修缮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考察、试验,我们采用了现代红色浆料,保证了古建筑外观风格、色调效果。这种新的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的古建筑修缮当中。由于较好地解决了故宫古建筑维修中的材料问题,使得故宫古建筑全面保护、整体维修得以顺利推进。

文张娜

编辑韩哈哈

人物摄影李英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