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張克貴

現為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方案稽核專家庫專家;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古建保護與研究專業碩士生導師;北京工業大學碩士研究所學生兼職導師。從 1991 年起,先後被聘為國家文物局文物安全技術防範工程稽核組專家、全國安全防範報警系統标準化委員會委員、中國紫禁城學會第二屆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氣象學會雷電防護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合著《紫禁城建築裝飾—内檐裝修圖典》一書(第一作者),專著《紫禁城建築—思想與時空的節點》,合著《太和殿三百年》(第一作者),主編《紫禁城建築保護與研究論文集》,先後發表文物建築保護與研究方面的論文多篇。

故宮作為現存的大陸最大規模古建築群,600餘年仍然盎然挺立、風華絕代;600餘年仍然像一部巨大的百科全書,它所表現出來的高超創造力、非凡的藝術成就、倔強的生命力震撼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

我們走近故宮,走進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進階工程師張克貴的辦公室,傾聽故宮人講述這座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代表作,如何曆久彌新,以實實在在的美好形象熠熠閃光。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從西華門進故宮,在故宮武英殿南邊,紅色的一扇大門,走進來是一排房子,每一扇門上都貼着不同的福字,有的門邊還挂着一串辣椒。

這裡原來的名字叫“激桶處”——康熙皇帝時期因為太和殿着火專門成立的火班,即消防隊。故宮很多地方都會擺放水缸,其中一個作用就是蓄水以備火災時滅火用。

張克貴的辦公室,便是這一排房子中的一間。距離1974年他第一次作為從業人員走進故宮,已經過去了48年。

在他辦公室的一隅堆着一摞摞大部頭的有關故宮研究的著作,在簡單的辦公桌上,有一幅很大的故宮鳥瞰圖。張克貴談論起故宮中的那些地方,就習慣性地在圖中找到相對應的位置,在這48年中,兢兢業業的老專家,都是通過腳步甚至是手指丈量這些位置,每一棟建築,每一塊磚瓦,都留下了老人的心血。

1974年起,張克貴一直在故宮博物院從事文物建築保護的專業技術和維修工程管理工作,主持了故宮第一期地下文物庫房、故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故宮消防系統、技術安全防範系統的建設工程,組織和主持故宮護城河綜合治理規劃方案、故宮建築測繪制檔等重大項目。

2002年,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對故宮實施全面保護維修工程,張克貴受命主持故宮全面保護工程規劃的編制,具體組織和實施了武英殿、中軸線兩庑、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慈甯宮、壽康宮等數十處維修保護工程。

張克貴說,故宮的全面保護、整體維修工程,始于2001年11月。故宮博物院制定全面保護規劃 , 他作為當時的故宮博物院古建部主任,負責這一規劃的制定,也由此産生了故宮“百年大修迎接紫禁城落成六百年”的定位。

這個規劃提出的主要思路是:故宮古建築維修,先外圍,後中心;先外路,後中軸;先地下、後地上 ; 先示範,後推廣 ; 針對當時的理論研究狀況、技術勞工狀況、古建材料狀況,提出了加強古建築研究、成立古建築材料研究所、獨立核算的設計室;健全自有古建築施工隊伍;配套建立四個基地,即擴收技工與清工基地、古建築材料基地、外加工基地和花木養護基地。

盡管這些規劃在後來有些形式和内容的變化,但故宮人始終堅持的一個理念是:故宮古建築不僅是中國古建築的精華,故宮古建築保護要堅守原工藝的理念和施工做法,同樣被國内外所關注,是以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敬畏文物,做文物保護原則的堅定維護者,進而為新時期中國特色文物保護理論的探索、發展和形成,貢獻故宮人的力量。

“故宮的古建築,是大陸官式建築的代表,其工藝是古代建築策劃者、設計者、工藝匠師的智慧結晶,在故宮大修工程中,按照瓦、木、油、畫、石、土、裱‘七大作’嚴格把關,這裡缺少了古建築‘八大作’裡的‘搭作’。‘搭作’在古建築維修中已經失傳二十多年的時間,除‘搭作’外,我們努力對古建築尤其是故宮古建築的完整工藝進行重點研究、挖掘、教育訓練。有的工藝雖然完整,但其中的部分工藝并沒有堅持 , 無論瓦、木、油、畫、石作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強調和提高。”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張克貴細數了在故宮将近50年工作當中的種種努力、探索與收獲,第一次見到太和殿的震撼與激動猶在眼前。

一直以來,這些故宮人不管多大年齡,都在與時俱進,都在孜孜不倦保持學習,保持探索的勇氣。

問他,“您對于故宮的探索和了解越來越精進,是不是覺得越來越有意思?”

張克貴說,“越是探索,對故宮的感情也越深,這裡的建築都是先人的智慧,故宮在這裡,真是咱們國家、咱們人民的福分。我們在這裡工作,是國家把故宮交給我們,我們應該更敬畏、更敬重。”

古人孟子曾說:“……學者有其為。”他的了解是,這裡的有其為,有多層次的含義。至少從橫面了解:所有的人都應有學習的機會;所有的人都應該争取學習的機會;所有的人有了學習的機會都應該努力并做好學問。

縱面了解至少有:首先抓住學習的機會;有了學習的機會,就要掌握學習的根本方法;有了好的方法,還要刻苦努力,好學、好問、好師,最終才能有學習成果。無論從哪一面去了解,都告訴我們,做學問要有一定的條件,沒有條件,要去創造條件。隻有通過學到的知識用于社會,才會有成功。過去和現在,無數成功者證明着,社會注定會給所有人以成功的機會。

他慶幸自己的福分,他來故宮工作,讓他有了了解故宮的機會,學習古代建築保護、研究、管理的知識。雖然沒有系統地學習建築基礎理論,但實際工作給了他絕佳的學習機會。他曾經工作過的古建工程隊、基建辦公室、行政處、安全工程辦公室、古建部、工程管理處,除在古建工程隊擔任團總支書記、黨支部書記外,都是主任或處長。這些部門,都不同地彙聚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其中不少是大家、專家、骨幹。他曾下決心,努力彌補自己理論知識的不足,利用自身做管理工作,尤其是工程生産、技術管理工作的條件,在實踐中,向老同志、老古建工作者、老工匠師傅學習。故宮就是一個大課堂,要在這個大課堂中,學有所成。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張克貴曾經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說過,要始終不移地堅持對文物建築的敬畏,始終不移地堅持對文物建築的守望,始終不移地堅持對文物建築的呵護,這是在故宮幾十年形成的誠摯心聲。古人說:“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一切事業均如此,要想成就事業,就要有真誠的态度。做學問,也應該有真誠的态度,沒有真誠的态度,就不會有成功的事業。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到現在為止,他認為,故宮古建築的保護、研究、修繕、管理,基本經曆三個時代。

其一,上世紀50年代。在故宮恢複并向社會開放的前期,由于中央上司的關懷,故宮很快集中了京城從事古建築保護工作的技術人員和大批勞工,成立了故宮古建工程隊和古建部,進而使故宮造就了一批難得的古建保護學者、專家、優秀的技術人員。他們在這一領域的影響至今根深蒂固。我們這一代古建保護工作者,仍然在他們的庇蔭之下。

其二,上世紀70年代初,面臨着故宮曆經“文化大革命”的磨難而重新開放之機,又是在中央上司的直接關懷下,1974年4月國務院準許了《故宮博物院古建築修繕工程五年規劃》。這個規劃,包括古建築保護修繕、古建築使用、古建築安全、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根據這個規劃,中央上司李先念副總理親自簽字準許,故宮增加300名編制,讓數百名青年人陸續走進故宮古建維修事業的殿堂,進而使當時的故宮古建工程隊增至435人。

這一工程時期,故宮博物院既籌劃和實施了古建築專家對新人的培養,也有古建築修繕的老技術勞工傳、幫、帶。工程隊成為瓦、木、油、畫、石、裱、搭、土八大作配置齊全的古建築施工隊伍。正是這一批青年勞工中的佼佼者,擔負起今天承繼故宮老一輩古建維修事業的重任,成為今日古建保護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代人才。張克貴也是其中的一員,到故宮十幾年後,有上司、有專家,也有同行,希望和培養他成為這一代人的優秀組織者,有的說是“扛旗的人”。那個時候,他不敢回應,隻能默默努力。四十幾年後的今天,回頭自省,他覺得沒有辜負這些期望。當然,還要努力。

現在,21世紀伊始,應該是第三個時代。這一時代,正是需要古建事業繼往開來的曆史階段。故宮到2020年,進行了全面保護、整體維修這一宏大的工程,這一實踐過程,必将造就一批人才,使故宮古建保護事業連綿不斷,永葆青春。

張克貴:故宮四十八年 知之深愛之切

Q-北京青年周刊

A-張克貴

進行系統的、曆史的、可持續的研究

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保護和利用

Q您曾經說過,對古建築的保護和利用,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要注意保護性開放,從這個角度而言,故宮是怎樣做的,有哪些經驗與我們分享?

A首先要進行系統的、曆史的、可持續的研究,隻有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才能談保護和利用。故宮古建築是文物建築,文物建築保護中一個基本的法則和理論,就是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不改變原狀是個豐富的理論問題,也是個嚴肅的實踐問題。普遍的共識是保持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這“四原”原則,到目前為止,最困難的是“原材料”,如何了解原材料,如何貫徹落實原材料,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古建築保護的關鍵,有時成了“瓶頸”。

保持原形制、原結構并不難,而原材料、原工藝更是不可分離的共同體。有了原材料,才能發揮工藝的精彩,沒有原材料,工藝也就成了無水之源。原材料有兩層意思 , 一層是直接用于建築上的材料,比如木材 ;另一層是需要加工而成的建築材料,比如青磚、青瓦、琉璃件、石料,而這些材料又有一個原材料加工工藝的問題。

自然資源的限制、環境保護的需求、城市的發展、材料使用量的不定數等多重影響,使古建築材料的傳承空間受到限制。

原材料可以解釋為原質材料以及個别材料的相近材料、傳統材料。為了堅持原材料的原則,使維修材料與原材料盡量一緻,尤其是為了保證品質 ,故宮依靠管理和經費使用的優勢,确定了主要材料由故宮即所謂甲方采購的方式提供,包括木材、青磚琉璃瓦件、金箔、石材等 , 這種方式貫穿了故宮大修的主要階段;又先後明确了幾個主要材料采購基地 , 比如青磚基地、金磚基地、金箔基地等。對古建築維修材料的嚴格考察定點采購、合理招标等措施,保證了工程所用材料的品質儲備使用 , 奠定了古建築保護維修的基礎。

古建築維修的原則之一是少幹預,盡量多保留,先保護了才能利用,不能為利用來幹擾保護,也不能因為保護就不利用它。利用本身就包括了整體的建築展示、城市環境的展示以及相關設施展示的加入。

故宮的保護和利用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進行的階段也不同,2000年以後,國家為故宮投入的多了,是以提出了整體保護的理念。建築的本身需要修整,腐壞的構件要更換;展示也要充分涵蓋建築、裝飾、陳設、史迹及所反映的文化;消防、安防、防雷這些保護設施是後加上去的。在建築上釘釘子,建築的風貌多少也會有些破壞,是以這些保護都是對立統一的,都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

現在我們強調的是大遺産的保護概念,不僅僅是故宮的建築整體的保護,還包括建築環境的保護,包括周圍的環境比如周邊民居、街巷、公園、公共設施,形成整體的故宮的建築生态,這是一種宏觀的角度。

Q在故宮,您最喜歡的建築是哪棟,有哪棟建築傾注了您最多的心血?

A太和殿。它包含了我們古建築中的各種形式。直到現在,我們仍然能在太和殿找到驚喜——太和殿的屋面沒有漏水、滲水之處。對于太和殿這樣大體量的建築,且經曆風風雨雨數百年,不能不讓人驚歎!

太和殿舊瓦雖然釉面脫落,但瓦胎完好。新磚舊瓦,黏土瓦如此,琉璃瓦也具有同樣性質,其防水性能仍然保留,尤其是質地好的瓦胎,經數百年的使用,其密實度已經培育得更好。屋面的琉璃瓦及脊件,迎接着風雨,成為太和殿的第一屏障。

太和殿屋面采用的是灰背,時至今日,竟然沒有一道裂痕,其儲存完好的狀況,令人稱奇。該灰背采用的是白灰苫背,這在紫禁城所維修過的屋面中,還是首例。所謂灰背,是差別于泥背而言。一般屋面望闆上為護闆灰、泥背、青灰背、瓦泥、瓦面。太和殿采取的是油滿、灰背、瓦灰、瓦面。太和殿在揭除瓦面後,我們發現,除檐頭局部外,整體灰背完好無損,沒有任何開裂、沉陷、塌落、滑動,這已經形成了太和殿屋面的第二道屏障……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古建築,它身上有随着時間曆史變化而變化的材料和建築形式,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内飾修繕是一場“時間之戰”

Q您說過,内飾修繕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場“時間之戰”。就算是有好的老工匠,也在不斷地去世。目前保護修繕故宮的工匠面臨哪些問題呢?我們怎樣與時間賽跑?

A工藝的傳承關鍵在工匠。由于建築市場規律在建築專業上的展現,加之20世紀末以來,古建築保護維修工程規模、數量的限制,緻使從事古建築保護維修專業的工匠在減少,甚至出現“斷檔”,且古建築勞工固定工數量縮減,流動工數量加大,缺少技術勞工是古建築維修行業面臨的普遍難點問題。

故宮在保護工程施工隊伍選擇上,設定了技術人員的資質、技術人員數量等條件;還與社會上的古建施工隊伍進行較好的合作,由專有部門負責技術教育訓練,經考核合格後進入故宮保護工程;加強施工技術的管理,設定故宮方的現場項目負責人,使隊伍形成傳承機制。在原工藝得到保護的背景下,更使官式建築工藝有了傳承人,也使得整個北京地區古建築施工隊伍中的工匠向年輕人轉化、向專業型轉化、向社會型轉化。

我們需要解決的是怎樣把這些老工匠的工藝傳播給大家知道,傳承下來,要愛護和尊重這些工匠,把他們留住。

我還希望把這些珍貴的文物保護工藝進行一個形态的表達。現在攝像技術越來越好,應該把這些修複工序一道一道地記錄下來,留下有形的資料,以此來把技藝留下來。以後面臨相同情況的維修,也有一個基本的參考,這對後人的學習和研究,都是有實質性幫助的。

Q技術的進步給古建築的修繕研究和保護帶來哪些生機,對此您有哪些令人欣喜的發現?

A科技已經進入到我們的行業,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新的科技有 : 材料材質鑒定、建築材料成分檢測、大面積的基礎檢測、新材料運用等等。

舉個例子,木構件勘察,傳統上是憑直覺、經驗分析。而在近些年的修繕工程中,我們專門請國家木材研究機關進行檢測,基本是無損傷檢測。木結構的維修要先确定殘損的部位、程度,尤其是糟朽程度。

傳統的維修方式,隻憑直覺敲打、木鑽等方式判斷,這種傳統做法,一般隻能判斷表層、淺層殘損狀況,對大型構件、密集構件、隐蔽部位等損壞情況的判斷就會很困難,新的技木諸如微波、雷達、針測取樣等,使得這類勘察更科學、準确、快速,提高了保護效果。比如,在體仁閣維修項目中,有一高達十餘米的通柱,由于是楠木 , 從木芯内開始糟朽,表面沒有症狀,就是通過新技術檢測而發現。後來進行了更換,保證了良好的維修效果。對于青磚、琉璃等構件,由于産地不一,材料成分會有差異,加工技術也有差別。利用現代實驗裝置進行檢測,可以有針對性地定制材料。如發現建築基礎有變形,需要對基礎内部變形狀況進行探查分析,除傳統的開挖探坑外,我們也采用了雷達探測技術。

這些新技術越來越多地在各地古建築維修中被采用,不僅彌補了過去技術的不足,而且顯著提升了品質和效率。

由于建築材料市場的限制 , 一些古建築用材已經采用新材料替代。比如,古建築的一個顯著色調是紅牆,紅牆的漿料是由紅土加豬血等調和而成,但由于各種原因,紅土生産量已不能滿足需要。

是以在修繕的過程中,通過反複考察、試驗,我們采用了現代紅色漿料,保證了古建築外觀風格、色調效果。這種新的方式已經推廣到全國的古建築修繕當中。由于較好地解決了故宮古建築維修中的材料問題,使得故宮古建築全面保護、整體維修得以順利推進。

文張娜

編輯韓哈哈

人物攝影李英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