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学认甲骨文|倾“巢”出动 “禽”困覆车

每周识读甲骨文,今天给大家讲的两个字是:“禽”和“巢”,一个可引申为鸟兽之义,一个表示鸟的住处,怎么具体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呢?一起往下看看。

“禽”qín

字形演变:

这是“禽兽多出没”的“禽”字,这个字原为象形字。甲骨文的上部是个网形,下部是网具的柄,可见“禽”本为捕捉禽兽的工具。是金文的形体,从象形字变成了上声(今)下形(网形)的形声字.反而变繁杂了。是小篆的形体,变得更为繁杂了,其上部的“今”字与楷书的“今”字有所不同。是楷书的写法,基本上与小篆相同。

字义解读:

学认甲骨文|倾“巢”出动 “禽”困覆车

“禽”字的本义就是捕捉禽兽的工具,后来又引申为鸟兽的总称,如《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大意是:吾有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名字就叫“五禽戏”,也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这些“禽”(鸟兽)的动作。

《说文》:“禽,走兽总名。”《说文》是依据小篆字形解释为走兽总名,这里的“禽”单独表示兽类的总称。

“禽”字亦可专指鸟类,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也就是说:两只脚而长羽毛的叫作“禽”,四只脚而长细毛的叫作“兽”。

“禽”又可引申为捉拿、掌控,《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的“禽灭六王”,不是“禽鸟”灭了六王的意思。这个“禽”字后世写作“擒”,加了个“提手旁”,表示活抓之意,如杜甫《前出塞》:“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请注意:“禽”与“犊”(小牛),古代常常连用,写作“禽犊”,这个词多指馈赠礼物。所以“禽犊”也可以作为取悦于人的东西,如《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就是说:小人的学问,是用来夸耀自己,像以禽犊之物赠送别人一样地来取悦于人。

而我们现在常说的贬义词“衣冠禽兽”,在古代本是象征官阶的高低与公权的大小的意思。据明清两代正史中的《舆服志》记载,文官绣“禽”,武官绣“兽”,任何人不得擅自逾越。所以,“衣冠禽兽”即“衣冠”上面所绘制的“禽兽”的类别,是一首身份的象征。但之后由于乌烟瘴气的宦官政治,文武官员名声变差,该成语才由褒义逐渐转为贬义,现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巢”cháo

学认甲骨文|倾“巢”出动 “禽”困覆车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是甲骨文的形体,其下为树木之形,上部为鸟巢形。为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形体相似。是小篆的形体,其上部像巢上有三只鸟的样子。为楷书的写法。

学认甲骨文|倾“巢”出动 “禽”困覆车

《说文》:“巢,鸟在木上曰巢。”这是根据小篆的形体而想象出来的,甲骨文和金文本无三鸟之形。

“巢”字的本义就是“鸟巢”,如《诗经 召南 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维”字为语首助词。诗的大意是:喜鹊把巢筑好,而斑鸠飞来住上。

由“鸟巢”可以引申为“敌人或盗贼藏身之地”,如《新唐书 杜牧传》:“必覆贼巢。”也就是说:一定要端了贼寇的老巢。

古代有一种乐器,其下部像鸟巢的形状,所以也称为“巢笙”,如《尔雅 释乐》:“大笙谓之巢。”

除此之外,“巢”还有“古人住的巢穴”的意思,如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走进甲骨文,就像走进古人的生活,感受古老年代的独特文字魅力。今日甲骨文学习到此,下期我们再见。

资料参考:《说文解字》、《细说汉字》

插图手绘师:王值

制图:胡雅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