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晋文公流亡背后是晋国国内政治走向的转型

太子申生被骊姬害死后,又将屠刀伸向重耳和夷吾。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夷吾即后来晋惠公,这哥俩都是横在骊姬的儿子奚齐面前的一座山,必须被搬掉。在骊姬的挑拨下,晋献公将他俩逼得走投无路,哥俩过上了流亡生活。

本来,重耳是有机会早日结束流亡,回到国内继承君位的,只是出于政治实力的考量,决定不放弃君位,继续流浪。整整十九年后,重耳才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回国继位。

晋文公流亡,表面上看是公室内部的继承人之争,背后其实是公室势力消亡后,新的士族势力之间角逐的后果。

晋文公的两段流亡史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时间上虽然是连续的,其实可以分为两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从他四十一岁逃出晋国,到晋惠公即位,时间五年。第二阶段从晋惠公即位开始,到他回国推翻晋怀公并即位。

晋文公重耳有一个哥哥,叫申生,时为太子。问题出在晋献公身上,晋献公过于宠爱骊姬,骊姬的胆被宠大了,一心想干掉申生,把自己的儿子奚齐推上太子之位。于是这个女人搬弄是非,设计陷害,结果,晋献公与太子申生之间的误会越来越深,最后导致申生被逼自杀!申生死后,骊姬担心两位年长的公子重耳和夷吾会成为奚齐的障碍,于是拿出斩草除根的劲,将魔爪伸向了重耳和夷吾。这就是重耳第一次流亡的原因。

晋文公流亡背后是晋国国内政治走向的转型

骊姬

在重耳流亡了五年后,晋献公薨世,奚齐如愿以偿登上君位。可惜他还没来得及给父亲办完丧礼,自己就被大臣里克、邳郑父弑杀了!

奚齐死后,他的弟弟,也就是骊姬的妹妹所生的儿子卓子即位。卓子也遭遇了跟奚齐一样的下场,里克再次挥动屠刀,卓子也追随父兄去了。

君位空缺,里克等人给流亡的重耳抛去了橄榄枝,重耳拒绝了,他说:“负父之命出奔,父死不得脩人子之礼侍丧,重耳何敢入!大夫其更立他子。”

就这样,幸运之神光顾了夷吾,是为晋惠公。晋惠公即位后,对同病相怜的哥哥重耳不是同情,而是雪上加霜,继续奉行晋献公时期的追杀政策,害得重耳奔走各国,四处流浪,吃尽了苦头,从四十六岁一直流浪到六十一岁。

再加上之前的五年,合计十九年!

晋文公为什么会放弃君位

问题是,晋文公在卓子被弑后,是有机会回国当国君的,为何他要放弃?显然所谓不尽孝的理由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就一个:重耳根本坐不住位置,君位其实是刀山!

看看当时晋国的朝堂,晋献公去世后,连续两位国君被弑杀,连骊姬都被活活抽死,杀人凶手逍遥法外,国君的待遇还不如老百姓!重耳能坐得稳君位吗?

晋文公流亡背后是晋国国内政治走向的转型

晋献公

有人说,那是因为骊姬不得人心,重耳作为嫡子,即位理所应当。那可未必!晋献公五个儿子,出于五个不同女人,要说嫡子只有两个,一是申生,二是奚齐。

别忘了,骊姬已经被晋献公立为夫人,也就是说,奚齐其实才是正宗的接班人,人家继承王位合法合理,夷吾登基才是不合法的!所以,不能轻信历史。诚然,所有的祸端,都是从骊姬害死申生开始。理归理法归法,从道义上骊姬该受到谴责,但是申生死后,奚齐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里克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迫不及待杀掉奚齐,连人家给父亲办完丧事的时间都不给?因为里克和邳郑父就是“太子党”,奚齐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

重耳呢?重耳只是里克和邳郑父的赌注,毕竟申生已经死了,只能另外下注。重耳估量了朝中势力,觉得自己还不是他们的对手,又不能听他们摆布。那么答案就很清晰了,要么回去当傀儡,要么回去当案板上的鱼!

所以,重耳只能放弃!继续“周游列国”!

流亡背后其实是晋国政治走向的转型期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晋国到底为什么这么乱?春秋时期强大的宗室势力哪儿去了?为什么不出来主持大局?

这个问题就是根!晋国的宗室,被晋献公及其前代君主杀的差不多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宗族势力了!

我们知道,春秋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诸侯国国君的权力离不开卿大夫势力的支持。卿大夫其实就是国君的叔伯兄弟们,他们构成的势力就叫宗室势力。

晋文公流亡背后是晋国国内政治走向的转型

晋穆侯

不过晋国比较特殊,他们是以小宗“犯上作乱”,代替大宗得国。这件事要向前追溯五代,从晋穆侯说起,晋穆侯有两个嫡子,长子就是后来的晋文侯,次子叫成师,按宗法制,被封曲沃,所以成师被后世称为“曲沃桓叔”。

曲沃桓叔有德有才,归附的人很多,而晋国的大宗一系却因为国君不成器,逐渐衰微。小宗曲沃系越长越大,大宗却越经营越小。到了曲沃桓叔的孙子姬称,终于小宗取代了大宗,姬称做了国君,这就是晋武公。晋武公就是晋献公的父亲。

晋献公即位后,为了防止后世再出现以下犯上的局面,他继承了父亲的政策,对宗室子弟会动屠刀:“晋桓、庄之族逼,献公患之。士蒍曰:‘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公曰:‘尔试其事。’士蒍与群公子谋,谮富子而去之。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蒍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大肆屠杀后,晋献公彻底解决了宗族作乱的可能性。可是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没有了宗族势力,谁来保护君权?宗族势力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呐,谁来代替他们呢?

新兴士族这就是晋献公的选择,他迅速提拔士蒍、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人,培养他们的势力,作为君权的护航人。也就是说,晋献公一朝,其实是从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势力政治向无血缘关系的士族势力政治的过渡期。

晋文公流亡背后是晋国国内政治走向的转型

晋文公

不过,新兴士族都是没有根基的,不像宗族那么强大,这就导致士族势力其实很平均,也很乱,每个公子后面,都跟了一大群士族阶层。比如申生后面有里克、邳郑父、杜原款等;奚齐背后有荀息、东关五、梁五等;夷吾背后有吕省、郗芮等;重耳后面有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胥臣等。

总之,晋国的政治势力,由宗族“寡头经营”,到士族“自由竞争”时代。这就是晋国的乱根,没有哪位公子可以做到“众望所归”,所以才有连续两位国君被杀,所以才有晋怀公坐不住位置,被晋文公代替,所以才有重耳宁可流亡,也不敢踏进雷池半步!

十九年后重耳凭什么能即位?一是在国际上,晋惠公晋怀公父子,得罪了强邻秦国,二是晋怀公无道,杀害了狐突,将一大批士族推向了重耳一边,甚至连吕省和郗芮都倒戈了。正是在这帮新兴士族的支持下,重耳才咸鱼翻身,成就了一段伟大的晋文公霸业!

这才是重耳流亡十九年的真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