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的“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大凡奇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特别的踪迹,因为他们和人生过招的路数都非常人所能及。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姚广孝就是如此。他是出家人,却又插手俗事,在禅房、也在庙堂进行着自己的“修行”;他看似超然物外,却又用尽谋略,说不出他到底是出世还是入世;他身披袈裟,却又是一位改变了明朝历史进程的政治家;他在历史上的声名不算显赫,但是时至今日,后人仍然可以看到他的影响:比如《永乐大典》这样的皇皇巨著,比如北京城今日的欣欣向荣。

非一般的人生

姚广孝是一个“怪”人。

他的学识构成很“怪”。他本是医家子弟,却没有子承父业。他年少好学,聪敏多思,本应走上科举之路,却在14岁时出家为僧,法号“道衍”。他虽然身披僧衣,却毫无禁忌,还向道士学习阴阳术数、天文兵法。总之,姚广孝一路学来,涉猎广泛,最终竟成为一位精通儒释道的杂学家。因为才学非凡,姚广孝很快声名在外。他也热衷于结交文人名士,其中就有宋濂、苏伯衡这样的大儒。

明朝的“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姚广孝的“怪”,还怪在虽然遁入空门,但是他的外貌、言行却不太像一个僧人。

一次,姚广孝游历嵩山寺,遇到一位名叫袁珙的相士。对方看到他后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刘秉忠是忽必烈身边的重臣、元代制度的设计师,也是元大都的规划师。袁珙对姚广孝外貌的这一番评价显然不是什么好话,一般人被这样评价,能稳住情绪就不错了。谁知,姚广孝听后,竟然“大喜”!

还有一次,朱元璋下诏让精通儒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信心满满而去,但很遗憾没被录用。之后他领了朝廷赏赐的僧服打道回府。途经北固山的时候,他赋诗一首:“谯橹年来战血乾,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听后问他:“这难道是僧人该说的话吗?”姚广孝又是笑而不答。

姚广孝是僧人,但是又不似僧人。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相士对他的判断:虽然袈裟穿了一辈子,实际上他却用平生所学成为了一名缔造王朝的政治家。

非一般的韬略

姚广孝是推动朱棣夺权的最关键的人物。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挑选了一批高僧陪侍诸王。姚广孝借由这次机会结识了燕王朱棣。两人交谈甚欢,十分投合,燕王便奏请朱元璋让姚广孝跟随自己。此后十多年,姚广孝以庆寿寺住持的身份频繁出入燕王府。他的行踪十分隐密,和朱棣谈话时也常常会支开旁人。建文帝继位后,朱棣有心起兵却害怕民心不向着自己。姚广孝却说:“我只知道天道如此,何必去理会民心呢?”正是有了姚广孝的全力支持,朱棣才下定决心,准备起兵。

随后,朱棣暗中挑选将校,聚集军队,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燕王宫邸是以前元朝的王宫,宫内原本就十分深邃。姚广孝又修建了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并饲养鹅、鸭来掩盖声音。

明朝的“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一切准备就绪。1399年,朱棣誓师起兵。可就在誓师大会上,一场风雨突然袭来,屋顶上的瓦片纷纷坠地。朱棣大惊失色,认为这不是个好兆头。姚广孝却认为这恰恰是“祥兆”,他这样解读道:“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黄色,江山要易主了。”一番话不仅让朱棣心下安定,军中士气也因之高涨。

尽管姚广孝是朱棣身边的一号谋臣,但他却没有随军出征,而是在后方坐镇。这期间,他一方面辅佐世子,大败趁虚而入的敌军;另一方面,他还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为朱棣出谋划策,指挥着燕军的进退攻防。

起初战事十分顺利,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直到围攻济南受挫。不仅三个月未能攻克,朱棣本人还中了对方的诈降之计,差点被俘。姚广孝听到战报立刻去信说:“我军已经疲惫了,请班师回来吧!”朱棣因而撤军返回。休整之后大军再次出征,可依然出师不利,尤其东昌之战,燕军损失惨重,朱棣多次濒临险境。战败之后,朱棣想让兵马好好休整一下,但是姚广孝却强烈支持他再次进攻,并建议朱棣轻骑挺进,不要顾及一城一邑,径取南京。而朱棣最后的胜利证明了姚广孝的决策确实高明。

回顾靖难之役,很多人都会感叹朱棣以藩王之力实现逆风翻盘,在历史上实在少见。而盘活这棋局的,正是那位稳坐中军帐的僧人姚广孝。

非一般的志向

靖难之役,姚广孝可以说是第一功臣。他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和心力下完这盘棋,却对这场胜利带来的名利非常淡泊。

因为他“乐于优游,无心荣显”,朱棣起初授予他的官职是“僧录司左善世”,管理僧侣事物,品级不高,待遇一般,他也没什么意见。但是,朱棣绝不会“亏待”这样一位功臣。永乐二年(1404),朱棣封他为太子少师,还恢复了他的俗姓,“广孝”这个名字就是朱棣所赐。

虽然厥功至伟,姚广孝却丝毫不把功名利禄挂在心上,只是兢兢业业地完成朱棣交给他的任务:辅佐太子,编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规划设计北京城……

明朝的“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朱棣命他蓄发还俗,他不肯;赐给他府邸及宫女,他不要;赏他的黄金布帛,他也都趁着回老家的机会,散给了宗族乡人。因为他的坚持,朱棣的朝堂上有了这样一道奇景:上朝时,姚广孝穿上冠服腰带,在朝堂上针砭时弊,是个大臣模样;退朝后,他换回僧服,在寺庙里念经修佛,依旧是个僧人。

靖难之役中的阴谋阳谋,朝堂上的大开大合,朝堂下的低调淡泊,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姚广孝呢?若不为名利富贵,那么他做这么多到底图什么呢?

1418年,姚广孝病重,这时他已八十四岁,仍住在庆寿寺。朱棣心中挂念,两次乘车前去探视,并问他有什么要求。姚广孝说道:“僧人溥洽被关在牢里已经很久了,希望陛下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下落不明,因为怀疑溥洽知道他的下落,朱棣便将溥洽关入狱中十多年。虽然建文帝是自己的心病,但朱棣还是满足了姚广孝的愿望,立刻下令释放溥洽。

朱棣询问他对身后事有何要求。姚广孝回答说:“出家人复何所恋。”朱棣再问,姚广孝“终无言”。

非一般的结局

对于姚广孝,人们的争议很大。

姚广孝晚年时整理了一本《道余录》,因为书中有对以往儒者的诋毁,所以得罪了一众儒士。很多人开始轻视他,连亲朋好友也开始疏远他。回老家时,姚广孝被亲姐姐拒之门外。好友王宾也不愿相见,只是远远地对他大喊:“和尚错了,和尚错了!”

明朝的“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相对此种落寞,朝廷却给了他极大的荣耀。姚广孝病逝后,朱棣十分悲伤,为他辍朝二日;之后,又追赠他为荣国公,并且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让他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配享太庙。

事实上,后人对姚广孝的评价很高。顾炎武赞赏其才华,认为“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李贽赞赏其功劳,认为“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姚广孝身披袈裟,却踏足凡尘共举“千秋大事”,至于有没有留下“万古美名”,就让他在争议中见仁见智吧!或许,奇人就是这样:因为不走寻常路,自然会留下不一样的印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