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红猴引葬
公元654年的一天,江面之上缓缓驶来一支船队。
只听得船上锣鼓铿锵,缓凄哀凉,声响震动着江水两岸。
船头之上,有人驻足观望,他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原来,这是一艘丧船,行进于江水之中,正在遣人观天象揣地势,寻找“吉壤”下葬!
突然,就在船身前方不远处的岸边,一处垂落于水面的树枝上传来“吱——吱——”的动静!
船上之人定睛一看,不由得心中一惊,心说“好生奇怪……”
只见两只全身红毛的猴子,龇牙咧嘴地在岸边树枝上上蹿下跳,似乎正是为了引起丧船的注意!
眼见着两只红猴的突然出现,船上之人似乎也心领神会,竟也循着它们尾随而去。
没过多久,丧船拐进了一处水竹丛。大家再一看,哪里还有红猴的影子?
不过,此时人们才发现,丧船无疑中来到的这片地方,背山面水形如交椅,正是下葬的绝佳“吉壤”!
看来,两只红猴皆为神物,正是它们的指点,才最终让这艘丧船觅得福地!
02、神秘“驸马坟”
这是一个在重庆万州地区流传甚广的“红猴引葬”的传说,
而那处由红猴指引得以安葬的古墓,在民间被称为“驸马坟”。
不过,驸马坟里埋着谁?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这些疑问没有人回答的了!
1978年8月,万州驸马公社驸马大队的村民们(这地名可神气啊!)在进行土地改造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座古墓的洞口。
墓葬经过四川省博物院的专家们现场勘测,确定为唐墓。
这座墓葬还有一个圆锥形的封土,直径残存还有30米,封土堆高出地面6.5米。
墓室是拱形券顶单室砖墓,由墓室、甬道和墓道组成。墓室内壁绘有彩色壁画,可见有青龙、白虎及星辰图案。
“驸马大队挖到驸马坟啦……”没过多久,这条消息不胫而走。
当年百姓们异常激动,好多人从小听着“红猴引葬”的故事长大,对那座神秘的驸马坟好奇的不得了,无奈故事终归是故事,没有人能给他们真相!
这下好了,驸马坟真的挖出来了,原来传说的真的!
在发掘清理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还是发现了盗洞,在墓道的填土里清理出了不少凌乱的器物残片,其中以青瓷人俑最为出彩。
03、驸马寻踪
墓葬是唐墓,距今已经一千多年。从残存的高大封土堆来看,此墓绝非一般人有资格享受。
虽然墓葬随葬品被盗掘一空,残存下来的青瓷俑人中有文武百官,还有铠甲骑士,侍卫婢女一样不少!
这些都在无声地告诉着我们,墓主人身份不一般!
那么,他会是那位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驸马吗?
正在这时,墓葬中发现的两块墓志让事情有了转机。
两方墓志均为青灰色石灰岩,其中一方立于甬道中央斜靠墙壁,墓志盖不见踪迹;另一方平放于甬道和墓室之间。
一座墓葬出土两方墓志?为什么?
这其实不难解释,这里应该是一座唐代的夫妻合葬墓。丈夫和妻子各自拥有一方墓志。
然而,两方墓志都磨损严重,上面的字迹遭水蚀信息缺失很多,而且缺失部分正好是墓主姓名及刻志年代!
从残余的墓志中,专家释读出墓主人曾于贞观六年任澧州刺史,而后又继任陵州永州刺史……
根据这些蛛丝马迹,专家们立刻在万州县志等古籍中查阅,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之对应的人!
此人名叫冉仁才,他生于隋开皇年间,祖籍三峡库区重庆万州,唐代称为浦州。冉仁才自幼聪慧过人,习文尚武,是唐代的开国元勋。
而在第二块墓志上,还依稀可辨“皇姬”等文字,结合墓志中“公尚汉南县主”的记载,可合力推测冉仁才的夫人出生皇族,为汉南王之女。
《新唐书》有载:“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
原来,冉仁才所娶的虽不是真正的唐朝公主,却也是堂堂皇族亲王之女。
老百姓们分不清楚公主、县主或者郡主,只知道冉仁才娶了皇族女儿,那便是一等一的驸马爷了……
公元654年,冉仁才去世,在自己的家乡下葬。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这座“驸马坟”的传说便绵延开来,千年不衰……
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却也成就了一段动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