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选)
城市,充满了欲望,充满了记忆,就像人。那又缺点儿什么? 也许是信念?
那天去一家药材铺,旁边就是白塔寺,信步走了进去 (我爱北京的一万个理由之一)。阳光那么好,松树的影子投射在红墙白塔上,我就悠然绕着塔走。一个脚步匆匆专心致志绕塔的大叔好意提示我——“ 顺着走”。 我说哦哦哦, 转过身来。 其实我并非在绕塔祈祷,也真搞不清哪边是顺哪边是逆。但听大叔这么一说, 还是愿意照规矩做,谁不想求个吉利讨个顺畅,不过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心里总是有畏惧也有祈盼吧。
冷冷的风,温煦的阳光,这样绕了白塔一周,看到塔身下围墙的每一个角落都放着一个梨。 我问一位晃悠的大爷为什么是梨? 我心里一知半解地想着佛家的“爱别离苦”。 不过大爷说了,就只是一种随手的供奉,有时是梨,有时是苹果。
我想起圣诞前在芝加哥家附近的林子里走路,某天寒冷而阴翳, 我脚步匆匆蓦然发现林子里光秃秃的树梢上, 不知谁挂了一路的彩球, 让人心生新奇和喜悦。 也许是一个游戏, 也许是一种热闹, 也许是一份祈求, 但都给万木凋零、几分萧瑟的林子增添了生气和鼓舞, 就像欧·亨利小说里那画上去的最后一片叶子——
走出白塔寺,见一个父亲带着一个踉跄学步的小儿。小人儿被裹得球一般的浑圆可爱, 父亲神态有些漫不经心,手里拉着系在小人儿身上的一根绳。小人儿对周遭充满了好奇心,要东奔西跑,总被父亲一把拽了回来。
我上了公交车,由西城往东。看着上来的素昧平生的人在让座,唠家常,认东北老乡。 那拉着买菜小推车的老妇人说她要到密云, 回家。 那大叔问你这是从哪儿回家啊? 老妇人回答:“ 两头都是家,这西边是儿子家……” 又说起密云好啊, 山清水秀——
站在公交车上,望着窗外, 一路晃晃荡荡。掠过这些城市的符号、标志、 言语……脑子里泛起一句话:“没有真正的结局, 那只是你使故事停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