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篇小说《打春》研讨会召开:再现千年前广州海上贸易盛况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图/主办方供图

1月5日,以“千年湾区,长风开路”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打春》研讨会在广东省文学艺术中心“岭南文学空间”召开。

此次研讨会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广州市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共同主办,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广州市白云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张晓虎等出席研讨会并发表讲话。

据介绍,《打春》作者张淳为白云区基层青年作家,此次创作选取了北宋前期作为历史横截面,以岭南大地为故事出发点,用长篇小说的形式讲述平凡人的奋斗史。

长篇小说《打春》研讨会召开:再现千年前广州海上贸易盛况

该书展现了千年之前广州地区宝舶云集的海上贸易盛况,也融入了北宋经济史中的几个典型素材,例如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世界上最早的市舶条例(《海关法》)、宋钱在海外的影响等,还再现了古人的“有价证券交易所”和潮汕千年外销瓷的独特业态。

“打春”是北宋习俗,指鞭打土塑春牛的一个仪式,寓意勉力于春耕,共盼收获。

小说以经济史为角度,以“岭南风”为特色,穿插了很多南国风物和文化元素。

除前文所述的潮州宋瓷,更有韶州岑水场、岭南荔枝、北宋广州的“花市基地”、广州宋城古地理、民俗饮食、方言歌谣等,充满岭南风情。

此外,将写史融入“人民视角”是该书的另一个特点,让分布在农、工、商各行各业的普通小人物做主角,引领故事的发展,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现社会繁华和百姓喜乐。

在蒋述卓看来,该书可以说是青年湾区一个寻根之作,也是一个开启之作,“她所写到的广州港,包括潮州,很早就是世界贸易的中心点,如果再往前推可以推到汉代的徐闻,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有着非常深厚的商业基础和文化基础。”

长篇小说《打春》研讨会召开:再现千年前广州海上贸易盛况

活动现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文史馆馆员董上德表示,小说作者选择的题材是北宋的“海上丝绸之路”题材,既有现实意义,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唐、宋以来,中国商品市场的开发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各地,宋赵汝适《诸蕃志》记载了宋代海外通商贸易的路线,有诸多的海外商贸点,自南洋进入印度洋,可以说,从7世纪到14世纪初,中国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董上德说。

长篇小说《打春》研讨会召开:再现千年前广州海上贸易盛况

作家章以武认为作者在创作这部长篇的过程过有大量的积累,包括思想、历史知识以及生活情感方面的积累,但是人物形象还不够立体丰满,“一部小说好看,往往其中的人物性格非常突出,细节非常饱满,人物的命运非常值得人们同情,这方面作者还有待提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