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近年来很多描述旧上海滩时的影视剧出现,大都把杜月笙当成主角,把杜月笙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一个人物。不过杜月笙并不是一个完人,虽有抗日的一面,也有奸诈一面。而杜月笙也有怕的人,甚至此人不死,杜月笙都得敬他三分。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杜月笙怕的人是王亚樵。而且两人在几十年后,历史定位不同,评价不一。但王亚樵被历史定义为英雄,杜月笙充其量就是一个收摊位费的老大。虽然现在有很多人解读杜月笙一些为人处事的鸡汤,但要放在国家民族大义面前,杜月笙无法与王亚樵相比。

1、王亚樵盯住的目标

现在有些资料里认为王亚樵是旧社会黑社会成员,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王亚樵应该是旧社会为苦难兄弟伸张正义的人。杜月笙虽然笼络住人,但杜月笙手下人贩毒、开妓院、开赌场等事都干。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王亚樵被称为“暗杀大王”,纵观王亚樵一生,他暗杀的人大部分都是卖国求荣,甘当汉奸的人。王亚樵刺蒋、刺宋、刺汪、刺张等,都是为了民族大业。咱们可以从这些暗杀事件中找到这些答案。

为何刺杀蒋介石?

蒋介石是王亚樵一直要杀的人,主要原因有两个因素:一是老蒋太狠,1927年举起屠刀滥杀无辜,王亚樵就想杀他。二是老蒋面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不仅不抗日,反而搞什么“攘外必先安内”,这实际就是汉奸行为。

1931年6月,王亚樵听说老蒋在庐山度假,就派华克之,此人当是我党地下工作者,由他带人去庐山刺蒋。

为了便于携带武器,他们把枪装在火腿上带进庐山,避开了盘查。但华克之等人到山上取出枪支后,就随手把火腿扔到路边,引起老蒋警卫的怀疑。于是老蒋的人开始搜山。6月14日,老蒋在山上散步时,王亚樵派去的人发现了,准备刺蒋时,被老蒋的警卫发现反杀。第一次刺蒋失败,但老蒋很害怕。就下令彻查此事。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为何刺杀宋子文?

庐山刺蒋失败后,王亚樵又盯上了宋子文。宋既是蒋介石的小舅子,又是财政部长,是老蒋身边的人。

1931年7月23日,宋子文到上海后,刚下火车,王亚樵派去的人就开枪射杀了宋子文的秘书唐腴胪。由于两人都穿着同样的衣服,而且都戴一样的帽子,王亚樵的人以为唐就是宋。

刺宋虽然失败了,但这件事再次引起轰动。蒋介石更加胆战心惊。要求戴笠想办法把杀死王亚樵。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为何刺杀汪精卫?

汪精卫是大汉奸,蒋介石也险些落下这个名声。原因就是,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抵抗,居然与日本签了《淞沪停战协定》。这个丧权辱国的协定签完后,王亚樵对日本关东军总司令白川义行刺。

王亚樵还把目标定在1935年11月,国民党六中全会上,准备对蒋介石、汪精卫一起下手。但当时合影时,蒋介石看到会场很乱,就没参加合影。汪精卫就坐在前排。王亚樵派去的孙凤鸣对准了汪精卫,连开三枪,三枪都打中,最要命的一枪打在汪精卫的脊椎骨上,而且无法取出。最终在9年后汪精卫枪伤复发死于手术台。

汪精卫被刺的事,当时外界认为是老蒋所为。但后来才知道是王亚樵除奸行动。

为何刺杀张学良?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的东北军,在人数多于日军20倍的情况下,居然没放一枪一弹就退出东北,把东北拱手让给日本。随后张学良带着家人到上海休养。

张学良不抵抗的做法得到全国人民的不满,甚至有人要杀张学良。

到了上海后,王亚樵就想刺杀张学良。杜月笙与张学良关系很好,就提前把张学良接到家里居住,避免被王亚樵刺杀。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2、被害依然为了“义”

沈醉曾评价王亚樵:“人人都害怕魔鬼,但魔鬼害怕王亚樵!”他把王亚樵比喻成比魔鬼还可怕的人,可见王亚樵当时暗杀日本人及汉奸行为已经给一些汉奸以及想当汉奸的人留下暗影,其中包括蒋介石。

蒋介石认为如果不抓住王亚樵,他迟早会被王亚樵暗杀,于是老蒋发布一条悬赏令:悬赏一百万元捉拿王亚樵。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老蒋巨额悬赏令下,有特务就想法获取王亚樵的信息。后来戴笠亲自带人去抓,却扑了空,从此王亚樵不知去向。

其实王亚樵手下也有很多人,当时据说加外围的“斧头帮”就有10多万人。王亚樵得知信息后,就躲了起来。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蒋介石对戴笠没抓到王亚樵很恼火,下令戴笠限期抓拿。戴笠也很上火,如果不抓住王亚樵。戴笠和王亚樵有结义之情,如果再抓不住,很容易被老蒋怀疑。因此,戴笠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抓住王亚樵,否则戴笠也得死。从这一点来看,戴笠这个人本性太差,为了名利,宁可杀死结义的兄弟。

戴笠带人全力追杀王亚樵,在抗战时期的确让人不理解。都说戴笠杀了很多汉奸,只是为他洗白而已。老蒋在国家存亡之际,还依然派人杀王亚樵,足以看出他的格局有多小。

戴笠后来通过密探得知王亚樵从香港到了广西梧州。王亚樵到了梧州,隐姓埋名,在李济深照顾下很安全,因为梧州是李济深的老家。

如果没人找到王亚樵,估计戴笠就危险了。但此时一个女人坏事了。这个女人是王亚樵信赖的部下余立奎的女人,名叫余婉君。

王亚樵在香港时,戴笠的人就找到了其去处,关键时余立奎掩护王亚樵而被捕。余立奎被捕后,余婉君就给王亚樵写信,不想在香港生活了。

王亚樵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看到兄弟为自己被捕,而兄弟的女人无法生活,于是就让余婉君到梧州来,并安排余的住处。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1936年9月的一天,余婉君约王亚樵出来,当时王亚樵的人就感觉有情况,劝王亚樵不要去。但王亚樵依然相信兄弟的女人不会出卖他。

但当王亚樵到了余婉君的住处时,刚进门就被人撒了一脸石灰。王亚樵意识到危险,关键时他大叫余婉君躲避。最终他被人打了五枪而亡。

3、凶手下场说明道理

王亚樵被戴笠暗杀的消息传到了延安,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据历史资料显示,王亚樵被暗算前,就决定去延安了。他让自己手下人先去延安联系,得到延安同意后,他手下人就到广西报信,但已经晚了。

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杀害王亚樵的国民党特务陈亦川,公安部门进行了细致的追查。

上海解放后,上海公安局逮捕了保密局上海站站长刘葆珊,经过审读,抓捕一些在上海潜伏的特务,但名单上并没有陈亦川。

难道陈亦川逃到了台湾?

公安人员专门到陈亦川的老家安徽霍邱县了解情况,也一无所获。但就在这时,一个叫姜深义的军统特务被捕,他交代与陈奕川是同乡,1948年两人在上海见过一面。

公安人员通过姜深义了解到陈亦川还有情人在南京,于是就去南京抓捕了陈亦川的情人申义珍,这个申义珍是戏子。

通过审讯申少珍,侦查人员得知,1949年4月后,陈亦川与申少珍就没联系。陈亦川到底在不在上海?如果跑到台湾也应该有消息,此人是死是活?

一时间这起案件进行不下去了。

1950年6月,从上海看守所传来好消息,一个被捕的军统特务发现了陈亦川。原来这个特务在放风时发现同在监狱的陈亦川。但陈亦川已经改名,是因其他罪名牢。因此,上海公安根本查不到他。陈亦川被押回上海公安局,并交待了杀害王亚樵一事的经过。3个月后,陈亦川被就地处决。

历史定位:锄奸英雄被人说成刺客,谋害他的凶手结局印证一切

从公安机关锲而不舍地破获杀害王亚樵案件来看,王亚樵是抗日英雄,而且历史定位将永远被人铭记。任何杀害英雄的人都将受到应有的处罚!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