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曾经的上海滩黑道横行,各大势力鼎立。杜月笙就是当时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出身低微却能成为涉足多个领域的财富大亨,一直到今天,他的故事还被世人津津乐道。而沈月英作为他的原配夫人,本该意气风发享受贵夫人的生活,但却落得一个抑郁而终的下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杜月笙迎娶沈月英

一个人一生不过两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1915年,对于杜月笙来讲,是特殊的一年,因为他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那就是沈月英。当杜月笙请那时的青帮头子黄金荣跟自己一起去沈家提亲时,沈老太太想都没想就应下了这门婚事。

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要给她养老,如此简单的要求,杜月笙自然是满口答应。虽然当时的杜月笙还没有什么名声,但在黄金荣和林桂生的帮助下,婚礼依旧是办得风风光光,光是宴请客人就花了十天的时间,可谓是轰动了整个大上海。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坐在轿子中的沈月英也有些恍惚,因为父亲过世的早,本以为自己与母亲这辈子也就这么平淡地过去了,但转眼间,自己便迎来了如此大的人生转机,外面热闹的喇叭声,在她的耳朵中还显得有些不真实。

婚后的生活如沈月英所想,和谐且平淡,杜月笙在外忙碌,而她则打点家里的一切,与普通夫妻的生活并无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月英慢慢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但却未曾给杜月笙诞下一儿半女,不过杜月笙对此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夫妻隔阂

在平淡的生活下,杜月笙总感觉自己与沈月英之间有这么那一层隔阂,就好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层膜,始终插在两人中间,极大地影响了二人的感情,以至于虽日日夜夜同床共枕,却是互相触摸不到对方的内心。杜月笙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试图突破那层膜,于是他将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和遇到的奇闻异事在回家之后都讲给妻子听,想要让妻子多了解自己的事情,从而化解那层隔阂。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但时间长了杜月笙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沈月英和杜月笙相同,都没有读过什么书,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杜月笙长期在外打拼,阅历丰富,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方式,眼界宽广,很有大家风范。

可沈月英不同,她的思想觉悟始终停留在小市民阶层,跟不上杜月笙的眼界,自然也就没办法谈到一处来,为此杜月笙深感无奈,对自己的这位妻子也是倍感失望,而让他彻底对沈月英死心的是他在向沈月英说起要收养一个孩子并且让孩子认黄金荣和林桂英当干爹、妈时,沈月英脱口而出“他们没儿子,我们也没儿子,你领一个还分一半给他们,这是何必?”

杜月笙听完只感到一阵的无奈与悲凉,且不说这件事可以拉近自己与黄金荣的关系,更意味着自己今后可以与他们两位黑道大头平起平坐,如此明显的好处自己的女人却看不到,只纠结于小小的利益,这怎能不让杜月笙失望?

话不投机半句多,这话用在交际场上简直就是至理名言,对于阅历不同,眼界不同,思想高度不同的人,说什么都是徒劳的,因为对方根本无法理解自己话中的深意,就像把自己的爱好推荐给其他人时,人家对此却嗤之以鼻,这如何不让人心凉,所以一般相处多年依旧关系很好的朋友,都是有着同样的爱好与思想高度的人。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正的挚友是能互相读懂对方眼睛的,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便能传达出去自己的想法,在爱情中,更是如此,但显然,杜月笙与沈月英做不到这一点。

杜月笙纳妾

虽然有了隔阂,但杜月笙对妻子却一直不薄。沈月英曾说自己回老家需要渡河,太麻烦,杜月笙当即便派人去造了一座石拱桥。沈老太过世后,杜月笙不仅将其厚葬,更是为她修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坟,可见杜月笙对沈月英是有真情的。随着杜月笙名号越来越大,投怀送抱的女人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起初杜月笙并未有什么想法,只想一心把事业做好,但奈何沈月英始终没有为他诞下子嗣,杜月笙便也萌生了纳妾的想法,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沈月英时,后者当即把手中的针线活甩开,并嘲讽杜月笙:“男人本事大了要添女人那是应当的,你尽管去添好了,不用假惺惺的问我的意见!“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话音落去,杜月笙心中对沈月英的感观再次下降,甚至生出了几分怨恨,便拂袖离去了。之后的一年中,杜月笙一口气纳了好几个夫人,一个比一个年轻貌美,最小的甚至只有15岁,是当时风月场的舞女。自那以后杜月笙便跟这几位夫人夜夜笙歌,沈月英则被彻底冷落了。

这时的沈月英依旧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自己全心全意的打点家里的事,并未有什么出格,为什么杜月笙对自己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但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沈月英明白自己在这场婚姻中已经失败了。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她无力与那些年轻貌美的女子争抢,心中的怨恨无处发泄,便染上了赌博与鸦片,每天生活在吞云吐雾中,两耳不闻窗外事。看到沈月英如此堕落,杜月笙对其彻底的死了心。一个连自己都不爱惜的人,又如何让别人来爱惜自己呢?堕落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解决问题的只有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但奈何沈月英选择了前者,甚至犯下了更大的错误。

犯下大错后郁郁而终

正值如狼似虎之年的沈月英不仅要独守空房,还要忍受丈夫跟别的女人夜夜笙歌的痛苦,她急需从这深渊中寻找光亮,那就是她的青梅竹马柳录良,她邀柳录良来上海发展,自己再帮他站住脚跟,只要柳录良变得越来越强,她就还有未来可言。

柳录良来上海之后,沈月英精心打扮与其见面,忍耐了好久的沈月英看到自己的青梅竹马,仿佛拨开了多日的阴霾,当天便将自己完全地交给了柳录良,有了第一次后,沈月英知道自己没有回头路了,便开始谋划如何让柳录良尽快在上海立足,二人将私会的地点定在了赛马场,因为这里够乱,而且兴许还能快速的赌赢一笔钱。

杜月笙迎娶原配,请客10天震慑上海,为何原配葬礼他却拒绝参加?

但沈月英低估了当时杜月笙的势力,他的小弟已经遍布上海的每一个角落,正巧在某天二人私会时,被一个小弟撞见了,并偷拍下来交给了杜月笙。杜月笙知道这件事后强忍怒气,吩咐手下人暗中将柳录良给处理掉,永远不要让他再出现在大上海。

此间事了,绝望的沈月英又回到了之前的日子,与杜月笙很默契的避开了会面,后来沈月英找了个理由搬出了杜家,独自一人生活,直到郁郁而终时,也才不过四十多岁。在她的葬礼上,杜月笙并未出现,只是吩咐养子杜维藩将其好生安葬。

在葬礼后,杜月笙与杜维藩进行了一次长谈,那次谈话中,杜月笙对沈月英并无怨恨,有的只是心酸和些许的愧疚。

对于沈月英来说,这一生是一场悲剧,可能她至死都没有想明白为何杜月笙会突然放弃自己,但奈何现实就是现实,思想上的差异仿佛是一道鸿沟,深的无法跨越。在此之上的爱情,又能指望它有多牢靠呢?也只能以此来警戒后人,爱情的基础是思想的一致,是能力的互补,互相欣赏才能没有隔阂,才能走得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