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下庄烈士林——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一个排的战士壮烈牺牲

揭秘下庄烈士林——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一个排的战士壮烈牺牲

“我父亲生前除了寻找爷爷的墓地,还一直想弄清爷爷是在哪场战斗中牺牲的。”南方禹的孙子南越曾经提到过这个心愿。

记者连续5次来到这里,曾经注意到下庄烈士祠里面的一块烈士牌位——郇真民(应为郇振民),却没有循着这条线索继续探寻。近日,博山区博山镇南邢村的一位老中医讲述了著名的桃花峪战斗,其中提到了一位姓南的排长,也明确徐文华连长当年就在这一带战斗过……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段辉煌的历史随之揭开:下庄烈士祠内的很多烈士,生前曾经参加过著名的桃花峪战斗(又称桃花岭战斗)。

两位“南烈士”牺牲在夏庄?

11月20日,记者接到一名读者的电话,他认为南方禹烈士不是道庄村的南方禹,而是另有其人。

“根据山东英烈网的记载,南方禹生前在鲁中军区一旅二团三营九连担任排长,1941年牺牲于莱芜县夏庄。但是,在英烈网上还有一位名叫南方域的烈士,这个名字与下庄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的名字一模一样。”

一下子出现了两位“南方yu”?难道是记者搞错了?目前找到的南方域,不是南越的爷爷南方禹?

记者看到,山东英烈网上注明,这位南方域烈士也是安葬于博山夏庄烈士祠,不过,他的牺牲地点是在博山西石村,牺牲时间为1950年。

“这个信息录入是有问题的。”南方禹的孙子南越告诉记者,他已经注意到山东英烈网上的这条信息,包括中华英烈网的信息也与此相同。

可以据此判断这条信息要么是另有其人,要么是录入错误。因为下庄烈士林里面,南方域烈士墓碑上有明确的立碑时间“一九四四年八一立”,这就完全排除了1950年牺牲的可能。因为,不可能提前6年就立碑于此。

虽然没有问题,但南方禹到底是怎么牺牲的?这个谜团仍然困扰着南家人。11月21日,记者再次踏上寻找答案之旅。

当地老中医指点迷津

“我之所以发现南方禹的烈士墓,与南邢村的一位老中医有关。”11月21日,南方禹烈士的侄女婿耿玉申告诉记者,自己身体不适,他第一次找到南方禹烈士墓碑的时候,正是因为路过博山镇南邢村,看到路边有一家中医诊所,误打误撞找到了63岁的老中医任纪通。

耿玉申向任纪通讲述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之后,谈到自己对当地的红色文化非常有兴趣。

任纪通告诉记者,自己5岁就从老家下庄村搬到南邢村二姨家居住。回下庄村的时候,他经常听老人们讲过去的事情。他曾经参加过博山当地史料的编撰工作,对于当地一些史料掌握比较全面。

据任纪通介绍,解放前,下庄村参军的村民就有500人左右,有100多人后来成为副县级以上干部。“我们村有45位烈士,没有发生一例投敌和叛党的。”

“在下庄村西峰山(云行山),我军曾经有一个排在这个地方全部壮烈牺牲。当时,这个排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主动将敌人引向下庄村西峰山桃花峪,在这里被3000多名日伪军包围。”任纪通告诉记者,当时听到耿玉申对红色文化感兴趣,就指点他到这个地方去看一下。

“在西峰山的山脚下,有一个烈士祠,从烈士祠往南数百米,就是我说的烈士林。”

“得知耿玉申找到南方禹烈士的相关消息后,我非常激动,连日来多次查阅资料。我突然想起来,参加过那场战斗的一名战士是我们下庄村的人。他曾经跟我提到过,郇营长带的那个排,排长姓南。当年在这一带战斗的,的确还有徐文华连长。”任纪通告诉记者。

揭秘下庄烈士林——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一个排的战士壮烈牺牲

从云行山上望去,远处就是下庄烈士林(红圈处)。??

村民再忆当年历史

张峪大顶在博山镇中部,海拔579米,南接云行山,下庄人称之为桃花峪顶,其东北一峪就是下庄人口中的桃花峪。1942年,著名的桃花峪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当时,博莱独立营营长郇振民率部在泰沂山区打游击。11月10日,部队到达下庄村西的庙子岭(张峪大顶以南两公里处),情报说日伪军对独立营布下了口袋阵。为了掩护八路军四支队和群众转移,由指导员闫发苍带领两个排掩护,郇振民带领一个排北插桃花峪吸引敌人。”任纪通告诉记者,自己本家一位名叫任春三的长辈,以前多次跟他讲过这场战斗的经历。

“我军抢先几十米占领高地,日伪军误以为是我军主力争夺高地,双方展开了激战,从中午打到下午五点,桃花峪变成了一片火海。郇营长率领战士们在双固堆一带利用地形巧妙打击敌人。任春三是郇营长的贴身警卫,他们把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扔没了。敌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终于冲了上来。郇营长把最后的一颗子弹对准了自己……”

任纪通说,他记得老人讲,当时除了闫发苍指导员,还有徐文华连长,但时间太长,实在难以确定。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根据1988年博山区民政志办公室印刷的《博山区民政志》记载,1942年11月10日,郇振民在博山县下庄桃花峪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郇振民,又名郇慎民、郇心伟,是博山区域城镇西域城村人。

揭秘下庄烈士林——为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 一个排的战士壮烈牺牲

任纪通(右)向耿玉申讲述1942年在桃花峪发生的激烈战斗。??

那段历史虽然辉煌但却模糊

任纪通回忆道,任春三对他说过,那场战斗非常激烈,还有一些战士,为了不被敌人俘虏,壮烈跳崖,任春三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他们跳的是桃花峪顶上的双固堆,任春三跳崖之后大难不死,活了下来。战争结束后,因为他一直是普通战士,就继续回到下庄务农。”

“下庄村有个桃花峪,这个桃花峪上面叫做桃花峪顶,上面有个‘双固堆’。当时参加战斗的,有指导员闫发苍。为了掩护八路军四支队和群众转移,郇振民带领一个排北插桃花峪吸引敌人,闫发苍带领两个排掩护。”11月21日,下庄村村民任永固告诉记者,他也知道任春三参加了这场战斗。任春三是一名老八路,曾在博山县大队工作。

任永固提供了一个当地村民都知道的细节。战斗结束后,下庄村的村民去战场上认领家人尸体。任春三的嫂子找到“任春三”的尸体后,发现袜子不是自己亲手做的那双,这才知道任春三没有牺牲,这具尸体是郇振民营长的。

根据南越提供的信息,南方禹是在1941年牺牲,这一点与桃花峪战斗发生时间不符,但是南方禹牺牲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南家人现在也不清楚。

那段发生在70多年前的历史虽然辉煌,但仍有部分细节较为模糊,不但时间、地点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烈士的姓名经常模棱两可。为了让这段历史更加清晰,让每一位烈士安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