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下莊烈士林——為掩護部隊和群衆轉移 一個排的戰士壯烈犧牲

揭秘下莊烈士林——為掩護部隊和群衆轉移 一個排的戰士壯烈犧牲

“我父親生前除了尋找爺爺的墓地,還一直想弄清爺爺是在哪場戰鬥中犧牲的。”南方禹的孫子南越曾經提到過這個心願。

記者連續5次來到這裡,曾經注意到下莊烈士祠裡面的一塊烈士牌位——郇真民(應為郇振民),卻沒有循着這條線索繼續探尋。近日,博山區博山鎮南邢村的一位老中醫講述了著名的桃花峪戰鬥,其中提到了一位姓南的排長,也明确徐文華連長當年就在這一帶戰鬥過……

随着調查的不斷深入,一段輝煌的曆史随之揭開:下莊烈士祠内的很多烈士,生前曾經參加過著名的桃花峪戰鬥(又稱桃花嶺戰鬥)。

兩位“南烈士”犧牲在夏莊?

11月20日,記者接到一名讀者的電話,他認為南方禹烈士不是道莊村的南方禹,而是另有其人。

“根據山東英烈網的記載,南方禹生前在魯中軍區一旅二團三營九連擔任排長,1941年犧牲于萊蕪縣夏莊。但是,在英烈網上還有一位名叫南方域的烈士,這個名字與下莊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的名字一模一樣。”

一下子出現了兩位“南方yu”?難道是記者搞錯了?目前找到的南方域,不是南越的爺爺南方禹?

記者看到,山東英烈網上注明,這位南方域烈士也是安葬于博山夏莊烈士祠,不過,他的犧牲地點是在博山西石村,犧牲時間為1950年。

“這個資訊錄入是有問題的。”南方禹的孫子南越告訴記者,他已經注意到山東英烈網上的這條資訊,包括中華英烈網的資訊也與此相同。

可以據此判斷這條資訊要麼是另有其人,要麼是錄入錯誤。因為下莊烈士林裡面,南方域烈士墓碑上有明确的立碑時間“一九四四年八一立”,這就完全排除了1950年犧牲的可能。因為,不可能提前6年就立碑于此。

雖然沒有問題,但南方禹到底是怎麼犧牲的?這個謎團仍然困擾着南家人。11月21日,記者再次踏上尋找答案之旅。

當地老中醫指點迷津

“我之是以發現南方禹的烈士墓,與南邢村的一位老中醫有關。”11月21日,南方禹烈士的侄女婿耿玉申告訴記者,自己身體不适,他第一次找到南方禹烈士墓碑的時候,正是因為路過博山鎮南邢村,看到路邊有一家中醫診所,誤打誤撞找到了63歲的老中醫任紀通。

耿玉申向任紀通講述了自己的身體情況之後,談到自己對當地的紅色文化非常有興趣。

任紀通告訴記者,自己5歲就從老家下莊村搬到南邢村二姨家居住。回下莊村的時候,他經常聽老人們講過去的事情。他曾經參加過博山當地史料的編撰工作,對于當地一些史料掌握比較全面。

據任紀通介紹,解放前,下莊村參軍的村民就有500人左右,有100多人後來成為副縣級以上幹部。“我們村有45位烈士,沒有發生一例投敵和叛黨的。”

“在下莊村西峰山(雲行山),我軍曾經有一個排在這個地方全部壯烈犧牲。當時,這個排為掩護大部隊和群衆轉移,主動将敵人引向下莊村西峰山桃花峪,在這裡被3000多名日僞軍包圍。”任紀通告訴記者,當時聽到耿玉申對紅色文化感興趣,就指點他到這個地方去看一下。

“在西峰山的山腳下,有一個烈士祠,從烈士祠往南數百米,就是我說的烈士林。”

“得知耿玉申找到南方禹烈士的相關消息後,我非常激動,連日來多次查閱資料。我突然想起來,參加過那場戰鬥的一名戰士是我們下莊村的人。他曾經跟我提到過,郇營長帶的那個排,排長姓南。當年在這一帶戰鬥的,的确還有徐文華連長。”任紀通告訴記者。

揭秘下莊烈士林——為掩護部隊和群衆轉移 一個排的戰士壯烈犧牲

從雲行山上望去,遠處就是下莊烈士林(紅圈處)。??

村民再憶當年曆史

張峪大頂在博山鎮中部,海拔579米,南接雲行山,下莊人稱之為桃花峪頂,其東北一峪就是下莊人口中的桃花峪。1942年,著名的桃花峪戰鬥就發生在這裡。

“當時,博萊獨立營營長郇振民率部在泰沂山區打遊擊。11月10日,部隊到達下莊村西的廟子嶺(張峪大頂以南兩公裡處),情報說日僞軍對獨立營布下了口袋陣。為了掩護八路軍四支隊和群衆轉移,由指導員闫發蒼帶領兩個排掩護,郇振民帶領一個排北插桃花峪吸引敵人。”任紀通告訴記者,自己本家一位名叫任春三的長輩,以前多次跟他講過這場戰鬥的經曆。

“我軍搶先幾十米占領高地,日僞軍誤以為是我軍主力争奪高地,雙方展開了激戰,從中午打到下午五點,桃花峪變成了一片火海。郇營長率領戰士們在雙固堆一帶利用地形巧妙打擊敵人。任春三是郇營長的貼身警衛,他們把子彈打光了,手榴彈也扔沒了。敵人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終于沖了上來。郇營長把最後的一顆子彈對準了自己……”

任紀通說,他記得老人講,當時除了闫發蒼指導員,還有徐文華連長,但時間太長,實在難以确定。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根據1988年博山區民政志辦公室印刷的《博山區民政志》記載,1942年11月10日,郇振民在博山縣下莊桃花峪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5歲。郇振民,又名郇慎民、郇心偉,是博山區域城鎮西域城村人。

揭秘下莊烈士林——為掩護部隊和群衆轉移 一個排的戰士壯烈犧牲

任紀通(右)向耿玉申講述1942年在桃花峪發生的激烈戰鬥。??

那段曆史雖然輝煌但卻模糊

任紀通回憶道,任春三對他說過,那場戰鬥非常激烈,還有一些戰士,為了不被敵人俘虜,壯烈跳崖,任春三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他們跳的是桃花峪頂上的雙固堆,任春三跳崖之後大難不死,活了下來。戰争結束後,因為他一直是普通戰士,就繼續回到下莊務農。”

“下莊村有個桃花峪,這個桃花峪上面叫做桃花峪頂,上面有個‘雙固堆’。當時參加戰鬥的,有指導員闫發蒼。為了掩護八路軍四支隊和群衆轉移,郇振民帶領一個排北插桃花峪吸引敵人,闫發蒼帶領兩個排掩護。”11月21日,下莊村村民任永固告訴記者,他也知道任春三參加了這場戰鬥。任春三是一名老八路,曾在博山縣大隊工作。

任永固提供了一個當地村民都知道的細節。戰鬥結束後,下莊村的村民去戰場上認領家人屍體。任春三的嫂子找到“任春三”的屍體後,發現襪子不是自己親手做的那雙,這才知道任春三沒有犧牲,這具屍體是郇振民營長的。

根據南越提供的資訊,南方禹是在1941年犧牲,這一點與桃花峪戰鬥發生時間不符,但是南方禹犧牲的具體時間是什麼時候,南家人現在也不清楚。

那段發生在70多年前的曆史雖然輝煌,但仍有部分細節較為模糊,不但時間、地點有很多不準确的地方,烈士的姓名經常模棱兩可。為了讓這段曆史更加清晰,讓每一位烈士安息,我們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