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今天东亚三国,日本、韩国和我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难题,就是出生人口数量越来越少了,咱们国家2020年底的时候统计一年大概出生了1200万人。今年数据还没出,很多人估计可能不超过1000万人了,由于出生人口太少,有可能破天荒的2022年我国会开始出现人口减少,这真是过往几十年从未有过的现象。

但是这样的现象在日韩这两个国家早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一年韩国就出生个二三十万人,一年日本出生不到一百万人,日韩两国的人口高速萎缩早就出现了。所以很多人觉得有点奇怪,虽然少生优生放眼全世界都是这样,哪怕印度的出生率今天也不是很高了,而且以往我们研究说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越不愿意生孩子,人们结婚越晚。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但是相对于欧美这些很发达的地区,那些地方的出生率似乎还比东亚三国要高一些,为什么我们这仨地方出生率就是这么低呢?日本前些日子有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前不久日本总务省公布了最近的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其中有一个指标非常引人注意,那就是男女比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往咱们知道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出生男女婴的比例总是男婴稍微多那么一点点,可能是101比100或者是103比100,但是考虑到男性的总体寿命是比女性少的,所以大部分国家男女比例是比较协调的,基本处于一半一半的状态。然而日本的人口普查却显示出日本大小城市的男女比例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变化,越是大都市像东京、大阪这样的一线大都市,女性数量多于男性,而越是到了小乡村小城镇,女性数量反而少于男性了。

甚至有的日本人哀嚎说,在很多小城市,你几乎都看不到年轻女孩了,很多人纳闷年轻的女子到底都到哪里去了,当然是到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中去了。而且这样的两极分化的趋势将使得日本的结婚率进一步下降,出生人口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因为不管在大都市还是小乡镇中,年轻人都将越来越难结婚了。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以往我们经常说,大都市是有着虹吸效应的,大都市经济发达,很多公司总部都在其中,一方面大都市能够提供非常多的高薪职位,另一方面大都市也能给我们提供非常多的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换句话讲可以让很多年轻人开眼界。所以每年一到毕业季有很多来自小乡村小城市地方的年轻人要到大城市去闯一闯,当然包括很多在大城市读了4年书的大学毕业生,第一选择就是留在这个城市而不是回到家乡。

中国是这样、韩国是这样、日本也是这样,尤其是日韩两国由于国家人口少,所以首都的虹吸效应更大,日本1亿多人口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生活在东京的都市圈,韩国5000万人口中更是有二分之一的人生活在首尔都市圈,但是仔细研究下来大家会发现,大城市对男女两性年轻人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

说吸引力不准确,因为吸引都是一样的吸引,但是男女两性年轻人能留在大城市的可能性不一样,因为从根上讲,咱们这个社会还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或者说咱们这个社会还是给予男性更多压力的社会。今天虽然放眼全球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上我国做的是最好的,但是大部分男女在相亲、谈恋爱、结婚的时候,总是说是不是男方要负责买房,女方顶多出个装修钱,出个汽车的钱就可以。

甚至在很多地方,今天我们还是有彩礼这样的陋习的,要不然为什么生男孩咱们叫建设银行,生女孩咱们就叫招商银行,一对夫妇如果生了个女孩,亲戚朋友都会帮他松一口气,说女孩子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财力和精力,父母可算省心了。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而一旦生一个男孩,很小的时候你就得帮他攒钱了,不光要负责他一生的成长,还要给他准备出彩礼钱买房的钱,不然怕他讨不到老婆。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同样是年轻人闯荡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女性留下来的可能性远远高于男性,原因很简单,社会对两性的要求是不同的。

作为一个一文不名的男性年轻人,哪怕你拥有着高学历,在北京能找到一份月薪几万块钱的工作,可是你想想你将来结婚生子总是要买个房,要不然丈母娘也不干。可是今天的北京房价高到什么状态了,哪怕你就是买个五六万一平的,买个五六十平的,那也得几百万人民币,掏空了你的家底之后,你每个月工资的大部分还都得用来还贷。

当然有很多男性年轻人有可能遇到那些比较通情达理的女性,愿意跟男方一块奋斗,有两份工资还贷压力轻一点,一对小夫妇就能在北京扎下根了。可是对于很多男性同胞而言,他们担心的是女方要求男方至少得自己买得起房,至少自己能还得起贷,可是以北上广深今天天一般的房价,有多少男性年轻人能买得起房的?

所以很多男孩在经历了几年岁月蹉跎之后,感觉到居京不易,我还是回到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中去吧,到那里挣的可能少一点,但好歹生活压力小一些,房价也低一些。可是女孩相对而言这个压力就要小一些,毕竟大多数人相亲结婚的时候,不会要求女方提供房产,所以大量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飘着的女孩,自己还是有一个小愿望的,那就是我赚的钱能够养活我自己就可以了。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我只要负责每天貌美如花,那么终有一天我能遇上一个金龟婿的,甭管对方是当地土著还是留下来经过拼搏,买得起房的优秀男青年,只要我找到这样一个金龟婿,我自然在大城市就扎下根了。我并不需要自己有买房的能力,我只要能够找到有房男青年的能力就行。

尤其是这些年来,社会对于大龄女性是越来越宽容了,以往可能25岁找不到对象,老家人就会说女孩年龄大了不好找了,现在在很多大城市30岁、35岁才开始相亲结婚,这是司空见惯的。所以相对而言女性在大城市更容易待下去,因为好歹她们赚到的钱足够维持自己一个不买房的生活,而她们只要未来能够找到一个男性,那个男性恰好有买房的能力,她就可以彻底在大城市扎根了。

所以就这样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出现了那么一点点偏差,那就是男性留在大城市的难度是越来越大了,有很多男性选择逃离北上广,而女性大面积的留在大城市,因为她们觉得只要我还在北上广深待着,我就有希望未来找到这样的金龟婿。

而回到家乡,说实话在北京都找不到这样的多金男友,回到家乡你更找不到了,咱们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尤其是享受惯了大城市纸醉金迷的生活,对于很多女性而言回到家乡实在是不愿意,所以这就造成了近些年来大龄剩女和光棍同时存在的现象。

只不过他们存在于不同的地域,比如说在北上广深的各种各样的相亲网、相亲俱乐部一定是女性数量远远多于男性的,很多相亲导师会劝这些女性,你们的眼光一定不要放太高了,要知道跟你同时竞争的女性数量是非常多的。

而在大城市真正能扎下根来有房子、挣得还多、长得还顺眼、脾气还不错的男性那是凤毛麟角的,更关键的是每一年大城市都会像潮水一样涌入一大批新鲜的年轻的女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到大城市来闯荡的外地人。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对她们而言,在北京找一个几千块钱的工作,租一个房子住下来这不是一个难事,所以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是吸引年轻的女性,而排斥年轻的男性,这使得我国大城市包括日韩大都市的大龄剩女问题简直是无解的,因为这个城市的男性在日渐稀少,尤其是大龄剩女眼中的金龟婿的数量更是越来越少,而女性数量在不断增长。

反过来讲中小城市尤其是小乡村、小城镇,真的像日本研究人员说的那样,怎么几乎街面上看不到年轻的女孩了,人家都到大都市中了,所以今天在我国农村地区相亲正好和大都市反过来了。

农村地区相亲现在还有靠媒婆的,用很多媒婆的话讲,农村地区的年轻女孩实在是太金贵了,有的时候那个女孩去相亲一天能安排十几户人家,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看,女孩太多而男孩太少,甚至有的媒婆说在农村哪怕是刚刚离过婚的女性,只要你不带娃年龄还不大,那都是很抢手的。

很多年龄不大的小伙子根本不在乎你有没有结过婚,因为农村地区实在是男多女少,不光我国是这样,日韩两国也是这样,发生偏差的虹吸效应使得婚配对于年轻人而言更难了,本来年轻人身上就背负着很多压力使大家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

而与此同时大都市的女孩越来越多,远远多于男性,小城市的男性越来越多远远多于女性,而这两拨人很显然根本就见不到面,那么当然无法婚配无法恋爱无法生子。所以去年有一个婚育专家提出了一个很荒唐的构想,现在听听话糙理不糙,有那么一点点合理的含义,他说你看一方面我国城市大龄剩女数量特别多,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光棍数量也特别多,有没有可能政府组织出面让这些大龄剩女和农村光棍配配对、聊聊天、结合起来解决咱们人口生育不足的问题。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

此言一出全网挞伐,当然我们清楚,大龄剩女可能看得上农村光棍吗,这完全是天方夜谭,但是仔细想想如果我们任由偏差的虹吸效应继续产生的话,是不是我们的人口出生率会进一步下降?

所以反过来讲,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案,对于很多还在大城市的女孩而言,我觉得大家真的是可以做一下规划,如果能在大都市找到自己的恋人,共同的生活下去,扎根在大都市固然好,但是在你做人生规划之前最好还是看一看周边做一做比较,估算一下这种可能性大不大,毕竟留在大都市要找金龟婿那恐怕是要面对很多竞争对手的。

而反过来,如果不留恋大城市繁华的生活,退而求其次去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有没有可能因为女孩稀少反而竞争力加大,会有一个更加美满的人生,而这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它也是个好事。

日本为何少子化?小城市已看不到女孩,大城市虹吸效应让结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