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曾经的民国时期,外忧内患重重。

局势动荡之下,有人选择了出卖国家,有人选择了以身报国。

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爱国志士,但有一个却相当特殊。

他就是大军阀之子,和张学良结拜为兄弟,并且一同取字“汉卿”的冯庸。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左:张学良 右:冯庸

大多数人只知道民族英雄张学良张汉卿,另一位冯庸冯汉卿却鲜有人知。

冯庸这辈子堪称波澜壮阔,其中有三件事最为人乐道。

一是曾担任民国时期的东北空军司令。

二是散尽家财,凭借一己之力创办公益性质的免费大学。

三是在九一八事变后,因拒不投降,被日军押往东京,脱险回国后成立抗日义勇军。

冯庸虽是大军阀之子,却选择了和父辈们完全不同的道路。

大军阀之子

民国早期时,各军阀纷纷割据一方,东北更是豪强林立。

当时以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兄弟。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冯庸的父亲便是大军阀冯德麟,当时袁世凯授予张作霖奉天的军政实权,冯德麟则被任命为军务帮办,成为东北仅次于张作霖的人物。

冯德麟比张作霖年长9岁,在他面前,冯德麟一直以长辈自居,张作霖也一直对这个大哥敬重有加。

这两位军阀虽然都有兵权且政见不合,却从未兵戎相见。

辫子军统帅张勋密谋复辟时,曾致电张作霖和冯德麟两人进京。

张作霖分析局势后,判断出复辟成功的几率很小。

可冯德麟却利令智昏,认为只要支持张勋复辟成功,自己就可以加官进爵,荣归东北,从而取张作霖而代之。

于是冯德麟作为东北的全权总代表,立即进京拜见张勋,支持复辟之事并愿为其效忠。

随后下令调二十八师部分官兵进京“赞襄复辟,保卫皇室”。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尽管冯德麟踌躇满志,却看不清大局形势,复辟的闹剧立刻遭到全国的反对。

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德麟在天津被段祺瑞的部下逮捕。

张作霖虽然与冯德麟一向不和,可是念在结拜之情,还是去北京找段祺瑞游说。

最终经过各方努力为其疏通,段祺瑞政府才改判为“参加复辟证据不足,因吸鸦片罪罚八百元”并释放。

此前张作霖是奉军二十七师师长,经过此事冯德麟下野,自己的二十八师也被张作霖掌管。

自此张作霖成为东北势力最大的军阀,人送外号“东北王”!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少帅》冯庸剧照

虽然父辈之间充满了恩怨情仇,但对于同为军阀之子的张学良和冯庸来说,却没有任何影响。

两人同一年出生,不但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还结拜为兄弟,更是一同取字"汉卿"。

由于家庭出身和社会影响所致,在北京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冯庸就回到了东北军任职。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军阀时,他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倾家荡产办免费大学

当时张作霖对失势后的冯德麟给予了很多关照,还提拔他的长子冯庸为东北空军少将参谋长。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不过冯德麟已经心灰意冷,下野之后开始从事工商业建设,不但在北镇创办了中医院,还成立了大冶铁工厂,并且逐步引导儿子冯庸放弃高官,脱离军界。

1926年,冯德麟因心脏病突发在北镇大宅病逝,以张作霖为首的官员,在北镇举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礼。

在过去,南门是凯旋门,打了胜仗、举办庆典才能走。

自明朝大将李成梁之后,冯德麟是几百年来从南门出殡的第一位。

在冯德麟去世后,冯庸退出军界(仍保留军衔),准备兴办学校。

要知道冯德麟作为奉系军阀早期将领,20多年间积累了庞大家产。

可是冯庸却把欠冯家钱的人召集起来,当众焚烧债券;又把土地典押给冯家的人召集起来,当众归还地契,销毁借据;

最后召集家人宣布,将冯家全部财产310万银元捐作创办冯庸大学的校产。

冯庸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为做大事而散尽家财的奇人”。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他坚信发展工业可以救国,而发展工业基础在于教育,“教育救国”成为冯庸的理想。

为此他变卖家产,创办冯庸大学,这不但是东北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而且还完全免费。

他的义举也颇为东北人所景仰,赞其为“翩翩浊世佳公子”。

1927年初,冯庸大学破土动工,经过昼夜施工,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一座布局独特,有200余间教室、办公室、宿舍的大学校园,时年26岁的冯庸担任校长兼训练总监。

随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冯庸大学共招学生五班,预计180余人。

同时因为冯庸在空军任职多年,冯庸大学也成为中华民国第一所拥有军用教学飞机及机场的大学。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随后几年当中,冯庸大学扩充出工学院、法学院和教育学院,学生总数达700余人。

后来据冯庸外甥张文琦老人回忆说,冯庸的办学宗旨是“造成新中国的青年”。

可当时日本已经觊觎东北多年,面对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的严峻现实,冯庸提出“八德八正”,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装青年思想和精神,从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他还规定除课堂上应讲授的课程外,人人都要受军事训练,每日实行强迫运动一小时,即便是严冬积雪,学生也要坐卧雪地反复苦练,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在冯庸大学建立仅4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东京脱险记

当时随着冯庸大学名气日盛,所遵循的冯庸教育主义锋芒直指日本帝国主义,引起日军强烈不满,将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31年9月19日清晨6点30分,沈阳城沦陷,整个城市顿时陷入空前的劫难中。

21日下午4点,冯庸大学和东北大学及东北大学工厂,均被日军占领,日本兵在学校内进行全面搜查,捣毁了校舍、实习工厂、办公设施等,将教室、宿舍的箱柜洗劫一空。

日本兵还蛮横地强令学生们当天全部离校,不准再上课。

9月22日,日军将冯庸大学校长冯庸逮捕监禁。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想要胁迫被关押的冯庸出任东北领袖,组织满洲独立,并正式提出两项条件:一是永远脱离国民政府,宣布独立国;二是承认日本在满蒙一切已得权利。

本庄繁还承诺,在军力上由日方充分帮助,财政由满铁株式会社接济,让冯庸替代张学良主持东北政局。

冯庸大义凛然,断然拒绝:“因此若杀我,我亦死得光明磊落”,“死耳,誓不为卖国贼”。

日本人认为冯庸还有利用价值,所以暂时未对冯庸下毒手。

冯庸通过来探望他的老师给学校传递了一张纸条:“冯大师生速到北平。”于是学生们开始准备前往北平。

在劝降不成后,日军将冯庸劫持到东京,很多爱国人士开始为解救冯庸积极地活动。

最后在冯庸大学日籍教授冈部平太帮助下,冯庸逃离虎口。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他从上海绕道回到北平,主持流亡中的冯庸大学校务,筹备冯庸大学复校工作,并且成立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

1932年10月1日,冯庸大学师生在北平西直门崇元观五号的前陆军大学校舍复校,张学良参加了开学典礼。

当年年底,冯庸和当时东北知名进步人士王化一、卢广绩、阎宝航等人同赴南京,向蒋介石请愿抗日。

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打响,由冯庸率领的冯庸大学抗日义勇军,到上海参加阵地宣传和救护工作。

1933年初,日军进攻热河省,冯庸又带领学生赴承德参加抗日。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当年6月,冯家私产基本耗尽,冯庸大学再也没有恢复学校的力量了。

经张学良同意,冯庸将学校并入东北大学,而他和许多爱国师生一起继续参加抗日活动。

冯庸大学从建立到解散,共有三批毕业生。

作为东北的第一所私立大学的冯庸大学,历时六年宣告结束。

此后冯庸的身份从校长再次变成将军,并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七路总指挥,和同为张作霖拜把兄弟的张作相之子张廷枢,一起参加长城抗战。

张学良,冯庸和张廷枢这三个一起长大的军阀之子,在面对日本侵略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也预示了他们后来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之后张学良受到蒋介石50多年的软禁,在1990年才恢复自由之身。

张作相之子张廷枢则在长城抗战后,因坚持反对打内战,在1937年10月投奔晋东南八路军总部,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司令员,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病逝。

而冯庸在抗战期间,先后任昆山、长兴、襄樊等地警备司令、戒严司令,战区军法执行监等职。

1948年,冯庸携家眷赴台。1981年,80岁的冯庸于台北逝世。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

一起长大的张学良,冯庸和张廷枢三人,虽都是军阀出身。

但在家国危难之时,毅然挺身而出。

他是张学良的拜把兄弟,曾散尽家财办大学,被抓到日本也不当汉奸!

他们都是铮铮铁骨的爱国将领,民族义士!

也是当时真正想要拯救中国的那批人!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