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曾經的民國時期,外憂内患重重。

局勢動蕩之下,有人選擇了出賣國家,有人選擇了以身報國。

這個時期湧現出了衆多的愛國志士,但有一個卻相當特殊。

他就是大軍閥之子,和張學良結拜為兄弟,并且一同取字“漢卿”的馮庸。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左:張學良 右:馮庸

大多數人隻知道民族英雄張學良張漢卿,另一位馮庸馮漢卿卻鮮有人知。

馮庸這輩子堪稱波瀾壯闊,其中有三件事最為人樂道。

一是曾擔任民國時期的東北空軍司令。

二是散盡家财,憑借一己之力創辦公益性質的免費大學。

三是在九一八事變後,因拒不投降,被日軍押往東京,脫險回國後成立抗日義勇軍。

馮庸雖是大軍閥之子,卻選擇了和父輩們完全不同的道路。

大軍閥之子

民國早期時,各軍閥紛紛割據一方,東北更是豪強林立。

當時以年齡為序,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霖、張作相8人結拜為兄弟。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馮庸的父親便是大軍閥馮德麟,當時袁世凱授予張作霖奉天的軍政實權,馮德麟則被任命為軍務幫辦,成為東北僅次于張作霖的人物。

馮德麟比張作霖年長9歲,在他面前,馮德麟一直以長輩自居,張作霖也一直對這個大哥敬重有加。

這兩位軍閥雖然都有兵權且政見不合,卻從未兵戎相見。

辮子軍統帥張勳密謀複辟時,曾緻電張作霖和馮德麟兩人進京。

張作霖分析局勢後,判斷出複辟成功的幾率很小。

可馮德麟卻利令智昏,認為隻要支援張勳複辟成功,自己就可以加官進爵,榮歸東北,進而取張作霖而代之。

于是馮德麟作為東北的全權總代表,立即進京拜見張勳,支援複辟之事并願為其效忠。

随後下令調二十八師部分官兵進京“贊襄複辟,保衛皇室”。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盡管馮德麟躊躇滿志,卻看不清大局形勢,複辟的鬧劇立刻遭到全國的反對。

張勳複辟失敗後,馮德麟在天津被段祺瑞的部下逮捕。

張作霖雖然與馮德麟一向不和,可是念在結拜之情,還是去北京找段祺瑞遊說。

最終經過各方努力為其疏通,段祺瑞政府才改判為“參加複辟證據不足,因吸鴉片罪罰八百元”并釋放。

此前張作霖是奉軍二十七師師長,經過此事馮德麟下野,自己的二十八師也被張作霖掌管。

自此張作霖成為東北勢力最大的軍閥,人送外号“東北王”!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少帥》馮庸劇照

雖然父輩之間充滿了恩怨情仇,但對于同為軍閥之子的張學良和馮庸來說,卻沒有任何影響。

兩人同一年出生,不但是一起長大的發小,還結拜為兄弟,更是一同取字"漢卿"。

由于家庭出身和社會影響所緻,在北京陸軍講武堂畢業後,馮庸就回到了東北軍任職。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就在大家以為他會子承父業,成為一名軍閥時,他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傾家蕩産辦免費大學

當時張作霖對失勢後的馮德麟給予了很多關照,還提拔他的長子馮庸為東北空軍少将參謀長。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不過馮德麟已經心灰意冷,下野之後開始從事工商業建設,不但在北鎮創辦了中醫院,還成立了大冶鐵工廠,并且逐漸引導兒子馮庸放棄高官,脫離軍界。

1926年,馮德麟因心髒病突發在北鎮大宅病逝,以張作霖為首的官員,在北鎮舉辦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禮。

在過去,南門是凱旋門,打了勝仗、舉辦慶典才能走。

自明朝大将李成梁之後,馮德麟是幾百年來從南門出殡的第一位。

在馮德麟去世後,馮庸退出軍界(仍保留軍銜),準備興辦學校。

要知道馮德麟作為奉系軍閥早期将領,20多年間積累了龐大家産。

可是馮庸卻把欠馮家錢的人召集起來,當衆焚燒債券;又把土地典押給馮家的人召集起來,當衆歸還地契,銷毀借據;

最後召集家人宣布,将馮家全部财産310萬銀元捐作創辦馮庸大學的校産。

馮庸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為做大事而散盡家财的奇人”。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他堅信發展工業可以救國,而發展工業基礎在于教育,“教育救國”成為馮庸的理想。

為此他變賣家産,創辦馮庸大學,這不但是東北的第一所私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大學,而且還完全免費。

他的義舉也頗為東北人所景仰,贊其為“翩翩濁世佳公子”。

1927年初,馮庸大學破土動工,經過晝夜施工,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一座布局獨特,有200餘間教室、辦公室、宿舍的大學校園,時年26歲的馮庸擔任校長兼訓練總監。

随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馮庸大學共招學生五班,預計180餘人。

同時因為馮庸在空軍任職多年,馮庸大學也成為中華民國第一所擁有軍用教學飛機及機場的大學。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随後幾年當中,馮庸大學擴充出工學院、法學院和教育學院,學生總數達700餘人。

後來據馮庸外甥張文琦老人回憶說,馮庸的辦學宗旨是“造成新中國的青年”。

可當時日本已經觊觎東北多年,面對日本侵略者推行奴化教育的嚴峻現實,馮庸提出“八德八正”,就是要以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武裝青年思想和精神,進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他還規定除課堂上應講授的課程外,人人都要受軍事訓練,每日實行強迫運動一小時,即便是嚴冬積雪,學生也要坐卧雪地反複苦練,以增強學生體魄,培養其吃苦耐勞精神。

在馮庸大學建立僅4年後,“九·一八”事變爆發。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東京脫險記

當時随着馮庸大學名氣日盛,所遵循的馮庸教育主義鋒芒直指日本帝國主義,引起日軍強烈不滿,将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1931年9月19日清晨6點30分,沈陽城淪陷,整個城市頓時陷入空前的劫難中。

21日下午4點,馮庸大學和東北大學及東北大學工廠,均被日軍占領,日本兵在學校内進行全面搜查,搗毀了校舍、實習工廠、辦公設施等,将教室、宿舍的箱櫃洗劫一空。

日本兵還蠻橫地強令學生們當天全部離校,不準再上課。

9月22日,日軍将馮庸大學校長馮庸逮捕監禁。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關東軍司令本莊繁想要脅迫被關押的馮庸出任東北領袖,組織滿洲獨立,并正式提出兩項條件:一是永遠脫離國民政府,宣布獨立國;二是承認日本在滿蒙一切已得權利。

本莊繁還承諾,在軍力上由日方充分幫助,财政由滿鐵株式會社接濟,讓馮庸替代張學良主持東北政局。

馮庸大義凜然,斷然拒絕:“是以若殺我,我亦死得光明磊落”,“死耳,誓不為賣國賊”。

日本人認為馮庸還有利用價值,是以暫時未對馮庸下毒手。

馮庸通過來探望他的老師給學校傳遞了一張紙條:“馮大師生速到北平。”于是學生們開始準備前往北平。

在勸降不成後,日軍将馮庸劫持到東京,很多愛國人士開始為解救馮庸積極地活動。

最後在馮庸大學日籍教授岡部平太幫助下,馮庸逃離虎口。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他從上海繞道回到北平,主持流亡中的馮庸大學校務,籌備馮庸大學複校工作,并且成立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

1932年10月1日,馮庸大學師生在北平西直門崇元觀五号的前陸軍大學校舍複校,張學良參加了開學典禮。

當年年底,馮庸和當時東北知名進步人士王化一、盧廣績、閻寶航等人同赴南京,向蔣介石請願抗日。

1932年上海淞滬抗戰打響,由馮庸率領的馮庸大學抗日義勇軍,到上海參加陣地宣傳和救護工作。

1933年初,日軍進攻熱河省,馮庸又帶領學生赴承德參加抗日。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當年6月,馮家私産基本耗盡,馮庸大學再也沒有恢複學校的力量了。

經張學良同意,馮庸将學校并入東北大學,而他和許多愛國師生一起繼續參加抗日活動。

馮庸大學從建立到解散,共有三批畢業生。

作為東北的第一所私立大學的馮庸大學,曆時六年宣告結束。

此後馮庸的身份從校長再次變成将軍,并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路總指揮,和同為張作霖拜把兄弟的張作相之子張廷樞,一起參加長城抗戰。

張學良,馮庸和張廷樞這三個一起長大的軍閥之子,在面對日本侵略時,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這也預示了他們後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1936年12月12日,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谏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國策、停止内戰一緻抗日。

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谏”,扣留來陝督戰的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之後張學良受到蔣介石50多年的軟禁,在1990年才恢複自由之身。

張作相之子張廷樞則在長城抗戰後,因堅持反對打内戰,在1937年10月投奔晉東南八路軍總部,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一遊擊縱隊司令員,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病逝。

而馮庸在抗戰期間,先後任昆山、長興、襄樊等地警備司令、戒嚴司令,戰區軍法執行監等職。

1948年,馮庸攜家眷赴台。1981年,80歲的馮庸于台北逝世。

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

一起長大的張學良,馮庸和張廷樞三人,雖都是軍閥出身。

但在家國危難之時,毅然挺身而出。

他是張學良的拜把兄弟,曾散盡家财辦大學,被抓到日本也不當漢奸!

他們都是铮铮鐵骨的愛國将領,民族義士!

也是當時真正想要拯救中國的那批人!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