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去年12月,深圳发布了《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这是国内又一核心城市加入了氢能产业竞争。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产业最为核心的应用方式之一,国内外车企均在加速布局。那么,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偏向商用推广的大环境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依托现有技术,氢燃料电池乘用车驾驶感觉会是什么样子?与南方+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体验未来汽车生活。

日前,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在广州迎来国内开放道路首试。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车已经是不再遥远的未来出行方式。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现代汽车方面也表示,中国作为现代汽车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不仅进一步实现现代汽车集团将全球最畅销的氢燃料电池车NEXO引入中国的承诺。同时,在“氢能愿景2040”致力于在2040年前实现氢能普及至“Everyone, Everything, Everywhere”的目标指引下,现代汽车集团将凭借在氢能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导地位,助力中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打造氢能社会。

氢的未来已来

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已发布氢能发展相关政策方案,其中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相继出台了专项氢能整体产业发展政策,广东、重庆、浙江、河南目前出台了氢燃料汽车细分领域专项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那么,在布局不断提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最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究竟何时才能向市场推出,这种未来的绿色出行方式离普通消费者究竟还有多远?

本次试驾的现代汽车NEXO中国版,便是搭载了现代汽车燃料电池技术,利用氢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力驱动引擎,最终的排放物只有水。

事实上,作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中国版还有诸多何独到之处。譬如,NEXO中国版在3个平行排列的碳纤维储氢罐内容纳168L氢燃料,确保其可实现续航里程达596km(CLTC),且一次充满氢燃料只需5分钟,解决了电动车充电时间长和里程焦虑的问题。其次,相比传统燃油车,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同时,氢燃料作为可再生资源相比化石能源极具吸引力。

从外观来看,如果不是专有的标识,难以看出这是一台不一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与传统汽车一样,它拥有进气格栅;在后备箱下方,它拥有三个储氢罐,但并没有因此影响到车内空间表现。

专为中国开发

随着政策的不断强化,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空间广阔。为了进一步强化本土化竞争优势,现代强化本土化开发力度,其中现代NEXO中国版根据中国法规标准开发。

从外观来看,前脸倒梯形蜂窝格栅搭配地平线设计车灯,凸显未来感的视觉效果。NEXO中国版自动隐藏式门把手及隐藏式后雨刷,不仅延续简洁造型且充满科技感,同时也提高了空气动力性能。其Air curtain轮毂设计及D柱的空气导流板,从细节中进一步帮助车辆提升空气动力性能。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在车内,搭载了10.25英寸仪表盘和12.3英寸中控屏。桥型中控台,功能性按键一应俱全,实现了操作便捷性与科技感并存。同时,NEXO中国版配备有无线充电设备可为手机充电,在试驾中为驾乘者进一步提供了便捷性。此外,NEXO中国版还配备了空气加湿装置,可循环利用由氢能转化出的水,以提升座舱驾乘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汽车NEXO中国版为彰显环保特性,内饰大量采用了环保可再生材料,每辆NEXO中国版使用了约30kg生物材料,因此制造每辆NEXO可以减少12kg的碳排放。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在驾驶感觉方面,NEXO中国版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可达120kW,最大扭矩为395Nm。现代汽车NEXO中国版还配有能量回收系统,可实现三挡可调设置,当能量回收系统调至最高挡后松开油门的瞬间车辆并没有明显的拖拽感,习惯驾驶传统燃油车的驾驶者在此次NEXO中国版试驾中完全可以实现无缝切换。可以说,这款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驾驶与和电动车并没有太大区别。

并且,NEXO中国版配备有Hyundai SmartSense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拥有前方防碰撞辅助(FCA)、车道防偏离辅助(LKA)、后方交叉防碰撞辅助(RCCA)、盲区防撞辅助(BCA)等主动安全功能。

氢燃料电池汽车还有多远?与“车保姆”一起零碳上路

作为全球最早研发氢燃料电池车的车企之一,现代汽车为了抢占中国市场,今年3月,以HTWO品牌命名的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在广州开工建设。“HTWO广州”占地20.7万平方米,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并投产,届时将建成为包含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工厂、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在内的综合型基地,工厂规划年产6500套氢燃料电池系统。

【记者】郭小戈

【作者】 郭小戈

车保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