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徐竞翔 胡蝶

实习生 朋欣雨 张译尹

火与木的相遇,并非只有化为灰烬一种结果,有时更能擦出美丽的火花。1月5日,在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四贤路的一处画室内,一幅幅精美烙画作品令人啧啧称奇。

谁能想到这些画作是由炙热的电烙铁创作出来的,一只只烧热的电烙铁在木板上一笔一画,竟勾勒出栩栩如生的花朵、鸟虫、山林、庭阁等,让前来观画的市民们赞叹不已。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史应淼潜心创作

而创作出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烙画的作者,就是江夏区烙画技艺非遗传承人——史应淼,以及他的儿子史建文。

72岁的史应淼是江夏人,擅长中国山水画、书法、花鸟,是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烙画40余年。史建文在江夏区文化馆工作,业余也创作烙画。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电烙铁细细勾勒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特色传统工艺美术品,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史应淼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烙画相传起手汉代,后失传,明清时期再次兴起。

制作烙画的椴木板购自网络,尺寸不同价格不等。史应淼介绍,烙画作画前,脑中先要构思,再用铅笔在板上起稿,接着就到了电烙铁上场的时刻。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父子同室创作

“电烙铁就是五金工具店内卖的普通烙铁,只不过工人们用来焊接,我们用来作画。”史应淼介绍,根据画作内容的不同,烙铁头的粗细也有讲究,大片的云雾还会用到喷枪,直接上火“烤画”。史应淼告诉记者,经过勾、皴、擦、点、染等手法,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可以说,烙画即保持了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了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父子交流创作细节

从小耳濡目染,儿子史建文也爱上烙画。大学毕业工作后,史建文业余时间,也开始创作。画室内,不时可见父子同室作画,相互交流、切磋的画面。

史建文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木板上烙画需要温度精准控制,温度高一点画色很可能焦黑,温度低一点颜色又不够,绘画时电烙铁的力度、速度都要恰到好处。“用电烙铁作画,色彩的浓淡可由电烙铁的温度高低、运‘笔’轻重、接触时间长短来控制,这些都要靠平常练习积累经验,也需要深厚的绘画基础。”史建文表示,数十年来,父亲史应淼忙于创作烙画,用手中的电烙铁画出了“光阴的故事”,不少画作被画馆收藏。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史应淼烙画作品

“烙画是个慢工活,一天只能画一平方尺。”史应淼介绍,烙画创作在选题上不拘一格,山水、花鸟、人物、甚至是动漫人物都可以入画,根据需要还可以定制,利于保存和收藏。

火为墨,木为纸!烙铁作画,妙笔生花

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太明介绍,烙画是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既传承了中国画,又发展了中国画。江夏将大力支持烙画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烙画,喜欢烙画,传承烙画技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