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在革命年代时期,有许多学生跟着老师干革命的事例。他们大多数是被老师的思想所影响着,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试图将这个从清末时期就一蹶不振的中国,变成一个世界强国。

而有一人却是例外,他以51岁的高龄加入共产党。57岁时,作为最年长的“

选手

”,他跟随着中央红军纵队,爬雪山,过草地,踏上了长征路。

他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追随自己的学生,为了实现他心中的理想——

共产主义

他的学生得知他入党后,连连感叹:

“真是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

这个人,便是

徐特立

。他的学生,则是后来成为国家主席的

毛泽东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故事从1919年说起。在教师岗位上二十余年的徐特立,这年,已经42岁了。本应是不惑的年纪,这时候,却满是疑惑。

当时,北洋军阀当道,社会一片黑暗。他空有一腔爱国情怀,却报国无门。自觉前途无望的情况下,徐特立的眼光来到了世界的西方。

他决定走自己学生毛泽东,

蔡和森

的路,前往法国勤工俭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要做一个“

拄拐棍的留学生

”,去学习西方的新思想,新技术,用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日后局势有变,再来报效祖国。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这年9月28日,徐特立登上了一艘法国的邮船,踏上了他的欧洲求学之旅,直到1924年,他才回国。他在国外呆了整整五年。

一:与学生毛泽东在长沙聚首,参加农会兼任教育科长

五年的时光,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一件件新鲜事传到了徐特立的耳朵里,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看来此时的中国,依旧有着不少热血青年,在为国家的救亡图存而努力着。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徐特立还从昔日的同事那里打听到:他的学生毛泽东于他赴法勤工俭学的次年,便在家乡湖南,组织了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他曾经的学校一师,也有许多进步青年都加入了这个小组,成了“

”的党,团骨干。

1921年共产党诞生的时候,他的老朋友

何叔衡

还陪同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1922年5月,毛泽东又受命在湖南成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任书记;1923年4月,毛泽东奉调上海,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

三大

”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同时在共产党的“

总司令

陈独秀

任委员长的中央委员会里担任秘书,实际承担着领导中共中央日常工作的重任。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眼下,毛泽东正加紧宣传共产党关于同国民党实行合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期完成国共合作,共同北伐,打倒军阀,实现共和的大业。

虽然徐特立通过自己这些年对中、西方政治和社会的研究与认识,深感毛泽东走的是一条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道路。可他自己还是抱定要用知识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志愿,不想参与政治斗争,也就难以断然追随学生毛泽东所信仰的主义,而是想继续致力于教书育人。

因此,徐特立回国后的这年夏天,他一手创办了一所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

在这段时期内,徐特立通过教学活动,结交了不少共产党员做朋友,如

陈章甫

(又名

陈昌

)、

罗学瓒

zàn

)、熊瑾玎(

jǐn dīng

)、毛际科等,受到他们进步思想的影响。这也是他日后转向共产主义的一个客观原因。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1925年五卅(

)运动后,当时的湖南省省长

赵恒惕

,在长沙指示各个学校开除信仰共产主义的进步学生,公然地反“

共产

”。结果将省学生联合会的两名负责人曾三和段湘给开除了,遂遭到长沙市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的反抗。

为了将事情压下去,赵恒惕命令教育司召集各个学校的校长,开会讨论如何处理学生的示威行动。赵恒惕为了给这些校长压力,亲自出席了会议,还在会议上叫嚣着要用武力来驱散学生。

各位校长都不敢得罪这个湖南省省长,皆“

噤不发言

”。还有少数人随声附和,表示支持赵省长的武力驱散。

徐特立此时站了出来,他公开表示反对,他说学生运动是正当的情绪表达,示威游行也是写进了国民宪法的,指责赵恒惕不顾法律,知法犯法。

赵恒惕表面上不好发作,但这件事情以后,私下对徐特立进行了排挤和打压。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残酷的现实面前,徐特立的教育救国幻想,就这样破灭了。

正当徐特立对前途悲观失望,思想处于彷徨消沉的时刻,毛泽东与他久别重逢了。

1925年的春天,毛泽东因为患病,从中共中央所在的上海,回到了老家湖南。他一边养病,一边从事他所关心的农民运动。这次回乡,他与阔别多年的老师徐特立见面了。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师生之间,许久不见,聊得格外的久。在叙谈了相互别后的情况后,徐特立向学生袒露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毛泽东听后对老师说:

“社会制度不好,恶势力当道,是没有人管教育的。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说不定会被人用去干坏事,为虎作伥(

chāng

)。可见在现在这个环境中,教育救国的路是行不通的。”

毛泽东说到这里,神色越来越激动,他继续说道:

“想要救国,就只有动员广大民众起来革命人,将这个吃人的旧社会彻底砸碎。只有我们亲手建立起来一个平等的新社会,一个属于广大劳苦大众的天下,所有人都能受教育,都受得起教育,国家才会有出路,有希望!”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他还以中共负责干部的身份告诉老师:

“共产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等到革命成功的时候,便是发展全面教育之时。”

接着,毛泽东向徐特立谈了自己对中国农民运动的看法和主张,也吐露了此次返乡将全力推动湘省农运的计划,最后恳请老师出山参加和支持湖南农民运动......

同徐特立会见以后,毛泽东即以自己的故乡韶山和湘潭为中心,点燃了湖南农民运动的熊熊烈火。

这次会见及与毛泽东的谈话,对徐特立产生了很大影响,是他思想观点转变的起点,也是他整个人生转折的开始。

1926年,毛泽东再次回到湖南,在拜访了老师徐特立之后,他深入到湖南的各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他在此期间,写下了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一文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仅仅一年的时光,农会的发展使得湖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地主恶霸被打压,农民有了自己的农会,可以当家作主了。而且过去屡禁不止的烟和鸦片,现在通过开会就可以立马解决。

湖南的乡村到处呈现着一片欣欣向荣的的景象。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乡间开创了农民讲习所,给每个农民都传授知识,让他们改变愚昧落后的老思想。就连徐特立的大儿子

徐笃本

,都积极参与了农民运动,并且加入了共产党,整天为革命而奔忙。

湖南家乡短短一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触动了徐特立那颗立志于救国的心,他见识到了群众的力量,更在其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作用。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于是,他参加了湖南省农民协会,并担任教育科长,兼任湖南农村师范农运讲习所主任。

二:老师追随学生,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

时间来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露出了他反动派的阴险面目。

一个月后,湖南的反动军阀

何键

的部下

许克祥

,也在湖南发动了“

马日事变

”。他们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并不断镇压工农运动,使得革命群众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徐特立的儿子徐笃本,也在敌人追捕时,涉水渡江逃亡,不慎牺牲。共产党转入地下活动,国民党左派人物也四处逃散。徐特立深感靠国民党解救中国已成泡影,国恨家仇,促使他四处寻找共产党,决心投身共产主义事业。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不久,他在自己的学生、女共产党员

黎尚瑾

家中,遇到了过去一师的学生。此人便是前来避难的中共湖南省委的负责人——

李维汉

徐特立一见到李维汉,便向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他对李维汉说道:

“我今年51岁,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如果共产党这样为人民的党派,能够允许我这样一个老朽加入,那么我也算是重获新生了。”

于是,经过李维汉的介绍,徐特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徐特立入党后,党派他赴武汉工作。他到武汉后,受到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的热情欢迎,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

同年7月,按照党中央临时政治局的统一部署,徐特立同

林伯渠

郭亮

、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

qín

)等秘密经九江奔赴南昌,准备在张发奎的部队中发动起义。

此间,徐特立和林伯渠、郭亮一起,去做青年时代的同学和好友、现任江西省主席的

姜济寰

的工作,争取姜参加了起义。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8月1日,南昌起义正式爆发。起义军胜利占领南昌后,徐特立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并担任革命委员会所属党务委员会的领导工作。

1928年,党中央派徐特立前往苏联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身处当时号称“

世界革命首都

”的莫斯科,徐特立的生活相比国内,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由于国内形势变化万分,徐特立依旧没有减慢自己学习的步伐。他在学习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动态,特别是苏区的发展和红军的斗争。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当他得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成功在井冈山上开辟出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候,高兴得夜不能寐。恨不得伸出双翅飞回国内,和毛泽东一道开展革命武装斗争。

三:苏联学成归来,徐特立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

1930年,学成归来的徐特立风尘仆仆地回到国内。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封锁,他乔装成商人,借道香港、潮汕等地,穿过了国民党重重封锁之后,安全地到达了赣南根据地。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就在这天,中央苏区广大军民正在欢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

围剿

”,活捉敌十八师师长

张辉瓒

的伟大胜利。

而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正是他当年的学生毛泽东,以及后来在南昌起义中结识的

朱德

1931年,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临时政府主席。

徐特立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与瞿(

)秋白共同负责教育工作。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为了普及教育,徐特立认为首先要培养出一批人民教师。于是他选定瑞金县城北一栋背靠池塘的两层旧民房作校舍,创办了师资训练班。不久以后,这个师资班发展为列宁师范学校,前后为瑞金140多个乡培养了600多名教师。

在徐特立的直接领导下,苏区还办起了各种专科学校,除红军大学、列宁师范学校外,还先后创办了苏维埃大学、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高尔基戏剧学校、通讯学校、商业学校、卫生学校、农业学校,为党培养了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干部和专门人才。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正当徐特立全力以赴从事中央苏区教育事业的时候,战争的乌云又在苏区的上空密布。由于王明“

左倾

”冒险主义极力排挤毛泽东,剥夺了他对红军的领导指挥权,致使第五次反“

”斗争惨遭失败,苏区几乎丧失殆尽。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开始进行战略转移。这时的徐特立已经57岁,是长征队伍中年纪最长的一个。毛泽东也和老师徐特立一起被编在中央纵队,拖着病体,踏上了漫长的征程。

四:党中央为他祝寿,被曹瑛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长征获得胜利后,徐特立和全体红军战士一样,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喜悦感。他对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由衷地感到佩服。他还想到了唐代

韩愈

所讲的“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使他更感到应该向自己过去的学生毛泽东好好学习了。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这期间,当人们提起他曾是毛泽东的先生时,他总是真心诚意地说:

“我以前当过毛主席的先生,那是在湖南第一师范的时候,那确实是真的。但那只是一日之师,而毛主席带着我这个老朽也走上了革命,他是我一生的老师!”

言语之中,充满着对毛泽东的爱护和尊重之情。

毛泽东对徐特立也是十分信赖和敬重的。到达陕北以后,因瞿秋白在福建长汀(

tīng

)牺牲,毛泽东亲自提议徐特立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长。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这一天前,正忙着制定抗战计划的毛泽东,还是抽出了一段时间,写了一封信给徐特立祝寿。

学生为老师贺寿,十年后还有一次,还是在延安。

1947年,

胡宗南

受到

蒋介石

的命令,率着20多万部队,准备进军延安,想要一举消灭毛泽东等领导人所在的“

中共指挥部

”。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此时的徐特立,一年前就在毛泽东的安排下,撤离了延安。

徐特立70大寿的前几天,工作人员请示正指挥着西北战局和全国解放战争的毛泽东:

“徐老的70大寿还庆不庆祝?”

毛泽东回答:

“庆祝,非庆祝不可,我们这次为徐老贺寿,不仅是为了大大地庆祝一番,更是为了显示延安军民面对敌军时的沉着冷静。”

这样,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党中央派出一辆大卡车专程前往绥德,接徐特立返延安做寿。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根据“

暖寿

”的传统,徐老寿诞的前一天,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同志就来到了徐特立所居住的窑洞中,向他表示祝贺。

生日这天,延安举行了热烈的庆祝大会,各个边区的负责人也纷纷发来电报祝贺。

大会上,朱德还宣读了由毛泽东亲自授意起草并审定签发、以党中央名义写给徐特立的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大会的进入了尾声,中央的主要领导人,

刘少奇

周恩来

彭德怀

,均为徐特立题词。而毛泽东的题词则是对老师光荣一生的崇高评价:

“坚强的老战士。”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诞生了。这年的三月,徐特立参加完西柏坡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后,随中央进入了中南海,继续担任着中央宣传

副部长的职务。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有着许多政务缠身,但依旧没有忘记他与徐特立几十年的师生感情。

有次毛泽东请徐特立来自己家吃饭,还专门准备了几道湖南菜肴:

一碗湘笋,一盘青椒。

毛泽东抱歉地对徐特立说道:

“徐老,请你过来,没有好菜招待你。”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徐老笑着说:

“人意好,水也甜嘛!”

上桌前,徐特立谦和地对毛泽东说:

“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座。”

毛泽东马上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中国的古话,我是主席,您是主席的老师,更应该上座咯!”

毛泽东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

叙谈之间,毛泽东请徐特立谈谈他对治国方针大计的看法。两人谈了许多。双方看法一致:建国初期,有某些同志已经有了革命胜利的骄傲情绪。有些人贪图享乐,有腐败堕落的苗头了,对党内,要警惕资本的“

糖衣炮弹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他还把不久前在

吴玉章

70大寿时写的一首诗中的几句念给毛泽东听:

“前途之艰巨,基本在建设。幸勿过乐观,成功在兢业。”

毛泽东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击节叫好。

毛泽东见徐特立穿着依旧像以前一样朴素,又想起徐老的两个儿子都为革命事业牺牲了,他将自己的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徐特立,以表人子之心。

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动不已。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可是他更是一个极有人情味的人。

当年胡宗南大军进攻陕北的时候,毛泽东为了徐特立的安全,让他先撤离延安。

离别的时候,毛泽东还亲自去送他。在发现徐特立没有热水瓶时,又将自己仅有的两个送他一个。

徐特立想着这些,不禁老泪纵横,他一生为国为民,为了全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奋斗。他自认为,最大的成功,就是有幸教过毛泽东吧!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离别的时候,毛泽东拉着他的手,两人肩并着肩,一起走出了丰泽园,毛泽东将徐特立送了一程又一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徐特立回家之后,还将毛泽东赠送的大衣好好地收藏了起来,只有在非常庄重的场合,徐特立才会拿出毛泽东送的那件呢子大衣出来穿。

1968年,徐特立——这位老革命家和教育家,带着许多忧虑,带着他对未竟事业的无限牵挂,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也是中国人的师表。他曾教导毛泽东立志、立德,他还使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人,知道了读书、识字明理,摘掉了“

文盲

”的帽子。

徐老为中国革命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57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中央两次为他贺寿,被称赞为革命第一完人

曹瑛(

yīng

)曾有诗赞曰:

“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

谨以此文献给徐特立同志,这盛世,如您所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