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权相之争也是古代皇庭的主要矛盾之一,往往也是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在古代的众多历史朝代中,明代采取的措施真正的架空了丞相的权利。明朝的创始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也采用的是丞相制度,但是朱元璋心思敏感,总觉得丞相的权利过大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在明朝国都局势逐渐稳定之后他便开始采取行动制止丞相的成长。

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他赐死了丞相胡惟庸,这件事牵扯到的人过多,朱元璋也借此废除了丞相制度。可丞相制度一废除,国家大事的政务处理都需要朱元璋一个人来治理,这大大增加了朱元璋的工作强度。之后朱元璋就开始选拔人才来替自己批阅掌书,渐渐地就形成了内阁的雏形。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本的内阁是作为皇帝的秘书替皇帝分忧,在朱元璋去世之后,在建文帝和明成祖相继登基之后,内阁才作为一个制度被确定下来。但是彼时的内阁的权利还比较小,只是为皇帝出谋划策,没有具体的实权,并且奏章仍然是直接到达皇帝的手里,并不需要内阁成员过目。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明仁宗登基之后,虽然他仅仅在位一年,可他却空前提高了内阁的地位,自此内阁掌有实权。但是内阁的政务处理仍需要皇帝的批阅,只有皇帝同意之后才能实施下去。内阁的权利逐渐提高后,有人欢喜有人忧,之后的皇帝也不乏厌恶内阁制度的人。但是内阁制度也牵制住皇权,不让皇帝一人独大,深受百官的支持,他们认为内阁才是明朝的前程所在。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之所以产生这种看法,主要是基于明英宗登基之后,一系列的做法和不务正业,差点导致明朝南迁。这激起了百官的愤怒,众官纷纷支持内阁掌政,最起码他们不会让国都迁移。逐渐的内阁的威望比皇帝的还要大,可明朝有一位皇帝将内阁众人团灭,让他们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他就是嘉靖皇帝。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历史上对于嘉靖皇帝的记载是沉迷于修仙炼丹,不务正业,可就是这样的人将内阁死死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嘉靖年间,内阁首辅换了一个又一个,其中有一位一生为大明的首辅被嘉靖皇帝处死,他就是夏言。

内阁的首辅大多都是善终,只有他被残忍地杀害,他被处死之前是用一根木棍贯穿到底,之后又将双手双脚捆绑住,被抬到了刑场,为何堂堂首辅大臣为遭受这样的折磨。夏言是少有的敢于直言进谏的人,在朝堂之上深受嘉靖帝的喜爱,职位也一直高升,但正因为他的刚正不阿,使得他在朝堂之上树敌太多。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等到他成为内阁首辅之后,官员对其进行言语攻击,在皇帝面前谏言诋毁他,致使他被三次赶下台,又恢复原职,在这次次的争权之中,夏言的第一位劲敌就是严嵩。严嵩大家应该都知道,也是内阁的首辅,官权之大威胁皇权。

在他登位之前,他要先将夏言拉下台,对于夏言对于他的欺压,一直忍气吞声,终于迎来机会,他向皇帝说,夏言仗着皇帝对他的宠爱,欺压众官员。嘉靖帝一听这可行,即使夏言一直解释,嘉靖帝也没打算原谅他,下令将其处死,夏言也是明朝第一位被处死的内阁首辅。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术,在开除严世藩阁员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嘉靖帝掌管内阁可并不止这些手段,内阁首辅在成为首辅之前要先成为辅臣,而对于内阁的建议和解决事情的方法都要先由两位决定,之后在传送给皇帝。而在这两人中掌权的自然是首辅,可嘉靖帝并不这样做。

他不仅给了首辅银章,还给了辅臣银章,两人相互牵制,受益的人只能是皇帝,不得不说嘉靖帝是聪明的。在嘉靖帝在位期间,首辅大臣一共换了七位,这也可以看出嘉靖帝一直将皇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掌控着整个内阁。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