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權相之争也是古代皇庭的主要沖突之一,往往也是一個朝代滅亡的原因。在古代的衆多曆史朝代中,明代采取的措施真正的架空了丞相的權利。明朝的創始人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後也采用的是丞相制度,但是朱元璋心思敏感,總覺得丞相的權利過大威脅到自己的權利。在明朝國都局勢逐漸穩定之後他便開始采取行動制止丞相的成長。

最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他賜死了丞相胡惟庸,這件事牽扯到的人過多,朱元璋也借此廢除了丞相制度。可丞相制度一廢除,國家大事的政務處理都需要朱元璋一個人來治理,這大大增加了朱元璋的工作強度。之後朱元璋就開始選拔人才來替自己批閱掌書,漸漸地就形成了内閣的雛形。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原本的内閣是作為皇帝的秘書替皇帝分憂,在朱元璋去世之後,在建文帝和明成祖相繼登基之後,内閣才作為一個制度被确定下來。但是彼時的内閣的權利還比較小,隻是為皇帝出謀劃策,沒有具體的實權,并且奏章仍然是直接到達皇帝的手裡,并不需要内閣成員過目。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在明仁宗登基之後,雖然他僅僅在位一年,可他卻空前提高了内閣的地位,自此内閣掌有實權。但是内閣的政務處理仍需要皇帝的批閱,隻有皇帝同意之後才能實施下去。内閣的權利逐漸提高後,有人歡喜有人憂,之後的皇帝也不乏厭惡内閣制度的人。但是内閣制度也牽制住皇權,不讓皇帝一人獨大,深受百官的支援,他們認為内閣才是明朝的前程所在。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之是以産生這種看法,主要是基于明英宗登基之後,一系列的做法和不務正業,差點導緻明朝南遷。這激起了百官的憤怒,衆官紛紛支援内閣掌政,最起碼他們不會讓國都遷移。逐漸的内閣的威望比皇帝的還要大,可明朝有一位皇帝将内閣衆人團滅,讓他們匍匐在自己的腳下,他就是嘉靖皇帝。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在曆史上對于嘉靖皇帝的記載是沉迷于修仙煉丹,不務正業,可就是這樣的人将内閣死死地掌控在自己的手裡。在嘉靖年間,内閣首輔換了一個又一個,其中有一位一生為大明的首輔被嘉靖皇帝處死,他就是夏言。

内閣的首輔大多都是善終,隻有他被殘忍地殺害,他被處死之前是用一根木棍貫穿到底,之後又将雙手雙腳捆綁住,被擡到了刑場,為何堂堂首輔大臣為遭受這樣的折磨。夏言是少有的敢于直言進谏的人,在朝堂之上深受嘉靖帝的喜愛,職位也一直高升,但正因為他的剛正不阿,使得他在朝堂之上樹敵太多。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等到他成為内閣首輔之後,官員對其進行言語攻擊,在皇帝面前谏言诋毀他,緻使他被三次趕下台,又恢複原職,在這次次的争權之中,夏言的第一位勁敵就是嚴嵩。嚴嵩大家應該都知道,也是内閣的首輔,官權之大威脅皇權。

在他登位之前,他要先将夏言拉下台,對于夏言對于他的欺壓,一直忍氣吞聲,終于迎來機會,他向皇帝說,夏言仗着皇帝對他的寵愛,欺壓衆官員。嘉靖帝一聽這可行,即使夏言一直解釋,嘉靖帝也沒打算原諒他,下令将其處死,夏言也是明朝第一位被處死的内閣首輔。

大明王朝:嘉靖帝的帝王之術,在開除嚴世藩閣員時展現得淋漓盡緻

結語:嘉靖帝掌管内閣可并不止這些手段,内閣首輔在成為首輔之前要先成為輔臣,而對于内閣的建議和解決事情的方法都要先由兩位決定,之後在傳送給皇帝。而在這兩人中掌權的自然是首輔,可嘉靖帝并不這樣做。

他不僅給了首輔銀章,還給了輔臣銀章,兩人互相牽制,受益的人隻能是皇帝,不得不說嘉靖帝是聰明的。在嘉靖帝在位期間,首輔大臣一共換了七位,這也可以看出嘉靖帝一直将皇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掌控着整個内閣。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