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虽然后来义帝被项羽逼迫迁都,然后在江上被英布截杀,但是这个结果和“入关中者为王”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一道盟约没有什么愚蠢的地方,反而是非常的实事求是。

如果有说他愚蠢的人,可能不太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才会有这个误区。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英布截杀)

秦二世二年,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项氏起吴。。。项梁再破秦军,有骄色。宋义谏,不听。秦益章邯兵,夜衔枚击项梁,大破之定陶,项梁死。——《高祖本纪》

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秦二世二年,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

项梁也起兵与秦兵大战数次,项梁由于打胜了秦军,开始变得骄傲自满,被秦将章邯所破,军覆身死。

项梁死了之后,楚地的这些大匪的主力已经被灭,而章邯见到这一股匪患得到了解决了之后,开始调头北上赵地,与王离的北方军团汇合。?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项梁)

秦国灭亡跟这一次章邯的大心有关系,只要他坚持剿匪数月,楚地之匪就要剿灭了,但是他迅速调头北上,给了怀王、项羽、刘邦这些人死灰尘复燃的机会。

见于《高祖本纪》: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大破之。

当是之时,赵歇为王,秦将王离围之钜鹿城,此所谓河北之军也。

当时大家都不太敢与秦军作战了,这么一怕之下,项羽和刘邦当时正在攻打陈留,听到项梁死了之后,立即回军不敢打了。

而怀王更是怕得要死,他把治所搬到了“彭城”,并且还干了一件微妙的事情,他把吕臣和项羽的军队夺了过来。?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怀王搬迁至彭城)

从这一次夺军权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危难关头,这些人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抱成一团,反而为了军队控制权而大打出手,大家都是先顾着自己的利益。

见于《高祖本纪》: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见项梁军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

这种不团结的恣态,可见这一个反秦组织的“松散”,是没有什么纪律的,大秦败给于这一帮人也真是莫名其妙。

其实,我们在史上看出,当章邯北上与王离汇合,想要剿灭河北的“赵王歇”的时候,所有的反秦诸侯,都不想去救的。?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怀王选择宋义,因为宋义懂他的心思)

他们当时有两个心态,一个是害怕秦军势大,怕打不过,他们不愿意为救别人而损耗了自已的实力,要是被秦军所灭那就玩完了;二是希望赵王歇继续消耗秦军的实力,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去看看能不能“捡桃子”。

连当时的楚王也是这个心思,但是“赵数次请救”,他才“不得已”派了宋义去救,宋义就是一意贯彻楚王这个领导的心思去救河北的。

见于《项羽本纪》:宋义曰,“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

可见,当时楚王的“先入关中者,王之”,就是画一个大饼给刘邦看的,项羽在当宋义的副将,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当时秦军势大,谁能想得到刘邦能攻入大秦本土啊??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刘邦入关中)

只是没想到,项羽夺军权比楚王干得更狠,直接在军帐中斩杀宋义,夺了宋义的军权,并且还打赢了秦军。

所以说,史学家把秦灭亡的一个偶然因素归于项羽的“破釜沉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对于反秦势力并不乐观。

所有人都在观望,就是项羽这个家伙,打破常规,不怕消耗自己实力而去帮“友军”,他真的在反秦。(这句话有意思)?

秦末时楚怀王为何要向众诸侯发出一道愚蠢的盟约,先入关中为王?

(项羽)

所以说,“入关中者为王”只是简单的一个激励之法,只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形势让楚怀王跟不上节奏而已,因为项羽实力无限生长了。

在那个年代,实力才是硬道理,楚王的口号提出来没错,毕竟秦国不灭,反秦大计就进行不下去,这个理儿大家都懂,跟愚蠢不愚蠢根本没有什么关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