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雖然後來義帝被項羽逼迫遷都,然後在江上被英布截殺,但是這個結果和“入關中者為王”沒有什麼因果關系。

“先入關中者為王”這一道盟約沒有什麼愚蠢的地方,反而是非常的實事求是。

如果有說他愚蠢的人,可能不太了解當時的天下形勢,才會有這個誤區。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英布截殺)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項氏起吳。。。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谏,不聽。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大破之定陶,項梁死。——《高祖本紀》

我們來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

項梁也起兵與秦兵大戰數次,項梁由于打勝了秦軍,開始變得驕傲自滿,被秦将章邯所破,軍覆身死。

項梁死了之後,楚地的這些大匪的主力已經被滅,而章邯見到這一股匪患得到了解決了之後,開始調頭北上趙地,與王離的北方軍團彙合。?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項梁)

秦國滅亡跟這一次章邯的大心有關系,隻要他堅持剿匪數月,楚地之匪就要剿滅了,但是他迅速調頭北上,給了懷王、項羽、劉邦這些人死灰塵複燃的機會。

見于《高祖本紀》: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

當是之時,趙歇為王,秦将王離圍之钜鹿城,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當時大家都不太敢與秦軍作戰了,這麼一怕之下,項羽和劉邦當時正在攻打陳留,聽到項梁死了之後,立即回軍不敢打了。

而懷王更是怕得要死,他把治所搬到了“彭城”,并且還幹了一件微妙的事情,他把呂臣和項羽的軍隊奪了過來。?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懷王搬遷至彭城)

從這一次奪軍權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危難關頭,這些人并沒有因為失敗而抱成一團,反而為了軍隊控制權而大打出手,大家都是先顧着自己的利益。

見于《高祖本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見項梁軍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呂臣、項羽軍自将之。

這種不團結的恣态,可見這一個反秦組織的“松散”,是沒有什麼紀律的,大秦敗給于這一幫人也真是莫名其妙。

其實,我們在史上看出,當章邯北上與王離彙合,想要剿滅河北的“趙王歇”的時候,所有的反秦諸侯,都不想去救的。?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懷王選擇宋義,因為宋義懂他的心思)

他們當時有兩個心态,一個是害怕秦軍勢大,怕打不過,他們不願意為救别人而損耗了自已的實力,要是被秦軍所滅那就玩完了;二是希望趙王歇繼續消耗秦軍的實力,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再去看看能不能“撿桃子”。

連當時的楚王也是這個心思,但是“趙數次請救”,他才“不得已”派了宋義去救,宋義就是一意貫徹楚王這個上司的心思去救河北的。

見于《項羽本紀》:宋義曰,“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

可見,當時楚王的“先入關中者,王之”,就是畫一個大餅給劉邦看的,項羽在當宋義的副将,跟他沒有什麼關系。

因為當時秦軍勢大,誰能想得到劉邦能攻入大秦本土啊??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劉邦入關中)

隻是沒想到,項羽奪軍權比楚王幹得更狠,直接在軍帳中斬殺宋義,奪了宋義的軍權,并且還打赢了秦軍。

是以說,史學家把秦滅亡的一個偶然因素歸于項羽的“破釜沉舟”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當時天下形勢對于反秦勢力并不樂觀。

所有人都在觀望,就是項羽這個家夥,打破正常,不怕消耗自己實力而去幫“友軍”,他真的在反秦。(這句話有意思)?

秦末時楚懷王為何要向衆諸侯發出一道愚蠢的盟約,先入關中為王?

(項羽)

是以說,“入關中者為王”隻是簡單的一個激勵之法,隻是後來發展出來的形勢讓楚懷王跟不上節奏而已,因為項羽實力無限生長了。

在那個年代,實力才是硬道理,楚王的口号提出來沒錯,畢竟秦國不滅,反秦大計就進行不下去,這個理兒大家都懂,跟愚蠢不愚蠢根本沒有什麼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