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导读: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单论文字方面,历史上就经过了多次的变化与改革,中国现在的汉字有大约10万个之多,其中包括约1000个常用的文字就能覆盖大约92%的书面材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可达到99%,其他还有很多罕用字,异形字,音义未详字等等,中国的文化有几千年的底蕴存在,所以中国的语言又被称之为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我泱泱中华从古至今向来是礼仪之邦,非常注重礼节与教养。君臣之间不可逾越,父子之间不可逾越。在古人的生活中,这些礼节与教养已经达到了极致,可以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上。所以古人向来非常注意避讳,有时候他们的思想你会感到有些迂腐,其实也确实如此。

比如唐代著名的诗人“李贺”,他的诗作天马行空,极具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故而李贺又被称之为“诗鬼”,纵然是这样一个具有大才华的诗人,也无法逾越避讳这道鸿沟,根据宋人的记载:李贺堂堂大诗人不该因入不了仕而郁郁寡欢。

其实就依他的才华考上进士为官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他犯了父亲的避讳,父亲李晋肃的的名字中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李贺怕犯了父亲的忌讳,所以一直没有行动,他的好友韩愈就曾多次写信劝李贺考取进士,可李贺也是因父亲将计划搁浅,说这是孝顺呢,还是迂腐呢?古人的思想有时的确很奇怪。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明朝时期,君主的封建统治手段愈发加强,百姓与官员同样也要注意避讳,特别是注重皇室姓名之避讳,朱元璋的手下大将徐达之子——徐辉祖,也就是朱棣的小舅子,他的父亲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可谓是战功赫赫吧,即便如此依然更要注意避讳。徐辉祖原名徐允恭,允恭此名寓意文雅恭顺绝对要比辉祖二字听起来舒服的多,也有大雅之范。不过朱家的皇子“朱允炆'出生了,无奈一个“允”字犯了这刚出世娃娃的避讳,谁让人家是皇子呢,徐允恭只好改名为徐辉祖。

其实大明王朝最大的避讳就是明朝的国姓了,也就是明朝皇帝们的姓氏“朱”字,朱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一开始指的是一种红心的树木,所谓“赤心朱木”,朱就泛指大红色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为朱砂等等物品。“朱”姓在明朝何其尊贵,绝对容不得有任何人,或者物,犯了皇家姓氏的忌讳。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那么我们好奇的事情就来了,当古代人们要吃猪肉的时候该咋整呢,应该怎么说?要知道猪可与朱字同音,犯了忌讳可是要受罚的,不可能在吃猪肉杀猪时,我们直接喊要杀“猪”了,杀“朱”了,那这被有心之人听到那还得了。其实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早就为百姓们考虑过了这个问题了,不能因为一个字就不让全国百姓都不吃猪肉了吧,这也太不现实了,于是他就想了个办法,将猪字改为”豕“字或者“彘”字,豕就代表猪,彘字的代表母猪。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古人避讳皇室名字之事,《大明律法》中也有记载,“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余文书误犯者,笞。若为名字触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个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也就是说,上书有事禀告时,犯了避讳打八十棍,若直接犯了皇室名字避讳者打一百棍,犯了皇室庙讳,或者犯了皇室名字二字中间一个和音同字不同不会问罪。

大明国姓为“朱”,古代人们要吃猪肉咋整?朱元璋想了个办法

由此看来古代的君主封建统治下,人们言论是没有什么自由可言的。老百姓怕犯了这些忌讳也情有可原,并不是迂腐,只是害怕。毕竟统治者们“高高在上”,他们要与平民百姓区分而来,才可以显得更加尊贵不可侵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