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打仗那都是有总指挥的,在前面带头,鼓舞士兵,发号施令,下面的人才肯卖力,士兵也只听他的话,因此一个战争能否成功,一大部分的原因都取决于这个总指挥的决策是否有效。不过一般能够担任总指挥的都是有很长时间的作战经验,在战争当中懂得如何去发挥部队的优势去赢得对方,也能权衡利弊之下把损失减到最小,更是让士兵对这场战争充满信心,不至于人心散乱。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可是战争和和平时候是不能比的,在那样混乱的局面下信息传达的力度肯定是会下降很多的,就像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领导交给我们什么任务,我们有的时候也会不小心领会错意思,或者是领导本身自己就下达错了命令,不仅是在工作上,其实在打仗的时候,也有上级传错命令,或者是下属把上级的命令给误解了,这种状况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在工作的时候要是不小心把命令给听错了也就是挨顿骂,可你要是在战场上给听错了,那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战争失败,就很严重了。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但其实,在以前还真有不少相关的故事发生,大家都知道戚继光,作为明朝有名的将军,他有个儿子叫戚印,在戚印准备去打仗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一直在告诉他不要着急取胜,要先假装输掉这场战争,然后把敌人骗过来到了仙居城的外面,在带领部队去反攻,这个时候就可以逼得那些倭寇出手,能很好的全部都消灭掉。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可是戚印一上战场就被打上瘾了,早就忘了父亲提醒自己的话,就在打赢后他回到了家里,却被戚继光给下令处死了,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明知故犯,把军情给耽误了,让戚继光很多的决策都彻底被打乱了。这是结局不好的一个例子,也有的例子结局误打误撞的好,就比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当时东晋准备把成汉给攻下,所以就派了兵去打成汉,谁知道成汉的人太多,让士兵打的实在是劳累,结果东晋的将领就让士兵撤退。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结果士兵却听成继续攻打,他们本来已经打算放弃认为打不赢了,可是上面有这个命令就代表快赢了,于是更加有了信心,就这样居然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在近代史上也有这么一个听错上级命令的事情,比起上面那两个还要悲壮。就在豫湘桂战争期间,国民党将领方先觉带着下面的人去守着衡阳,当时日军攻击十分的猛烈,而且两边人数差距也非常大,当时日军十万兵,这边只有一万多。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在得知这个情况后,上面下的命令是和日军耗上七天就可以撤退了,谁知道他居然听成47天,因为当时在战争当中,还没来得及确定,通讯线就被炸毁了,刚开始日军十分的狂妄,是要在七小时之内就把衡阳给攻下来,结果却让方先觉带着一万人誓死抵抗,得知47天,军令如山,他带着部下哪怕坚持到最后一步,也要把日军给拦下来。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就这样,真的奇迹般的挺过了47天,让日本士兵都害怕了,也是硬着头皮在上,而当时方先觉带着这1万人,和日军对抗47天后,剿灭了他们的人五万人,最后虽然衡阳被他们拿下了,但是也让他们敬佩中国人的精神,被这种毅力所打动,也没有去残害当地的百姓。

本该7天撤退,他听成47天,剿灭日军5万士兵,打得他们不知所措

方先觉虽然听错了上级的指挥,但是却让日军为中国所折服,也让更多抗日的人有恒心和毅力去对抗日军,所以有的时候听错指挥不可怕,只要能力挽狂澜,把损失降到最低,虽然听错了,但是也有可能会造成很好的结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