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说历史的女人——第1536期)

在"说历史的女人"第1634期《

恽代英:妻死后发誓终生不娶,守节9年后妻妹要嫁他,他如何做?

》一文中,笔者曾详述了著名革命家恽代英先生的爱情悲歌:他本反对包办婚姻,但最终却同父母包办的结发妻沈葆秀产生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不幸的是,结婚仅两年多妻子便因难产去世,恽代英悲痛欲绝,发誓终生不再续娶。但他为妻子守节9年之后,妻妹沈葆英对他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他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终于同沈葆英再结良缘。

一生同一对姐妹花两次缔结佳缘,也是恽代英的幸运了。然而,天妒英才,恽代英和沈葆英结婚仅仅四年,留下一个儿子后,便为革命英勇就义了。那么他年仅25岁的妻子沈葆英,和只有两岁多的儿子之后的命运如何?本文就来详述这个问题: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一)再续佳缘

仅从纯粹的爱情意义上讲,恽代英是成功而幸运的,因为他先后分别得到了一对美丽而忠贞的姐妹花的爱;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又是不幸的,两段婚姻虽都是绝世佳缘,但都太过短暂。第一段仅两年多;第二段也仅四年多一点(去掉他住监狱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年多),而且两段婚姻,只留下一个儿子,实在是一种很悲剧的爱情了。

为了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本文从恽代英的第二段爱情说起。

事实上,后来的沈家得到恽代英的很大帮助。因为妻子去世不久,岳父也因病离世,沈家失去家长,陷入极大困境。此时恽代英当仁不让地到沈家帮助沈家兄妹,起到了一个"长兄"的作用,他的形象在沈家兄弟姐妹中是比较"高大"的。

1921年,恽代英到中华大学附中当教导主任,当时沈葆秀的一个弟弟就是他的学生。正在创办革命组织互助社的恽代英就常到沈家开会,工作之余,经常辅导妻弟的功课。而那时沈葆秀的四妹沈葆英的英语不好,所以也常让恽代英给他补习英语,沈葆英对姐夫的博学十分推崇。在恽代英的悉心辅导下,沈葆英进步很快。恽代英还给沈家兄妹讲历史、地里知识,讲爱国故事,比如鸦片战争中林则徐的禁烟运动等,这都让沈家兄妹受益匪浅。

后来,恽代英担任黄埔军校教官,又主编《中国青年》杂志,他就经常把这份杂志寄给沈葆英看。沈葆英不但自己阅读(她最欣赏姐夫在杂志中发表的文章),还把杂志给同学们传阅。在姐夫的影响下,沈葆英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并在18岁时入团,19岁入党。在这期间她得到了恽代英的很大鼓励和帮助,并对姐夫产生了爱慕之心。

在双方的频繁通信中,爱情的产生便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于是在1927年1月16日,在恽代英为妻子沈葆秀守节9年之后(也有说是10年),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武昌结婚。由于是续弦,恽代英的婚礼举办得非常简单,可沈葆英豪不在意,心中还是很幸福的。不过婚后,沈葆英基本没有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她大都在为丈夫的安危而担惊受怕,同时自己也屡次遇险……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续弦妻子沈葆英

(二)生离死别

可以说,沈葆英同恽代英结婚的三四年间,二人无时不在"生离死别"中度过。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之后,也就是恽代英和沈葆英结婚3个月后,他们幸福的"蜜月期"便戛然而止。特别是到那年5月,反动军阀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共产党人遭到残害,革命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此期间,恽代英也被敌人的通缉,他不得不离开武昌的家。当时沈葆英要同丈夫一块走,是死是活在一起。但考虑到转移的安全,以及组织的机密等因素,恽代英还是只身一人离去了。

丈夫走后,沈葆英的安全也受到了极大威胁。分头行动。她毅然脱下旗袍,盘了头发,带上礼帽,女扮男装,坐船北上。她上岸后又走了数十里山路,到了乡下的一个远亲家里暂避。

这是很明智的做法。因为恽代英夫妻刚走后不久,敌人便包围了他们的家。他们夫妻二人的照片等都被敌人收走了。找不到他们,敌人把恽代英的父亲和小弟弟带走了。

沈葆英在乡下亲戚家躲避了一段时间,得知丈夫在香港后,她便不顾一切地动身到香港去找恽代英了。为安全起见,她先从汉口坐船绕道上海,然后换海轮,于1928年初来到了香港。

刚到那里,人地生疏,当时已到黄昏时分,她形单影只地在大街上徘徊,感到十分无助。正不知所措之时,竟看到恽代英从远处走来!沈葆英不由得泪流满面。但还未等她一倾离情之时,恽代英悄声严肃地说:"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快走!"

离别数月,此时的恽代英已非之前的丈夫可比了。半年之内,他参与组织了赫赫有名的南昌起义,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已经成为革命的重要领导人。此时沈葆英才意识到,当时恽代英撇下她一人走掉的重大意义了。如果当时丈夫优柔寡断,带着她逃离的话,两人的目标太明显,一旦出差错,则后果难以设想!

恽代英在广州起义失败后,来到香港秘密从事组织的地下工作。此时的恽代英极为消瘦,沈葆英十分心疼。来到丈夫的工作地点后,她便留下来协助恽代英做了宣教干事。

当时香港的局势也很复杂,有不少敌特,恽代英他们工作时也特别小心。他们租住的是老百姓的房子,在二楼。有时恽代英和同志们在家开会,沈葆英就在楼下放哨。但一再小心,有一次还是出事了。

那天夜里,同志们正在楼上开会,沈葆英在楼下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她知道这不是自己人(自己人敲门都有暗号的),就连忙到楼上报信。可为时已晚。房东打开门后,进来好多巡捕,他们直接到楼上抓人。同志们来不及走,都被捆绑了起来。然后巡捕让沈葆英指认谁是领头的恽代英。

幸亏那天恽代英出去办事不在家。于是沈葆英随机应变说自己是从乡下刚来探访亲戚的,不认识这些人。敌人看她打扮土气,像是乡下人,只好放过了她,把那几位同志带走了。

这个地方已经暴露,不再安全了,于是沈葆英赶紧把晾在窗外的一串辣椒收了(这是一种出事故后的暗号,辣椒一收,证明这个地方不能呆了)。然后,沈葆英也黯然离开……

此时,爱人恽代英也不知道在哪里,沈葆英只有再次流浪在异乡的街头。想到自己结婚以来的遭遇,想到好不容易跟丈夫见面了,却又出事了,她十分伤感。但她不敢流露出来,只能在街上灯光比较暗的地方走动。

沈葆英在香港的街头流浪了三天。这天早上,当她在街头徘徊之时,恽代英又突然出现了。她一阵惊喜,又是一句话也没说,赶紧尾随丈夫匆匆地向前走。终于到了安全地带,恽代英看着妻子难过的样子,便鼓励说:"干革命是免不了风险,免不了牺牲的。不能耍小姐脾气啊!我还担心你也被捕了呢,还好,你保护了自己,还算机智!"

在恽代英的鼓励下,沈葆英在香港继续协助丈夫工作。他们东躲西藏,受尽颠簸。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1928年冬,恽代英又同妻子到了上海,协助周恩来做党的秘密工作。这期间他们也有了爱情的结晶。1928年12月15日,沈葆英生下他们唯一的儿子恽希仲。这也是恽代英唯一的后代。当时恽代英得子后十分欣喜,对儿子寄予厚望,于是起了"恽希仲"这个名,希望儿子能像春秋时期的管仲一样成为国之栋梁。此名语出《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

1929年,恽代英在上海担任中央宣传部秘书长,沈葆英一边带孩子,一边协助丈夫工作。同志们开会时,沈葆英担任会议记录。她晚上还要整理资料,十分辛苦,以至于对孩子照顾不周,恽希仲也因缺奶而营养不良,十分瘦弱。

这天,沈葆英抱着儿子喂奶,孩子因吃不饱而哭闹不休。她正伤心掉泪时,恽代英突然回来说:"好了,奶粉来了!"原来,他看妻子心疼自己的儿子,便在晚上加班加点,拼命翻译外国作品赚钱给儿子买了奶粉……

后来,为了不耽误工作,儿子恽希仲在8个月时,被送进了托儿所。

1930年春,沈葆英被派到上海闸北区委会工作,为了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她进了缫丝厂当了一名工人。她教工人们认字、唱歌,还自编歌词,比如一首《女工歌》:"小小年纪小姑娘,手持饭菜筐,冷饭半碗留下充饥肠。进工厂,北风吹进破衣裳,十几个钟头真是长,望不到出厂",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下班时间,沈葆英还给丈夫充当送信的联络员。当时,尽管辛苦,但能给丈夫在一起,沈葆英还是快乐幸福的。

丈夫被捕后,沈葆英十分揪心,但也没有办法,她也不能回家了,只得搬到闸北的贫民窟和普通女工住在一块。

不久恽代英被押到南京中央军人监狱。沈葆英不放心,便去监狱探望他。她从上海到南京,下车后走了几十里路才来到监狱。当他看见丈夫穿着囚衣,头发胡子都长长的,还带着沉重的脚镣和手铐,顿时一阵心酸,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恽代英安慰她说:"我身体还好,没有生过病,等我刑期满了,就回去好好和你过日子……"

然而让沈葆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相会竟是他们夫妻的永诀!本来经过党组织的营救,恽代英是有可能出狱的(沈葆英还给丈夫买了两件新衣服等待丈夫回家穿),可顾顺章突然叛变,出卖了多位革命同志,让恽代英暴露了身份。于是在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敌人枪决。当时他身中数弹,倒在血泊里时,仍在高呼"共产党万岁!"和"劳动人们团结万岁!"

恽代英牺牲时年仅36岁,而那时沈葆英才25岁,他们的儿子恽希仲才两岁多。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三)母子相聚

丈夫牺牲后,沈葆英悲痛欲绝。想当初他可怜的姐姐嫁给恽代英,两人只生活了两年多,姐姐便撒手西去;如今自己再嫁恽代英,某种意义上,是替姐姐来爱对方,照顾对方的。可仅仅四年后,自己活着,而他却走了!沈葆英顿觉对不住姐姐,也对不住代英,更对不住自己才两岁多的儿子。

然而,沈葆英没有倒下,她牢记着丈夫生前的嘱托:"为了党的事业和共同的理想,你无论遇到怎么样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持,把儿子培养成人!"可这又谈何容易。恽代英牺牲后,反动派还要迫害烈士的家属。沈葆英就带着儿子四处逃难。她先回到武昌老家,可老家也被特务们盯住,并被多次搜查。沈葆英只得带着儿子又逃回娘家江苏。

几经周折,为了安全起见,沈葆英最后把儿子寄养在他叔叔恽代贤(恽代英的四弟)家里,自己去寻找党组织了。但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党组织也经常转移,沈葆英也根本不知道组织在哪里。为了生存,她便到江苏南通县的西亭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后来,她考了护士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护士。

1937年,抗战爆发后,沈葆英在第五战区医院服务。她一直没有停止对党组织的寻找。1938年,她从《新华日报》上获悉武汉成立了八路军办事处,并得知周恩来夫妻也在武汉,于是就前去寻找。当她终于见到周恩来夫妻后,便抱着邓颖超痛哭失声。沈葆英说:"这些年,找不到党组织,我就像失群的孤雁,日子太难过了!"

想起英年早逝的恽代英,周恩来夫妻也是不胜唏嘘。周恩来还挂念着他们的儿子恽希仲:"小乐天现在怎么样了?"小乐天是周恩来给恽希仲起的小名。当时他们一同在上海工作时,周恩来和邓颖超非常喜欢小希仲。

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沈葆英被派到战时儿童保育院工作。后来武汉失守,沈葆英带领大批难童一起从武汉转移到四川;随后沈葆英又奔赴延安……

这期间,沈葆英的儿子恽希仲一直跟随叔叔恽代贤生活。1942年4月,13岁的恽希仲在叔叔的带领下也向延安奔去。当时一块走的还有恽代贤的小妹恽代温,还有他的分别只有8岁、11岁、13岁的三个儿子。他们一行人经过千辛万苦,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途径苏、皖、鲁、豫、晋5省,徒步数千里,直到1943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堪称"长征"的艰辛历程,终于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时隔10后,恽希仲终于同母亲团聚了。同母亲分别时,恽希仲才三四岁;可如他今已经是个14岁的大小伙了!初见面,母子俩竟相互认不出来。经周恩来介绍之后,沈葆英抱着儿子大哭不止……

为了安全,恽希仲的叔叔一直没有给他讲过父亲恽代英,此时母亲和周恩来才对他讲起父亲的英勇事迹。恽希仲听后大为感动,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坚强的革命者。恽代英生前的战友们,林伯渠、朱德、叶剑英、李富春等人都来看望沈葆英母子。在他们的关照下,恽希仲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叔叔恽代贤任院长),他成长十分迅速。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四)大器希仲

沈葆英和儿子恽希仲相聚后,都留在延安参加了革命工作。沈葆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子,希望他不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1946年,恽希仲考入晋察冀工业专科学校,并加入共产党。1949年,9月,恽希仲又到北京华北工学院俄文专修班学习。他学习努力,成绩十分优秀。毕业后,于1951年7月被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北京航空局工作。

建国后,沈葆英被分配到国务院机关工作,自此,她为了丈夫未竟的事业,为国家贡献了一辈子。

沈葆英一直对儿子要求很严格,让他不要忘记乃父的革命志向。她以丈夫恽代英生前说过的话激励儿子:"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他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如今新中国诞生了,更需要有人来建设。恽代英生前说过:"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因为青年的感情丰富,气性刚烈。他们不知道隐忍羞辱,他们不知道躲避危险,所以他们见到应当革命时,便会勇猛的为革命而奋斗!"

恽希仲永远铭记这些父亲的箴言,他也做得很好。后来他又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学成回国后,一直奋斗在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成为一名卓越的航天科技人才。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终成大器。

恽希仲理想坚定、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革命本色,生活十分朴素而低调。做为党组织重点保护的四十七位著名英烈子弟之一,国家给予特别补助,但他一生从未向任何人讲过这件事,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曾有记者如此问他:"改革开放以后,许多红二代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你怎么没有动一动?"他笑着回答说:"我是做技术工作的,不善于从政。"恽希仲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航天科技事业。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1982年,恽代英夫人沈葆英携儿子恽希仲(左一)、孙女恽梅在烈士牺牲处合影.

(五)母子高寿

沈葆英女士从25岁失去挚爱恽代英后,一直致力于革命工作,再不言爱。她为爱独守58年后,于1989年无愧而逝,享年83岁,好人得以善终。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她当得此殊荣。儿子恽希仲也很长寿,他于2012年8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姐亡9年后,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后丧夫,独守58年,子成大器

恽希仲生前只有一个愿望,因为从小就失去父爱,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到上海的龙华烈士陵园与父亲相伴。经中央批准,他最终被安葬在父亲恽代英身边。父子相别81年之后,恽希仲终于向父亲走去……

但令心似"金刚"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