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川军报告,说打死了一名红军高级将领,蒋介石听了名字竟吓一大跳

川军报告,说打死了一名红军高级将领,蒋介石听了名字竟吓一大跳

(电视连续剧《正者无敌》)

两个多月之后,田颂尧得以收复巴中三县。

田颂尧懵了,是那种随时都想喜极而泣的懵。成都巷战后,连他自己都一度有了种不祥之感,觉得自己的军队可能要沦落为不能打仗的垃圾了,没想到小子们如此争气长脸。

知道对手是谁吗,是蒋介石也要惧其三分的红军啊,你们就算真是垃圾,也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经历太多坎坷的“成功人士”,其表现也往往会有些反常。

田颂尧给人的印象,一向都比较平庸拘谨,不然也不会被人叫作冬瓜了,可就这么一个老实孩子,一下子变得出奇高调。在各种文告上,田颂尧使用的头衔都是“督办兼军长”,就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已经升了官,成了督办。

田颂尧一再“告捷”,每次都能得到蒋介石的回电嘉奖,称赞他“迭克名城”,并且还提出,要田颂尧把他“取得节节胜利的战略战术”总结一下,以便上报交流经验。

川军报告,说打死了一名红军高级将领,蒋介石听了名字竟吓一大跳

这抬举的,几乎就把田颂尧当成川中名将了,让冬瓜想不飘飘然都不可能,在忘乎所以的情况下,闹出了不少笑话。

师长王铭章在占领巴中三县里的通江县城后,曾发电报给田颂尧,说通江城的各条大街都被红军改了名,改成了已故红军战将的名字。

举例来说,某街的名字就叫“恽代英街”……

王铭章的意思是,红军这么做,自有道理,不如我们也跟着学,比如川军里面战死了谁谁谁,可以用他的名字来换掉“恽代英”。

田颂尧同意,并把电报交给幕僚办理。

这个世上,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田颂尧已经够冬瓜了,他的幕僚还要冬瓜。拿了电报看见有恽代英的名字,马上跑去报告田颂尧:“我见过这个叫恽代英的人的名字,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现在肯定是被我们打死了。这是大功一件,应该专案上报。”

田颂尧一听大喜:我还以为恽代英是红军里面的小军官呢,原来是大人物,当然不可错过,

当下便上报蒋介石,说他的部队把“红军高级将领恽代英”给打死了。

川军报告,说打死了一名红军高级将领,蒋介石听了名字竟吓一大跳

蒋介石接到战报又惊又疑。

恽代英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对于有黄埔军校校长背景的蒋介石来说,不可能不熟悉。让他感到格外吃惊的是,早在两年前,恽代英已经在南京被予以处决,处决令还是他亲自下达的,怎么又在四川出现,而且被重新打死了一次?

可是田颂尧在报告上说得有鼻子有眼,活脱脱真有那么回事。

“死而复生”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直接原因就是被处决者身份没查清楚,也或者名气太大,有人冒名顶替。蒋介石便回了封电报,让田颂尧把情况说详细一些:这“恽代英”究竟是何时,何地,被何人打死的。

正因为“重要”,蒋介石就问得极其具体,包括死时情况,尸体下落,证件证物,都一个也没放过。

接到蒋介石的电报,田颂尧不敢怠慢,随即转问王铭章。

川军报告,说打死了一名红军高级将领,蒋介石听了名字竟吓一大跳

王铭章的回复是:就看到通江城里有恽代英的街名,不知详情如何——敢情王师长更不知恽代英是何方神圣。

田颂尧急得满头大汗,说你再仔细查查看,说不准是基层部队干的呢?

王铭章领命分别致电各部,自然全都石沉大海,谁都说与此无关。

不是没人想冒功,可像这种蒋介石亲自过问,细到连证件证物都要追查的,又有谁活腻歪了,敢碰这个霉头?

田颂尧这才明白,“川军打死恽代英”纯属子虚乌有。偏偏蒋介石对此事还很关心,一再来电追问,田颂尧无奈之下,只好红着脸,原原本本地报告了实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