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說曆史的女人——第1536期)

在"說曆史的女人"第1634期《

恽代英:妻死後發誓終生不娶,守節9年後妻妹要嫁他,他如何做?

》一文中,筆者曾詳述了著名革命家恽代英先生的愛情悲歌:他本反對包辦婚姻,但最終卻同父母包辦的結發妻沈葆秀産生了至死不渝的愛情。不幸的是,結婚僅兩年多妻子便因難産去世,恽代英悲痛欲絕,發誓終生不再續娶。但他為妻子守節9年之後,妻妹沈葆英對他産生了純潔的愛情;他經過一番艱難的抉擇,終于同沈葆英再結良緣。

一生同一對姐妹花兩次締結佳緣,也是恽代英的幸運了。然而,天妒英才,恽代英和沈葆英結婚僅僅四年,留下一個兒子後,便為革命英勇就義了。那麼他年僅25歲的妻子沈葆英,和隻有兩歲多的兒子之後的命運如何?本文就來詳述這個問題: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一)再續佳緣

僅從純粹的愛情意義上講,恽代英是成功而幸運的,因為他先後分别得到了一對美麗而忠貞的姐妹花的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又是不幸的,兩段婚姻雖都是絕世佳緣,但都太過短暫。第一段僅兩年多;第二段也僅四年多一點(去掉他住監獄的時間,其實隻有三年多),而且兩段婚姻,隻留下一個兒子,實在是一種很悲劇的愛情了。

為了澄清一些不必要的誤會,本文從恽代英的第二段愛情說起。

事實上,後來的沈家得到恽代英的很大幫助。因為妻子去世不久,嶽父也因病離世,沈家失去家長,陷入極大困境。此時恽代英當仁不讓地到沈家幫助沈家兄妹,起到了一個"長兄"的作用,他的形象在沈家兄弟姐妹中是比較"高大"的。

1921年,恽代英到中華大學附中當教導主任,當時沈葆秀的一個弟弟就是他的學生。正在創辦革命組織互助社的恽代英就常到沈家開會,工作之餘,經常輔導妻弟的功課。而那時沈葆秀的四妹沈葆英的英語不好,是以也常讓恽代英給他補習英語,沈葆英對姐夫的博學十分推崇。在恽代英的悉心輔導下,沈葆英進步很快。恽代英還給沈家兄妹講曆史、地裡知識,講愛國故事,比如鴉片戰争中林則徐的禁煙運動等,這都讓沈家兄妹受益匪淺。

後來,恽代英擔任黃埔軍校教官,又主編《中國青年》雜志,他就經常把這份雜志寄給沈葆英看。沈葆英不但自己閱讀(她最欣賞姐夫在雜志中發表的文章),還把雜志給同學們傳閱。在姐夫的影響下,沈葆英參加了共産黨的外圍組織"讀書會",并在18歲時入團,19歲入黨。在這期間她得到了恽代英的很大鼓勵和幫助,并對姐夫産生了愛慕之心。

在雙方的頻繁通信中,愛情的産生便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于是在1927年1月16日,在恽代英為妻子沈葆秀守節9年之後(也有說是10年),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武昌結婚。由于是續弦,恽代英的婚禮舉辦得非常簡單,可沈葆英豪不在意,心中還是很幸福的。不過婚後,沈葆英基本沒有過上幾天安穩日子,她大都在為丈夫的安危而擔驚受怕,同時自己也屢次遇險……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續弦妻子沈葆英

(二)生離死别

可以說,沈葆英同恽代英結婚的三四年間,二人無時不在"生離死别"中度過。

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之後,也就是恽代英和沈葆英結婚3個月後,他們幸福的"蜜月期"便戛然而止。特别是到那年5月,反動軍閥許克祥在湖南長沙發動反革命政變"馬日事變",共産黨人遭到殘害,革命受到了嚴重威脅。

在此期間,恽代英也被敵人的通緝,他不得不離開武昌的家。當時沈葆英要同丈夫一塊走,是死是活在一起。但考慮到轉移的安全,以及組織的機密等因素,恽代英還是隻身一人離去了。

丈夫走後,沈葆英的安全也受到了極大威脅。分頭行動。她毅然脫下旗袍,盤了頭發,帶上禮帽,女扮男裝,坐船北上。她上岸後又走了數十裡山路,到了鄉下的一個遠親家裡暫避。

這是很明智的做法。因為恽代英夫妻剛走後不久,敵人便包圍了他們的家。他們夫妻二人的照片等都被敵人收走了。找不到他們,敵人把恽代英的父親和小弟弟帶走了。

沈葆英在鄉下親戚家躲避了一段時間,得知丈夫在香港後,她便不顧一切地動身到香港去找恽代英了。為安全起見,她先從漢口坐船繞道上海,然後換海輪,于1928年初來到了香港。

剛到那裡,人地生疏,當時已到黃昏時分,她形單影隻地在大街上徘徊,感到十分無助。正不知所措之時,竟看到恽代英從遠處走來!沈葆英不由得淚流滿面。但還未等她一傾離情之時,恽代英悄聲嚴肅地說:"這裡不是說話之地,快走!"

離别數月,此時的恽代英已非之前的丈夫可比了。半年之内,他參與組織了赫赫有名的南昌起義,參與上司了廣州起義,已經成為革命的重要上司人。此時沈葆英才意識到,當時恽代英撇下她一人走掉的重大意義了。如果當時丈夫優柔寡斷,帶着她逃離的話,兩人的目标太明顯,一旦出差錯,則後果難以設想!

恽代英在廣州起義失敗後,來到香港秘密從事組織的地下工作。此時的恽代英極為消瘦,沈葆英十分心疼。來到丈夫的工作地點後,她便留下來協助恽代英做了宣教幹事。

當時香港的局勢也很複雜,有不少敵特,恽代英他們工作時也特别小心。他們租住的是老百姓的房子,在二樓。有時恽代英和同志們在家開會,沈葆英就在樓下放哨。但一再小心,有一次還是出事了。

那天夜裡,同志們正在樓上開會,沈葆英在樓下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她知道這不是自己人(自己人敲門都有暗号的),就連忙到樓上報信。可為時已晚。房東打開門後,進來好多巡捕,他們直接到樓上抓人。同志們來不及走,都被捆綁了起來。然後巡捕讓沈葆英指認誰是領頭的恽代英。

幸虧那天恽代英出去辦事不在家。于是沈葆英随機應變說自己是從鄉下剛來探訪親戚的,不認識這些人。敵人看她打扮土氣,像是鄉下人,隻好放過了她,把那幾位同志帶走了。

這個地方已經暴露,不再安全了,于是沈葆英趕緊把晾在窗外的一串辣椒收了(這是一種出事故後的暗号,辣椒一收,證明這個地方不能呆了)。然後,沈葆英也黯然離開……

此時,夫妻恽代英也不知道在哪裡,沈葆英隻有再次流浪在異鄉的街頭。想到自己結婚以來的遭遇,想到好不容易跟丈夫見面了,卻又出事了,她十分傷感。但她不敢流露出來,隻能在街上燈光比較暗的地方走動。

沈葆英在香港的街頭流浪了三天。這天早上,當她在街頭徘徊之時,恽代英又突然出現了。她一陣驚喜,又是一句話也沒說,趕緊尾随丈夫匆匆地向前走。終于到了安全地帶,恽代英看着妻子難過的樣子,便鼓勵說:"幹革命是免不了風險,免不了犧牲的。不能耍小姐脾氣啊!我還擔心你也被捕了呢,還好,你保護了自己,還算機智!"

在恽代英的鼓勵下,沈葆英在香港繼續協助丈夫工作。他們東躲西藏,受盡颠簸。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1928年冬,恽代英又同妻子到了上海,協助周恩來做黨的秘密工作。這期間他們也有了愛情的結晶。1928年12月15日,沈葆英生下他們唯一的兒子恽希仲。這也是恽代英唯一的後代。當時恽代英得子後十分欣喜,對兒子寄予厚望,于是起了"恽希仲"這個名,希望兒子能像春秋時期的管仲一樣成為國之棟梁。此名語出《管子·小匡》:"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

1929年,恽代英在上海擔任中央宣傳部秘書長,沈葆英一邊帶孩子,一邊協助丈夫工作。同志們開會時,沈葆英擔任會議記錄。她晚上還要整理資料,十分辛苦,以至于對孩子照顧不周,恽希仲也因缺奶而營養不良,十分瘦弱。

這天,沈葆英抱着兒子喂奶,孩子因吃不飽而哭鬧不休。她正傷心掉淚時,恽代英突然回來說:"好了,奶粉來了!"原來,他看妻子心疼自己的兒子,便在晚上加班加點,拼命翻譯外國作品賺錢給兒子買了奶粉……

後來,為了不耽誤工作,兒子恽希仲在8個月時,被送進了事先串通的人所。

1930年春,沈葆英被派到上海閘北區委會工作,為了宣傳革命發動群衆,她進了缫絲廠當了一名勞工。她教勞工們認字、唱歌,還自編歌詞,比如一首《女工歌》:"小小年紀小姑娘,手持飯菜筐,冷飯半碗留下充饑腸。進工廠,北風吹進破衣裳,十幾個鐘頭真是長,望不到出廠",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下班時間,沈葆英還給丈夫充當送信的聯絡員。當時,盡管辛苦,但能給丈夫在一起,沈葆英還是快樂幸福的。

丈夫被捕後,沈葆英十分揪心,但也沒有辦法,她也不能回家了,隻得搬到閘北的貧民窟和普通女工住在一塊。

不久恽代英被押到南京中央軍人監獄。沈葆英不放心,便去監獄探望他。她從上海到南京,下車後走了幾十裡路才來到監獄。當他看見丈夫穿着囚衣,頭發胡子都長長的,還帶着沉重的腳鐐和手铐,頓時一陣心酸,哽咽着說不出話來。恽代英安慰她說:"我身體還好,沒有生過病,等我刑期滿了,就回去好好和你過日子……"

然而讓沈葆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相會竟是他們夫妻的永訣!本來經過黨組織的營救,恽代英是有可能出獄的(沈葆英還給丈夫買了兩件新衣服等待丈夫回家穿),可顧順章突然叛變,出賣了多位革命同志,讓恽代英暴露了身份。于是在1931年4月29日,恽代英被敵人槍決。當時他身中數彈,倒在血泊裡時,仍在高呼"共産黨萬歲!"和"勞動人們團結萬歲!"

恽代英犧牲時年僅36歲,而那時沈葆英才25歲,他們的兒子恽希仲才兩歲多。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三)母子相聚

丈夫犧牲後,沈葆英悲痛欲絕。想當初他可憐的姐姐嫁給恽代英,兩人隻生活了兩年多,姐姐便撒手西去;如今自己再嫁恽代英,某種意義上,是替姐姐來愛對方,照顧對方的。可僅僅四年後,自己活着,而他卻走了!沈葆英頓覺對不住姐姐,也對不住代英,更對不住自己才兩歲多的兒子。

然而,沈葆英沒有倒下,她牢記着丈夫生前的囑托:"為了黨的事業和共同的理想,你無論遇到怎麼樣的困難與挫折,都要堅持,把兒子培養成人!"可這又談何容易。恽代英犧牲後,反動派還要迫害烈士的家屬。沈葆英就帶着兒子四處逃難。她先回到武昌老家,可老家也被特務們盯住,并被多次搜查。沈葆英隻得帶着兒子又逃回娘家江蘇。

幾經周折,為了安全起見,沈葆英最後把兒子寄養在他叔叔恽代賢(恽代英的四弟)家裡,自己去尋找黨組織了。但在當時的白色恐怖下,黨組織也經常轉移,沈葆英也根本不知道組織在哪裡。為了生存,她便到江蘇南通縣的西亭國小當了一名代課教師。後來,她考了護士學校,畢業後當了一名護士。

1937年,抗戰爆發後,沈葆英在第五戰區醫院服務。她一直沒有停止對黨組織的尋找。1938年,她從《新華日報》上獲悉武漢成立了八路軍辦事處,并得知周恩來夫妻也在武漢,于是就前去尋找。當她終于見到周恩來夫妻後,便抱着鄧穎超痛哭失聲。沈葆英說:"這些年,找不到黨組織,我就像失群的孤雁,日子太難過了!"

想起英年早逝的恽代英,周恩來夫妻也是不勝唏噓。周恩來還挂念着他們的兒子恽希仲:"小樂天現在怎麼樣了?"小樂天是周恩來給恽希仲起的小名。當時他們一同在上海工作時,周恩來和鄧穎超非常喜歡小希仲。

在周恩來的幫助下,沈葆英被派到戰時兒童保育院工作。後來武漢失守,沈葆英帶領大批難童一起從武漢轉移到四川;随後沈葆英又奔赴延安……

這期間,沈葆英的兒子恽希仲一直跟随叔叔恽代賢生活。1942年4月,13歲的恽希仲在叔叔的帶領下也向延安奔去。當時一塊走的還有恽代賢的小妹恽代溫,還有他的分别隻有8歲、11歲、13歲的三個兒子。他們一行人經過千辛萬苦,沖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途徑蘇、皖、魯、豫、晉5省,徒步數千裡,直到1943年8月,經過一年多的堪稱"長征"的艱辛曆程,終于到達革命聖地延安。

時隔10後,恽希仲終于同母親團聚了。同母親分别時,恽希仲才三四歲;可如他今已經是個14歲的大小夥了!初見面,母子倆竟互相認不出來。經周恩來介紹之後,沈葆英抱着兒子大哭不止……

為了安全,恽希仲的叔叔一直沒有給他講過父親恽代英,此時母親和周恩來才對他講起父親的英勇事迹。恽希仲聽後大為感動,發誓要繼承父親的遺志,做一個堅強的革命者。恽代英生前的戰友們,林伯渠、朱德、葉劍英、李富春等人都來看望沈葆英母子。在他們的關照下,恽希仲到延安自然科學院學習(叔叔恽代賢任院長),他成長十分迅速。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四)大器希仲

沈葆英和兒子恽希仲相聚後,都留在延安參加了革命工作。沈葆英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兒子,希望他不辜負父親的期望,成為國家有用人才。

1946年,恽希仲考入晉察冀工業專科學校,并加入共産黨。1949年,9月,恽希仲又到北京華北工學院俄文專修班學習。他學習努力,成績十分優秀。畢業後,于1951年7月被配置設定到第二機械工業部和北京航空局工作。

建國後,沈葆英被配置設定到國務院機關工作,自此,她為了丈夫未竟的事業,為國家貢獻了一輩子。

沈葆英一直對兒子要求很嚴格,讓他不要忘記乃父的革命志向。她以丈夫恽代英生前說過的話激勵兒子:"我身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願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他燃燒起來,燒掉古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

如今新中國誕生了,更需要有人來建設。恽代英生前說過:"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因為青年的感情豐富,氣性剛烈。他們不知道隐忍羞辱,他們不知道躲避危險,是以他們見到應當革命時,便會勇猛的為革命而奮鬥!"

恽希仲永遠銘記這些父親的箴言,他也做得很好。後來他又到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學成回國後,一直奮鬥在我國航天科技領域,成為一名卓越的航天科技人才。他完成了父親的遺願,終成大器。

恽希仲理想堅定、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革命本色,生活十分樸素而低調。做為黨組織重點保護的四十七位著名英烈子弟之一,國家給予特别補助,但他一生從未向任何人講過這件事,從不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曾有記者如此問他:"改革開放以後,許多紅二代都走上了從政的道路,你怎麼沒有動一動?"他笑着回答說:"我是做技術工作的,不善于從政。"恽希仲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航天科技事業。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1982年,恽代英夫人沈葆英攜兒子恽希仲(左一)、孫女恽梅在烈士犧牲處合影.

(五)母子高壽

沈葆英女士從25歲失去摯愛恽代英後,一直緻力于革命工作,再不言愛。她為愛獨守58年後,于1989年無愧而逝,享年83歲,好人得以善終。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她當得此殊榮。兒子恽希仲也很長壽,他于2012年8月16日因病去世,享年84歲。

姐亡9年後,她嫁姐夫恽代英,4年後喪夫,獨守58年,子成大器

恽希仲生前隻有一個願望,因為從小就失去父愛,希望自己去世後能到上海的龍華烈士陵園與父親相伴。經中央準許,他最終被安葬在父親恽代英身邊。父子相别81年之後,恽希仲終于向父親走去……

但令心似"金剛"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文/說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