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精讀媽:千萬不要小看玩得好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會更豐富多彩,他們未來的人生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感動。

作者:一鳴(爸媽精讀作者)

你知道嗎?小小的牙簽也能玩出新花樣!

近日,一個小男生把牙簽粘到鼻尖上,小嘴一吹,牙簽很配合地呼呼轉動着,像個小小的螺旋槳。

小男孩的姐姐發現後拍下這一幕,并傳到網上,引來無數網友的熱議。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有網友說,孫悟空icon的金箍棒也沒你玩的花花,有才。

也有網友說,這水準都可以發電了。

雖然會玩的孩子總能讓我們眼前一亮,但一些父母都會談玩色變,總覺得愛玩的孩子讓人頭疼,而且影響學習。

但一味地壓制孩子玩的欲望,會讓他們喪失活力。

馬雲曾經提出:

“如果我們再一味的要求孩子死記硬背,30年後,孩子是找不到工作的。因為,孩子能幹的,機器人比他做得更好。

比占有知識更重要的,是擁抱智慧,要讓孩子在體驗和遊玩中擺脫重複和機械,成為一個有感情有創造的人。這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标。”

孩子會玩不是一件壞事,未來世界,會掌握在那些會玩的孩子手中。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會玩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強

上周末帶兒子去公園玩,旁邊有個穿白衣服的小女孩,她大概5、6歲,正在用玩具水壺往花壇裡灑水。

不一會,跑過來一個穿粉色衣服的女孩,年齡跟白衣服女孩差不多。

她很有禮貌地問白衣服女孩:“我能不能玩一下你的小水壺?”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白色衣服的女孩立馬搖頭說,不可以。

粉色衣服的女孩又說,我這裡有玻璃球,可以跟你換着玩嗎?

被再一次拒絕後,粉色小女孩想了想,就飛快地離開了,不一會,她又氣喘籲籲地回來了。

她告訴白衣女孩說,她手裡有一些種子,她們可以一人一半,一起種在土裡,然後用水壺澆水。

白衣女孩立馬高興地同意了,兩個孩子開心地玩了很久。

粉衣女孩不輕易放棄通過想辦法,玩到了她喜歡的小水壺。

越是會玩的孩子,他們身上往往伴随着越挫越勇的鬥志和不輕易認輸的韌勁。

同僚的兒子喜歡打籃球,用他的話說:就沒有一場球解決不了的事。

去年上高一,開始住校,同僚擔心他第一次跟同學合住不習慣,結果他跟舍友打了兩場籃球,彼此就處成了鐵哥們。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他每天過得豐富而充實,練就了一顆強大的内心。

小時候沒有無拘無束玩耍過的孩子,長大後更難适應新的環境。

而那些自由暢玩的孩子,長大後無論社交能力、抗壓能力,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安東尼說過:

“你可以從老師那裡學會如何限制自己的行為,但你無法是以變成社交強人,隻有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強。”

在玩耍中,孩子是自然地學會分享、輪候、尊重,學會交流技巧,學會如何維持關系。

相比不敢玩、不會玩的孩子,長大了多性格沉悶、處世拘謹、焦慮壓力,生活無趣、待人冷漠且缺少朋友,常被邊緣化。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會玩,那麼他的人際關系一定不會差,最主要的是,這樣的孩子内心一定充滿力量。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會玩的孩子,更有創造力

網上有這樣一對母子,他們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場“頭腦風暴”。

媽媽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蘑菇,剛準備做菜時,卻發現竟被兒子變成了烏龜;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媽媽媽要做紅燒茄子,找了半天才發現,兒子已經用茄子給媽媽做了一雙高跟鞋。

這個愛搞小“發明”的小男孩叫子成,今年六歲,是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

平時,小子成也是個乖孩子,但就是喜歡整蠱媽媽。

這不,吃面條時,他竟用面條支起了毛衣,還别說,這手法看上去倒是有模有樣的。

男娃不光有着驚人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他還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為了更高效地完成數學作業,他自己發明了一個簡易的加減乘除電腦,媽媽怎麼出題,這個電腦都能快速算出來。

喜歡動手又動腦的小子成,受到越來越多網友的喜愛。

在玩耍時,孩子能夠接觸到更豐富的刺激,看到、聽到、觸摸到的一切都能給他帶來新的體驗,并讓他的大腦産生新奇的想法。

阿爾法狗連赢60場棋局背後的工程師戴密斯·哈薩比斯,也正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玩,對圍棋着迷,對計算機程式設計着迷,才促使他一路學下去,一路玩下去。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玩是孩子認識世界、開發學習能力的工具,玩在本質上是一種智力活動。

面對孩子喜歡的事物,他們就擁有一定的自主性,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會玩的孩子才會學

前不久,高中生饒依珂,榮獲第18屆“明天小小科學家”一等獎,全國隻有3人獲得此稱号。

她接受采訪時說:“我獲得重大榮譽是因為貪玩。”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饒依珂的童年特别貪玩,家裡的拖把、電燈都是她的玩具。

她的父母沒有阻止她玩,也沒有壓制她的好奇心,愛玩,讓她從小對發明創作很感興趣,她的多項發明已申請了國家專利。

愛玩,成就了她獲得的榮譽。

李玫瑾教授曾說:運動是大腦的聰明藥,愛玩的小孩往往更優秀,成績也更好。

生物心理學家羅森茨威格曾用老鼠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把基因類似的老鼠分成三組!

第一組被一起放在标準的籠子裡,進行普通喂養;

第二組單獨隔開,放在不透明、光線昏暗的籠子裡喂養;

第三組被放進玩具齊全、光線充足的大籠子裡喂養。

實驗發現,環境越好、玩得越好的老鼠,大腦發育得最好。

會玩的老鼠大腦發育最好,而聰明的孩子也是玩出來的。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在孩子發展階段,玩,對孩子的發展影響深遠。

我們在運動時産生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玩耍後,孩子心情愉快,學得自然又快又牢。

會玩的孩子才會學。

如果孩子每天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容易精神焦躁、緊張,最後厭學。

每天給孩子一個固定的玩耍時間,比如放學後半小時或1小時,那麼孩子就有機會放松一下,讓身體舒展一下,大腦休息休息,反而更利于高效學習。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愛玩是每個孩子應有的天性

可很多家長懷揣“玩物喪志”的心理,粗暴地認為玩就是在“不務正業”!

美國著名超級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在他的《全新思維》中說:人類社會已經步入“右腦時代”,而這個時代屬于那些擁有不同思維的人。

而要想擁有不同思維,人必須得有娛樂的能力。

相比較西方國家的孩子,我們很多孩子計算能力非常好,但創造力薄弱,其實歸結起來就是缺少“玩”的機會。

是以不要一直把孩子關在狹小的房間,去做各種功課,上各種興趣班。

沙子、泥土、樹木才能給予他們想要的,才能激發孩子們的内在潛力。

千萬不要小看玩得好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會更豐富多彩,他們未來的人生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和感動。

國小生把牙簽玩出新花樣:千萬别小看一個會玩的孩子

作者簡介:一鳴,爸媽精讀專欄作者,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