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胜。那么,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击战这种作战方式?进行闪击战需要什么条件呢?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从敌对双方实力强弱的对比来看,德国人力不足、资源缺乏,无力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只有运用“闪击”战略才可能使其称霸战略得逞。也就是从政治角度说,“闪击战”也可以说是侵略者色厉内茬、外强中干的表现。

纳粹德国明白,自己所发动的这次战争是侵略战争,是争霸战争,是掠夺战争,不仅与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对立,而且也违背了本国人民的意愿。战争越持久,人民的反抗就越强烈。纳粹德国妄图以闪击战的胜利来巩固内部统治,维持民心士气,以免人民群众的反对而影响战争的结局。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如果说国家目标、战略目标和政策策略主要代表国家对战争的‘需要’,那么国家力量则代表‘可能’,只有把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战略目标才能得到实现,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德国法西斯在二战中采取了分化瓦解、力避两线作战以及闪击作战的军事策略,很大程度上就是跟德国的国家力量及综合国力有关系。

德国在二战前的版图大约为4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0万,国家小,人口少,资源有限,尤其缺少战略原料,一些战略物资都要靠进口。战前,德国原油、铁矿砂的进口量占65%,橡胶的进口量占85%,锌、铝、矾土的进口量占90%以上。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要比英法严重,但纳粹运动的迅猛发展、希特勒上台后的扩军备战,让德国的备战工作要比其对手英法下手更早,处于领先地位。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例如:1938年英国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德国则占17%;1939年,英国军费猛增至国民生产总值的18%,但仍低于德国的23%,尽管如此,战争前夕,德国经济已经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例如国债高筑;外汇枯竭,储存几乎等于零;许多战略原料尚未做到自给自足;弹药供应也不充足。以上经济方面的弱点,也是决定德国战略方针采取闪击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纳粹德国的闪击战在二战初期大行其道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从技术装备来看,当时德国拥有生产先进的坦克、飞机等武器的巨大能力,为其实施闪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手段。纵观人类历史,先后经历了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一直到新时代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等一系列军事革命,这些军事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在坦克、飞机、无线电技术设备等新式武器装备批量生产并广泛利用的条件下,二战前后,发生了从热兵器战争到机械化战争演变的军事革命,对二战以至今后的战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使德国发动闪击战成为可能。

二战德国为什么要采取闪电战?其实是侵略者外强中干的表现

所以说德国能发动闪电战而英法不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德国的科技和军事理念已经领先对方,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一场综合国力的对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