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燕歌行》里的这句诗,勾勒了一副军士在前线奋战至死而将军却在帐中贪图享乐的悲凉场景。

在刀枪无眼的战场上,将军的指挥对于军队来说尤为重要。将无能,则士枉死。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除了因为我们站在正义的一方,团结一心之外,还多亏了英明勇敢的将领对战况敏锐的察觉。据传,在某次战场上,将军吃饭时偶然发现了一只鸟,感觉到一场的他立即停下了筷子,当机立断,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将有大难。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

这位将军的名字叫做许亨植。许亨植又名李熙山,是朝鲜族人,他的父辈原不是中国人。许亨植1909年出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当时他的父亲正在参与朝鲜的“义兵运动”,目的是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可惜以失败告终。年幼的许亨植被迫和父亲背井离乡来到中国,流亡到中国东北,后来定居于辽宁开原,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中国人。许亨植的少年时代过得并不富裕,生于二十世纪初的他恰逢千年不遇的战乱,国运飘零,家亦难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居住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百姓民不聊生。贫困让他无法进入学堂,但是聪慧无比的许亨植头悬梁,锥刺股,不仅自学学会了朝鲜语。还看了不少汉语书籍,为今后的岁月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培养了他对于战场形势敏锐的察觉能力,之后对鸟儿事件的精确判断,也许就源于此时他对自己能力的刻苦训练与学习。旧中国苛捐杂税压得民众苦不堪言,为了补贴家用,十五岁的亨植不得不去参加农业劳动。

也正是这个时候,很多流亡到东北的朝鲜爱国志士多在开原一带进行抗日活动。许亨植在家乡经常同爱国人士接触,阅读一些进步书籍,思想进步很快。1929年,许亨植一家搬到了哈尔滨,他和中国共产党组织进行了更多的接触,并且如愿于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中共在那个时代坚实的新鲜血液。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为抗日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成为日本全面侵华的导火索,至此,日本再也不隐藏自己的狼子野心,口出狂言声称要三个月吞并中国。许亨植此时已经成为了第三军新编三师的师长,但他仍然保留着在基层磨炼时的习惯,与将士们同进同出,丝毫不摆出官架子。作为一个师长,许亨植的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于日军周旋之时,让敌军无数次陷于陷阱与麻烦之中,为共同作战的军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同时,他也不是高适《燕歌行》里那种只会龟缩在指挥部里贪图享乐的将军,每每开战,他必定与战士们一起冲在最前线,枪林弹雨丝毫不惧,无论多么艰苦,无论有多少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队伍中任何一个兵。在一次战役中,许亨植带领部队对日军进行了出其不意的打击,成功把日军的铁轨和情报点销毁,对当时的抗战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数次在战场上的表现,他还有了“许大胆”这个绰号。许亨植早已有了家室,但是他深知,国破则家亡,如果无法守住祖国,那么也不会有安稳的小家。舍小为大,许亨植为抗日战争时刻准备奉献所有。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异于常人的敏锐观察

抗日战争持续了八年,在这八年间,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无数能人志士用尽浑身解数,试图拯救正在沉沦的东方雄狮。在无数次大小战役中,许亨植和将士们深入祖国大地,走遍了许多复杂的地形。一次特殊的经历,使全军的将士们都印象深刻。那是一次军队的常规任务,为了躲避日军的地毯式搜查,我军向来会选择人迹罕至,人烟未到的深山老林,或者河谷之中行动,不贪图一点便利,绝对不会给日军任何可乘之机。

然而,在深林中行军注定不会顺利,行军速度也会和平坦大道有所差距,天黑之后,他们便就近在河边安营扎寨,准备好好休息一夜,第二天继续赶路。晚上没有出现任何意外,但是第二天一早,许亨植却发现,四周有些不对劲。他在吃早饭时,偶然发现前面的树枝上停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鸟儿,这个不同寻常的漂亮生物立即引起了他的警惕。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按理说,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生物为了避免被天敌注意到,大多慢慢进化出了善于伪装的外表,或是与大树颜色融为一体,或是与湿润的土地颜色一致,绝不会如此鲜艳地暴露自己的位置。并且此时,战火纷飞,百姓食不果腹,就连动物,都缺少食物,可这只鸟儿的毛却油光水滑,不像是遭受了饥饿的样子,一看就是受到过精心的饲养,最为关键的是,它并不像是本地会出现的鸟类品种。思考过后,许亨植心中警铃大作,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确定了这一定是日军派来勘探我方军情的鸟。

如此隐蔽的侦查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了,可是许亨植并非常人,多年以来在战场上的摸爬滚打磨练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他当即放下碗筷,下令全军将士,立即停止进食,两分钟内收拾后勤集结完毕,违者按照军令处置。然而,此刻的将士都已经非常疲劳了,连日的急速行军加上缺少食物,耗费了他们的体力,所以此次的撤退行动出人意料的迟缓,许亨植看在眼里,他拼命地催促着。

如果此刻他们可以立即离开,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因为他忽然意识到,早上几个士兵做饭时升起的炊烟也许也进一步暴露了他们的位置,所以这只鸟儿才能来得那么快。可是上天却没有帮助许亨植,来势汹汹的日军在他们离开之前就火速追了上来,一直不断的跟随着他们,虽然当时我军已经知道了敌人的动向,但因为部队里面缺乏粮食,再加上这些士兵们体力不支,行军速度没有办法跟上大部队,导致很多士兵都掉了队。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许亨植绝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士兵,为了解救他们,他不得不留下来与日军决一死战,经过了数小时的苦苦挣扎,我军最终弹尽粮绝,许亨植的军队不敌,他本人也不幸被击中,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三岁。“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许亨植一个将军最为意气风发的年纪。1929年春天,他与志同道合的伴侣金正淑结为夫妻,少年夫妇,恩爱甚笃。

可许亨植并未贪图温柔乡,金正淑更不是他的英雄冢,金正淑支持丈夫的抗战事业,她从未抱怨过,为了家,为了国,无怨无悔,她深知,许亨植所进行的事业,事关祖国的危急存亡,上无能,下揭竿而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必定会到来。可是许亨植还是死在了战场上,从此上穷碧落下黄泉,二人不复相见。年轻的许亨植就此成为了死于这场战争中的无数冤魂之一。

泱泱华夏,四万万人民深陷日军侵华的水深火热之中,东三省沦陷、南京大屠杀,现在看来死于这场战争的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可是,在七十年前的中国,他们也是双亲疼爱的孩子,也是伴侣至死不渝的爱人,也是幼童深深依恋的父母...

无数将士的血和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胜利,无数普通百姓的无言坚守,支撑了中华男儿的无悔报国之路。许亨植对鸟儿的警惕,他下命令时的果断,也折射出了我国军人战斗条件之艰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进入中华民国的我们也无法摆脱积贫积弱的境地,炮火枪药不足,军事实力远远无法和成功进行明治维新的日本相比,我军甚至经历过使用小米加步枪进行战斗的窘迫境地。

将军吃饭时发现一只鸟,立刻停筷,下令战士马上撤退,否则有难

硬件太差,迫使共产党的将领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用尽各种办法,时刻警惕战场的动向。此刻正在享受平静生活的我们,回望历史,是否还会记得先辈做出的牺牲,“忆苦思甜”绝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不应该执着于仇恨,迷失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心,但也绝不能忘记仇恨,忘记先辈们用鲜血铺出来的康庄大路。诸如许亨植一般的无畏战士,抗日战争之中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建国后被光荣表彰,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有的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默默无闻。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听我中华儿女绝不屈服与强权之下的怒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