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位于晋察冀、冀鲁豫和渤海三块根据地结合部的禹城县也被八路军解放了。但这里是山东省会济南的北大门,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对这里虎视眈眈,企图夺取禹城。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敌人一面以正规军对禹城展开包围,一面则组织地主还乡团、土匪和特务对根据地进行渗透和破坏,暗杀根据地的党员干部和基本群众,阻挠和破坏土改工作。敌特以济南和晏城等地为基地,在经过特务训练后,再秘密而分散地潜入禹城地区。给我方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从1946年4月开始,禹城当地的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土改试点地区接连遭到袭击,使得部分地区工作完全无法进行。为了对敌人的渗透破坏进行坚决的反击,县委决心建立一支快速反应的武工队,最后从部队和公安局里抽调了16名精明强干的侦察员组成了武工队,每个人都配备了长短枪各1支,并有自行车1辆。这支机动灵活的小分队很快就显示出了自己的力量。
1946年夏初,全面内战爆发后,根据地形势更加危急。一天刚成立不久的武工队来到一个地方,正准备吃晚饭的时候,突然有群众来报告说10公里外的一个寨子有武装敌特分子。于是武工队立即骑车直扑那个寨子,但大家风风火火地赶到后,发现敌人已经先我一步撤走了,扑空的武工队便在当地埋伏下来,隐蔽待机,并且派出侦察员收集情况。
两天后清晨,一名群众向武工队报告说敌特下半夜抵达附近的马庄,还在睡觉。事不宜迟,武工队立即出发,由于马庄距离武工队的驻地只有1公里,武工队很快来到村子外,利用地里的高杆作物掩护,慢慢接近村口。
队长随后让大家埋伏在青纱帐里,自己和另外1个队员去侦察。他们在村口的一棵树下发现了敌人的哨兵,这个哨兵正在打盹,随后2人扑上去将其捕获,拖入青纱帐审讯,敌人哨兵很快交待了村里的情况,包括有多少人枪等。
武工队随后冲进村子,包围了敌人的住处,在门岗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之前就缴了他的枪。这时,屋里的敌人还在睡觉,随着“缴枪不杀”的命令中,10多个敌人被长短枪逼着举起了手,光着身子就当了俘虏。武工队不费一枪一弹,就俘敌13人,缴获长短枪13支,首战告捷。在随后的审讯中,这些敌特交待了情况,他们出发之前已经知道根据地组建了武工队对付他们,因此他们特别小心,为了防止在一个地方呆太久被我军一网打尽,他们挖空心思,频繁变换宿营和落脚的地点,最多的一个晚上,曾经换了3个地方,所有的匪特都疲惫不堪,这也是武工队在突击马庄时,包括哨兵在内的敌人都在呼呼大睡,可就是这样子,敌人最终也没能逃出武工队的追杀。
作者/周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