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了个平庸的孩子怎么办?看孙叔敖的故事带来的启示

生了个平庸的孩子怎么办?看孙叔敖的故事带来的启示

「心·念」

愿你一心,念念温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

孙叔敖是楚国人,他的父亲曾官居大司马,后来在与政敌的斗争中被杀害。

楚庄王厌恶那些为争权夺势而互相击杀的臣子,因为这层关系,孙叔敖受父亲的牵连,也不被楚庄王所重用。

只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孙叔敖满腹才华,并且贤能勤勉,最终被人举荐给楚庄王。

孙叔敖身为令尹,辅佐楚庄王,为楚国的又一次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般普通百姓去揣摩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生出来的儿子,肯定会觉得那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应该都是比较聪明的。

但实际上地主家总是更容易诞生傻儿子。

至于地主家为啥更容易生出傻乎乎的儿子,原因就是生活条件太好,孩子从小有人伺候,没怎么做过事情,不知道人间疾苦。

孙叔敖位极人臣,但在生儿子上面却没有逃脱这个规律。

只是他两袖清风,一直崇尚过非常简朴的生活,所以他的儿子虽然不聪明,却也被教导得朴实无华。

孙叔敖做令尹的时间并没有几年,就因为太过于操劳国事而撒手人寰。

而且临死前嘱咐儿子,他的葬礼也不要大操大办,一切以简朴为主。

实际上那个时候,楚国贵族之间盛行奢靡的丧葬风气,每有权贵逝世,必然大操大办,还会有大量的贵重陪葬品一起被掩埋进墓穴中。

由于这种风气太过昌盛,没有几年,楚国国库就大感空虚。

孙叔敖为了扭转国内的这种风气,以身作则,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连楚庄王想要来祭奠他的想法都一并拒绝了。

所以孙叔敖虽然贵为令尹,但是他的葬礼却堪称是楚国权贵中最简朴冷清的葬礼,没有任何仪式和陪葬品,也没有人前来祭奠。

楚庄王感念孙叔敖对楚国作出的巨大贡献,想厚赐财物给孙叔敖留下来的一妻一子,没想到其子孙叔安并不接受,并且说自己的父亲本就崇尚节俭的生活,如果他接受了楚庄王的厚赐,就是违背了父亲的遗愿。

楚庄王无可奈何,只得收回赐物。

而孙叔安办完父亲的丧事以后,因为令尹府是公产,他就带着母亲搬出了都城,隐居在郊外,靠自己耕田奉养母亲。

生了个平庸的孩子怎么办?看孙叔敖的故事带来的启示

2

孙叔安是不是有点傻?

尤其用当前很多人的思想来看,眼前有便宜不占,那确确实实是个傻子。

孙叔安也确实傻,因为没过多久他就生了一场大病,以至于连田地都无力耕种,只能靠砍一些柴拿到市集上售卖后,和母亲艰难度日。

但是良知自在人心,孙叔敖的清廉和对楚国做出的巨大贡献,百姓口口相传,有知道孙叔敖儿子的现状的,都为孙叔安抱不平,并编了一首歌,到处传唱,唱的是:

“当官就当大贪官,当官不可当清官。贪官高车肥马子孙都当官,清官无车无马子孙难当官。”

这首歌很快传到朝堂,飘进楚庄王的耳朵里,令他大为震惊,马上让人把孙叔安招来宫廷。

楚庄王看到昔日令尹的儿子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想到孙叔敖为了楚国的强大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种种作为,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双泪长流。

楚庄王当即就要拜孙叔安为上大夫,但孙叔安说父亲不让他做官,说他太老实,当了官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楚庄王听孙叔安这样说,又打算给他封一块肥沃的土地,让他轻松度日。

谁知道孙叔安却说,父亲曾说就算给他一块好地他也保不住,不如要一块别人都不想要的地。

楚庄王听了没有办法,只好给他了一块贫瘠的封地,又给他封了三百户奴隶为他耕种。

有丰厚的财物不让儿子要,有官当也不让儿子当,可以要肥沃的封地,也不让儿子要。

这一切都是孙叔敖在了解自己儿子的性格以后,替儿子所做出的决定。

那这种决定对不对呢?

林则徐曾说: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增益其过。”

今天很多人对孩子都特别好,也对孩子要求特别高,根本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也不懂物质过剩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所以出现很多精神上的疾病,也出现很多身体疾病年轻化的现象。

比如说现在青少年已经很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

在吃上面很多父母自己就不懂得健康饮食的重要,总想着要给孩子吃好一点,不知道节制,也不懂得饮食的规律和健康,盲目给孩子进补,以至于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得了许多奇奇怪怪的病症。

现在这个时代以追逐物质为美,大概因为在前三四十年整个国家还都处于比较贫穷的状态,所以现在就物极必反,出现了拜物主义的盛行。

就像今天很多年轻人为了能够享受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惜贷款借钱去消费,去享受。

这样长此以往,身心都会备受摧残,而自己却毫无所觉,美其名曰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

只是这样的生活品质以牺牲身心安宁为代价,每天都在欲望的陷阱里挣扎,自己能得到真正快乐吗?

生了个平庸的孩子怎么办?看孙叔敖的故事带来的启示

3

孙叔敖的儿子为什么能抵抗得了那些高官厚禄的诱惑?

这只能说孙叔敖确实对他自己的儿子教育得很成功,他了解自己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对他最好的选择。

而今天我想这正是为人父母最应该学习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并且知道丰厚的物质生活有可能给人带来的隐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那对孩子最深远的大计,莫过于让孩子身心安宁地度过一生。

孙叔敖如果也像现在一般父母的思想,自己聪明又有能力,自己的儿子绝对不能弱于自己,否则自己就很没面子。

用这样的思想去要求资质本来就比较欠佳的儿子,他儿子估计也早就得了抑郁症,说不定早就自杀了。

事实上在历史上高官显贵中被逼自杀的儿子也比比皆是。

所以父母是不是真的爱孩子,还是更爱自己的虚荣心呢?

这一点也确实需要细细体察!

生活简单一点,让自己开心一点,也培养孩子去过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

没有余力,就顾好自己。

有余力,就做一些对自己,对他人都能有益身心的事情。

身心长安宁的生活,是不是要比追求那些很快就会变成垃圾,不是积存在身体里,就是积存在环境中的物质垃圾来得更有意义?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新浪微博|徐风月舞刺绣

点个“在看”,感恩遇见,愿我们和挚爱的人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