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chandlerbing1:经常讲:“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但是他具体做了什么呢?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刘梦龙:其实也没多厉害,加上自己精力上也强,就是能整合统制派吧,把他们团结起来,后来别人做不到这个。

心慈手软谢列平:成绩好,升迁又快,还能成为统制派的核心,说明策划和行动力都不错,而且死的早,没来得及犯错误。

一旁围观:在论资排辈成癌症的日本,永田厉害在:1.他受天皇信任,2.他成绩好受同僚拥戴,3.他有野心,有行动。

战地猛禽:有脑子,成绩好,有机会把看起来靠谱一些的计划投入实践。

GUTSDaigo:33年就走到了天皇亲信和统制派核心的位置,又死得早不用背任何战争的锅。

麻友友的老公:没变成东京审判第八个或者第九个死人。

里德尔:东京审判里日本海军的被告们没死一个,是运气好还是可用的罪证口实确实比较少?雷德尔元帅在纽伦堡离死也很远,苏联法官一再严惩每个被告的要求在西方法官的人数优势前毫无意义,邓尼茨更不用说了,英国人认为他完全无罪。

麻友友的老公:邓尼茨有RN和一等人将领作证,同时有拉科尼亚事件珠玉在前,当然死不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弗兰斯堡政府,邓尼茨和雷德尔不是没有无罪出来的可能性。至于IJN,因为当年美苏英还有果脯的追究重点是IJA,IJN追查相对次要(但还是不少的,死的虽然没有,但是有无期的)。

里德尔:雷德尔当然不可能无罪的,他对发动和策划战争就算没到山本那个程度,南云是没跑的,这两位如果能活到东京审判只怕性命堪忧。

落日hartram: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死得早……这样不会留下错误给别人吐槽啊。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中流砥柱孙传庭:“三早”:受裕仁的宠信早———和他同期的少壮派军官无人有此殊荣,之后也没有;

成为统制派的首领早———永田死后统制派只有巨头大佬,再无核心领袖了;死得早———不用为以后的败仗烂事负责了。coldwind:永野修身运气好,审判前病死了,不然吊路灯妥妥的。

isu122:石原莞尔不也没事,还有冈村宁次......

装甲师:冈村宁次那是被炮党保护下来了,还有那个混蛋辻政信!

中流砥柱孙传庭:因为制造九一八事变而更早成名的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恰恰就是永田的反例:一个在1937年被小师弟东条、武藤章逼得就此靠边站,成为陆军“边缘人”;一个在1938年爬上陆军大臣的高位后,却因为中国战事久拖不决——其执意推进的武汉会战从预期的决战生生被中方拖成烂仗——在诺门罕的对苏军事冒险又遭惨败,黯然离开陆军中枢。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37年的石原和板垣两人,恰好代表了统制派内对于中国问题的两种选择:制造事变而不扩大+继续蚕食,或者发动一场大规模总体战,速战速决;永田不死,上面这两个人的遭遇总有一个该轮到他头上的。

还有个大西泷治郎,神风特攻的主要组织和实施者,这货自己切腹了,不然十有八九也是要上绞架的......

海军的几个主要军事主官:山本、古贺和南云死在战争中,永野在审判中病死了,大西和宇垣缠在战败投降时自杀,于是只剩下丰田副武和小泽治三郎来判徒刑,米内光政混过了制裁.......

结果是终战时的“海军三长官”,海相米内、军令部长丰田、联合舰队司令小泽,一个都没死。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twistedmind:马甲:因为上面有人能成事。说白了,在昭和天皇找回权力后,不受他信任的人根本混不下去。就算是现在,能和上级处好关系,获得信任,也是成功的一大要素。

统制派皇道派在天皇面前拼命表演却没有一人再能获得天皇信任。

chandlerbing1:我就是比价好奇他具体策划了什么?有没有详细讲他跟天皇交往的资料?

twistedmind:昭和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出访欧洲,永田铁山就是负责接待的之一。你可以类比现在领导得司机或者秘书。加上后面永田铁山敢于为昭和当马前卒,为他提走军中老臣,自然深得昭和信任。

二战日本陆军“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指的是什么?

eaglehitX:肤浅地表达一下楼主“永田之前无永田,永田之后无永田”的个人看法。

日本陆军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很慢,二战前近代历次战争,日清,日俄,西伯利亚出兵都严重暴露出一个问题: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人口小国,要像西欧学习,实现军队近代化,使综合作战能力达到或者超过欧美列强的一般水平非常困难。

在陆军战略发展方向上,宇垣一成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是:裁军——集中资源实现军队的军备,架构跟上欧美陆军的脚步。这个后来失败了,少数且精锐的日本陆军建设方向根本满足不了大陆入侵国策的巨大胃口,最后转向了庞大而相对落后的扩军方向。实现这一点的背景是日本人口从1900年的大约3000-4000万,翻了一番达到7000万。

之后永田铁山解决的问题是:面临预期必定到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国家整体战能力严重不足,军事动员率过低。大正军缩时期军部力量的衰退甚至导致军人成了受歧视的职业。之后通过他的一系列努力,日本实现了以应对一次世界大战规模战争为目标的全国总动员,他的设想在他嗝屁之后成为了整个二次大战日本军事机器工作的规范流程,或者说他的设想,使日本基本具备了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格。

问题在于,开战是很容易的,那么何时终战?掉进了太平洋战争的坑里之后,谁来把日本从战争里解放出来?永田死之后日本军方没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军方在战略方面唯一的战略就是没有战略。这就是永田之后无永田。

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作者:北朝网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