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2月11日清晨,在桂林秧塘机场响起了激昂的军营起床号,唐纳德·克尔中尉快速地穿着衣物,跑出去进行飞行训练。这是他来到中国的第3个年头,作为一名来华支援的飞虎队队员,他一直在为反法西斯战争而奋斗。

唐纳德·克尔
早上的训练结束后,克尔紧急接到命令:立即率领20架战斗机掩护12架轰炸机,急袭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时间紧迫,克尔来不及吃早饭,召集队员开始出发。自1942年,香港启德机场被日军占领后,这个机场就成为日军运送物资的中转站,能够炸毁这里将极大的削弱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实力。
克尔驾驶战机飞在编队的最前方,他知道这一次任务非常艰巨,可他并不惧怕。不多时,启德机场已经近在眼前了,而日军也早已发现了他们,20余架战机飞起前来拦截克尔带领的编队。
飞虎队
一瞬间两方相接、火光四起,克尔驾驶战机在天空中与日本人周旋,不过这次任务要掩护轰炸机轰炸机场,克尔为了掩护队友,自己飞机的油箱不幸被击中,顿时飞机燃起大火,克尔的右腿被烈火灼伤。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克尔立即跳伞逃生,飞机随即炸成一团火球,他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可接下来他又开始绝望。克尔缓缓的向下落去,但他的脚下却是日军启德机场跑道,他甚至能看清跑道上日本兵怪叫着向他跑来。
日军占领香港
正当克尔以为自己要被日军俘虏,心生绝望之时,一阵南风吹过,克尔向着机场南面的观音山飘去。而这次奇袭机场的任务,因为克尔指挥官过早跳伞,行动失败了。飞虎队击落了12架日军飞机后,无奈向桂林方向撤退。
克尔落到了距离启德机场5公里外的观音山上,他看到飞虎队撤退,知道此次任务失败了。他来不及懊悔,现在要考虑自己该如何躲避日军的搜捕。可是克尔右腿受伤、行动迟缓,在如此近的地方,被日军发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日军
克尔挣扎着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突然他听到了一些异响,克尔十分惊恐,他感觉日军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后。就在克尔惊魂不定的时候,一只小手从后面拉住了他,他回过头看见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不过十一二岁,身上穿着缝补的衣服,头上戴着一偏大的帽子,可他的脸上却充满着坚毅的神情。
克尔感觉男孩没有恶意,于是向他展示了衣服内缝的中文救助信,男孩看了一眼就拉着克尔朝一个方向走去,他似乎对这片丛林很熟悉,不一会,男孩将克尔藏进了一个山洞。暂时脱险的克尔想要向男孩表示感谢,可是因为语言不通,他也只能放弃。
飞虎队求救书
而男孩听见他说话后,立即跑出了山洞,克尔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男孩跑出去会做什么,万一是向日本人告发自己呢?自己可不能落入日军的魔爪之中,克尔越想越恐惧,此时的他又渴又饿、又累又怕,心中是五味杂陈。
克尔认为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他拖着伤腿走出了山洞,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四周一片漆黑寂静。克尔在黑夜中向着山的更深处走去,他找到了另一个山洞。此时的他不知道正是那个小男孩让他得以被营救,原来这个男孩名叫李石,他的真实身份是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小通讯员。
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地区创建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朱老总曾说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在广东香港地区,东江纵队是能让日本人感到恐惧的名字。
小通讯员李石藏好克尔后,立即下山向港九大队干部李兆华报告了情况。李兆华是位女同志,她当时才20岁,在得知情况后她立即带了一些药物和食物连夜上山,可是克尔已经不在原来的山洞了。李兆华在山上寻找了整整一夜,天蒙蒙亮的时候,李兆华终于找到了克尔藏身的山洞。
克尔听见动静后十分的恐惧,李兆华为了打消克尔的惊慌,用流利的英语安慰着克尔。克尔听到英语感到无比的亲切,他放下心中的戒备。李兆华上前将食物分给克尔,又拿出药物简单的包扎了伤口。
左一为李兆华
克尔吃完饭后,他对这位女孩有些好奇,他看到女孩衣服破旧,肩上担着两担柴火,分明一副村姑的模样,可他又十分肯定女孩不是村姑,能说英语在中国绝对是高级的知识分子,女孩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克尔抑制不住好奇心询问了起来,然而他的询问并没有换来答复。而且他还看见女孩脸上一副严肃的神情,克尔意识到这绝对不是好事儿。李兆华在给克尔包扎好伤口后,说出了他们现在的处境。
日军知道美国飞行员还在这片山上,于是调集了大批的日军搜山,再过一个小时,日军就要搜到这里了,李兆华该将这个外国人藏到哪里呢?一番思索之后,李兆华想到了一个办法。
将克尔藏到日军搜过的地方,可以安全的躲避一段时间。于是李兆华背起克尔,从一处崎岖的地方绕到了日军的后方,在这里李兆华找到了一个废弃的碳洞,将克尔躲藏了进去。李兆华的这个办法十分有效,克尔在这里安全的待了一个多星期,日军依旧没有搜到克尔的下落。
在碳洞里躲藏了一个多星期的克尔,有些忍受不住了,他的腿伤越来越严重,克尔想要下山治疗,而且他还多次询问过李兆华的身份,可是李兆华就是不愿透露任何消息,也不同意他下山,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日军没有搜到克尔的下落后,他们更加的疯狂, 整个海面全被日军封锁,飞机时刻在克尔跳伞的地区盘旋,大批的日军在山中挨家挨户的搜查,形势十分严峻。
说起日军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的抓捕一个美国飞行员,是因为自1941年,美国飞行员飞虎队来华支援后,日军再也不能在中国上空猖獗了,飞虎队成为了日军空军的头号敌人。
现在有一个飞虎队队员落在日军的侵占区,如果抓住了他就足够让日本人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影响日军逐渐溃败的迹象,这个飞虎队一定要抓住。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东江纵队必须要尽快将卡尔营救出来,时任东江纵队司令的曾生向港九大队短枪队队长黄冠芳和副队长刘黑仔下达了营救克尔的命令。在经过港九大队的研究后,他们决定声东击西,在香港市区制造混乱,将日军调回香港,从而让克尔能够逃离包围圈。
刘黑仔
在1944年2月21日,香港市区大街小巷突然冒出了许多反日、抗日的宣传单,这让日军大为恼怒,许多日伪军开始挨家挨户的搜查,然而在山中对克尔的围捕兵力并没有减少,克尔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克尔在碳洞中熬过一天又一天,他并不知道外界的情况,但也知道自身形势危急。好在每天李兆华都会来送饭,克尔才能够在洞中坚持下去。黄冠芳与刘黑仔看到在香港发发日传单似乎不起作用,于是他们开始策划一起更加轰动的事情。
两天之后,短枪队副队长刘黑仔穿上一身日本人的军装,来到了一名汉奸翻译陆通译的家中。在进入陆通译的家中后,陆通译见到日本人来了,连忙招呼到家中。刘黑仔关上门之后,一拳将陆通译打倒在地,将他打得头晕目眩、不知所以。
当陆通译反应过来时,他已经被绑了起来。这时刘黑仔向陆通译说道:“狗汉奸,你认不认识我?我就是刘黑仔,现在我代表中国人民判处你死刑!”
在处决了陆通译之后,刘黑仔将他扔到街头,并留下了一张纸条:“枪毙大汉奸陆通译,落款刘黑仔”。
漫天的传单和汉奸的死亡终于让日军落了阵脚,大批的日军开始调回市区,营救卡尔的行动终于可以开始了。
1944年2月24日,李兆华来到碳洞对克尔说道:“我们走吧,送你回家。”李兆华带领克尔在崎岖的山中行走,穿过乱石和密林,他们避开了残留的日军。一直到第二天夜里,克尔终于到了安全的地方,港九大队的营地。
在这里,克尔见到了黄冠芳和刘黑仔还有其他的队员,甚至他还见到了那个小男孩李石。在经过与这些人的交流后,克尔这才知道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
在问及李兆华为何会说英语时,刘黑仔解释说道:“我们的队员大多数都受到过良好教育的进步青年还有海外华侨。他们都是在祖国遭受苦难的时候,告别亲人和舒适的环境,来到祖国成为一个个衣衫褴褛的游击队员。”
东江纵队队员
这时克尔才仔细地看了看这些游击队员,他们身上穿着破旧的衣服,甚至没有统一的制服,有些战士的脚上穿着简易编织的草鞋。克尔被他们热切的爱国之情和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不过克尔还有些问题不理解,他问刘黑仔:“我不是中国人,救我并不是你们的职责,你们为何还要不顾生命危险来救我?”
对于克尔的这个问题,刘黑仔笑了:“你们在中国遭受苦难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来帮我们,现在你们遇到困难,我们又怎么见死不救?”
克尔听后也笑了,他来中国3年从未了解过中国,可在这一刻,他似乎又了解了中国。
接下来的日子里,克尔一直待在游击队营地,队员们都在想办法将克尔送出去,回到飞虎队。可是香港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日军仍在严防死守着香港的水面,黄冠芳和刘黑仔商量后,决定要做一件大事——炸掉启德机场,吸引日军的注意,趁机将克尔送出去。
1944年3月2日,在夜色的掩盖下,黄庭芳和刘黑仔带领3名队员来到了启德机场附近,悄无声息的将看守机场大门的印度人解决后,他们5人进入了机场,开始在每架飞机上安置炸药。在穿越空康德机场跑道时,刘黑仔差一点就要被巡逻的日本兵发现,众人神经紧绷,一旦被发现,他们可就撤不出来了。
不过还好刘黑仔比较黑,日军并未发现异常,他们这才躲过一劫。刘黑仔他们安置好炸药后,又悄悄地撤出了机场,炸药顺利引爆后,一声声巨响、一团团火光过后,启德机场被损毁。
日军发现机场被炸,顿时阵脚大乱,立即将所有兵力都调到机场,沙田西贡的日军被撤走了。港九大队游击队员们抓住机会架着两艘小船,向着深圳的方向划去。克尔即将脱险,众人都有些高兴。
日军巡逻艇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当队员驾着小船在海面上行驶时,迎面开来一艘日军的巡逻艇。这是最后撤离的日军,没想到迎面撞上了。来不及多想,游击队员立即兵分两路,带着克尔的小船快速向安全方向逃离,另一艘小船拼命地向日军巡逻艇驶去,他们开枪吸引日军的注意,在距离近了之后,手榴弹也扔了出去。
两船相接后,游击队员跳上巡逻艇,与日军近身肉搏,他们为了给克尔逃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克尔回望逐渐消失的火光,他流下热泪。虽然与这些队员相处时间很短,可他们却为了掩护毫不相干的人,甘愿付出生命。
如此悲壮的场景深深刺痛着克尔的内心,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敢于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多年之后,克尔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他们:这些人的物资奇缺、装备落后,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是残酷的、痛苦的。不过他们拥有着最强大的武器,共同的信仰让他们走到一起相互扶持,这是我不曾见过的,胜利或许很遥远,但胜利终究会到来。
一夜过去,克尔来到了东江纵队司令部,他终于安全了。在这里克尔得到了治疗,同时他也认识了许多东江纵队的队员,其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克尔养伤的时候,用自己身上仅剩的5毛钱买了一些糖果送给了克尔。
糖果
当克尔收到这份礼物时他惊呆了,中国的孩子究竟是怎么教育的?知道克尔是来帮助他们打日本人的恩人,一定要好好报答恩人。这份礼物让克尔感动,他一直珍藏着不舍得吃。
1944年3月20日,克尔的腿伤也差不多好了,是时候归队了。这一天,克尔临走的时候,东江纵队的队员都来为他送别,克尔的眼中含着热泪。下午4点时,克尔成功归队,回到了熟悉的飞虎队,他却没有那么高兴。
不久之后,克尔退役回到了美国,然而克尔在美国依旧想念着远在大洋彼岸的那群人。他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当他写到告别队员、回归队伍的时候,他是这样描写自己的心情的。
在我跳伞降落九龙的时候,我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我却感到了难过,这是一段我终生难以忘怀的经历,那些人给予另一种族陌生人的无私帮助和友谊,是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的东西。
上世纪60年代,克尔依旧想念着那群帮助过他的人,他决定动身来到中国再见一见他们。克尔来到了香港,寻找当年救助自己的战士,可是当时东江纵队已经迁移到了山东,他只能带着失望回到美国。
克尔中尉
当克尔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仍然放不下这个执念,他告诉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到中国替我寻找曾经的救命恩人。他的孩子一直牢记于心,终于在2005年时,克尔的孩子来到中国。在多方寻找下,克尔孩子见到了一些父亲的救命恩人,不过曾经那个村姑李兆华、黄庭芳、刘黑仔等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而幸运的是,当初那个发现克尔的小男孩依旧在世,这个第一个向克尔伸出援助之后的男孩已垂垂老矣,克尔孩子见到了李石,也算是为父亲克尔完成了他一生的执念。
在克尔的笔下,他是这样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队员:“信仰,使他们比所有的对手更富有献身精神,这些特质在他们的群体作战当中,体现为一种无条件自我牺牲的战友真情——它属于人类精神当中最高尚的人道和人性”。